原创 1956年,明朝皇后的墓里,出土11双高跟鞋,古人真是又爱美又潮流
创始人
2025-08-17 12:32:35
0

对于现代的职场女性而言,“高跟鞋”似乎已经成为标配。

不过,最早的高跟鞋,并非女性的专属用品,反而独属于男性。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双高跟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所发明的。

在当时的法国,“骑马”是最受欢迎的贵族活动。

几乎每个贵族男性,都会用一身精湛的骑术,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尊贵。

而最早的高跟鞋,便是骑马所使用的专用鞋,因为其较长的后跟,可以使骑手更好地固定马镫,以减少坠马的风险。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惊讶地发现:

当女性穿上高跟鞋后,会显得身姿更加高挑、挺拔,别具一番美感。因此,高跟鞋在后世成了女士的专属物。

也是因为这段史料,世人普遍认为,最早的高跟鞋出现在法国。

然而在1956年,考古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在刚刚开掘出的明朝墓穴中,同样发现了高跟鞋的身影!

而且足足有11双。

这些“穿越”的高跟鞋,究竟是何来历?

在公元1368年,我国唯一一位“平民皇帝”朱元璋,于南京定都,明朝由此正式建立。

受到影视剧或是小说的影响,有些人对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难度,总是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不过是因为运气加持。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朱元璋的对手,可是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甚至入侵到了多瑙河一带的蒙古人。

那时的蒙古人,可是以能征善战为名。

他们不仅征服了亚洲,就连千里之外的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蒙古人同样在它们的领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就连后世赫赫有名的沙俄王朝,都只是蒙古人的手下败将。

面对这等强大的对手,朱元璋却毫不胆怯,反而巧妙地运用火器,终结了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神话。

同时,他还极具战略眼光,在赶走蒙古人后,也没有就此驻足。

而是命令常遇春、蓝玉等将领乘胜追击,必要消灭蒙古的所有有生力量,以避免其卷土重来。

而且,也正是因为朱元璋的此等壮举,使得汉族人重拾民族自信。

洗刷了宋朝被外族奴役的屈辱,挽回了汉人朝代的尊严。

然而,这看似光鲜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其中最深的压迫,莫过于封建礼教对百姓,尤其是对于女性的伤害。

对于女性而言,“品德”成了沉重的枷锁。

因为外族人的侵害,导致社会风气逐渐转为保守,对于女子的品德也愈发重视。

这其中也有某些“士大夫”的推波助澜,虽然自己无法抵御外族,只能被少数民族压迫。

但又为了证明自己的尊严,便将火气,尽数发在女子的身上。

其中最为明显的证据,便是“缠足”文化的兴起。

在1956年,发现的明代皇后墓穴中,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墓穴中居然还保存着11双“高跟鞋”。

这些高跟鞋的长度不足12厘米,然而鞋跟却高达4.5厘米。

哪怕是现代女性,在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后,依然会感到不适,更不用提那些缠足的女性了。

而缠足文化之所以会兴起,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某些古代上层男性,喜欢欣赏女性“柔弱无骨、娉婷摇曳”的身姿。

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限制女性,使其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而活。

虽然缠足过后的女性,的确有一番楚楚可怜的“美感”,然而这种美丽,却建立在无数女性的血泪之上。

二是,为了巩固男权社会的统治。

如果说唐、宋两代的女性,还可以选择建功立业、治国理政,那么明代的女性,可以说是毫无选择。

虽说也可以读书识字,但是她们阅读的书目,尽是《女则》、《女戒》这些约束女子,强调三从四德的腐朽读物。

而且,不同于汉、唐时代,若是感情不和或丈夫逝世,女子可以离婚改嫁。

明朝的女子,自小便被教育,要求“从一而终”。

哪怕丈夫去世,也必须守寡,以证明自己对他的忠贞。

有些世家大族,甚至会要求女性“陪葬”,以证明自己家风清白,培养出的女子,可作为“忠贞典范”。

最悲哀的是,由于从小接受耳濡目染的教育,使得不少女子其实并未察觉,自己正在遭受压迫与折磨。

这些习惯了苦难的女性,早已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也正是因为这些封建传统,使得不少人对明朝持有恶感,甚至因此否认其一切。

不过,也并非所有明朝人,对女子所受的苦难一无所知。

其中便有一位,名为李贽的文学家,对于女性的苦难深有体会。

在那个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李贽也是第一个站出来,主动为女性发声的思想家。

他不仅提倡寡妇再嫁,婚姻自由,甚至还专门开办了学堂,无论男女,皆可前来免费听课。

当有人奉劝他,称女性愚钝,不堪学道时,李贽却义正词严地反驳道:

女性之所以被认为毫无见识,正是因为她们被禁止读书。只要能够接受教育,女性绝不会弱于男性。

除此之外,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人平等的思想家。

在李贽看来,老百姓并不卑微,王公贵族也并不高贵。

决定一个人是否伟大,并非取决于他的身份高低,而是他的道德品行。

在那个皇帝专制的王朝,提出此等思想,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李贽也因此锒铛入狱,被判处死刑。

哪怕直面死亡的威胁,这名古稀老人并未惊慌失措,反而哈哈大笑。

他相信终有一日,必定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之前沸沸扬扬的“唐山打人案”,虽然已经落下帷幕,却依旧被人们广泛讨论。

虽有不少人,对那些女子表示深切的同情;但是同样也有一股声音,在批判那些女子,称其是“不检点”。

这样看来,某些人的思想,甚至比古人还要封建。

面对那些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照单全收或是全部舍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有许多以武功高强而闻...
原创 1... 1952年的一个冬日清晨,湖北街头笼罩着一层薄雾,给这个寒冷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街道两旁的商店刚...
原创 此...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政治黑暗,宦官乱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
原创 中... 历史的车轮辗转,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经过长时间的割让与遗失,最终在2011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回归。 这...
原创 除...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吴三国为了争夺天下,各自广揽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一大批谋臣勇将应运而生,用...
原创 淮... 前言: 1948年,共产党和国民党交战正酣,双方打得剑拔弩张,突然,解放军从战场上抬下一名穿着国民党...
原创 武... 贞观十一年,14 岁的武则天被召入宫中,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彼时的武则天,正值青春年少,仪容举止美丽动...
原创 向... 朱元璋在渡江之前身边并没有多少文士,只有李善长这样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李善长有些小的谋略和急智,却没...
原创 张...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千古名诗,是李白表达与汪伦之间深厚友情的真挚情感。无论身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时代,各路英雄纷纷涌现,然而最终笑到最后的却不是我们熟悉的曹操、刘备、孙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