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东的抗日力量主要由冀东抗日联军和东进的八路军第四纵队联合组成。1938年10月,冀东暴动失败后,八路军第四纵队不得不向西撤退,但仍有部分同志在冀东坚持游击战争,其中就包括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单德贵。
八路军第四纵队西撤后,单德贵被派往冀东,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并担任了第三支队司令员的职务。然而,不幸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单德贵忽视了工作方法,与冀东抗日联军的干部发生了矛盾,并在1944年叛变投敌。
那么,单德贵究竟有哪些故事呢?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单德贵,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27年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部队。1930年,与彭老总的部队交战,被俘虏,随后加入了红军。
在红军中,他以英勇作战著称,被编入红八军团,并迅速晋升为红八军团特务连班长。
1934年,单德贵接受使命,投身于湘鄂西根据地的开创与巩固工作。不久之后,他跟随贺龙踏上长征之路,并成功抵达陕北,与红军主力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随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单德贵成为其中一员,加入了林总的685团,并在平型关战役中英勇作战。
1938年,单德贵跟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因在挺进冀东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被提拔为三十四大队二营营长,成为一名营级干部。
然而,不久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冀东遭遇挫折,被迫撤退,在这种背景下,单德贵被留在了冀东坚持游击战争,并被任命为第三支队司令员,成为一名团级干部。
1940年,第三支队并入了冀东八路军第十三团,单德贵成为副团长。单德贵在冀东地区做了大量工作,并领导游击队建立了根据地,战功卓越。
然而,由于经历过长征,又是正规的八路军,单德贵有些自负,工作中不注意方法,对于原先属于冀东抗日联军出身的干部,他有些看不起,对上级的批评也反感,并且不分场合顶撞上级,经常让上级下不来台。
单德贵在统战工作方面较为用心,为了拉拢日伪汉奸,他甚至迎娶了一名汉奸的妹妹。诚然,单德贵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因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工作方法不当,导致得罪了很多人,结果迅速遭到了众人的口诛笔伐。
面对批评,单德贵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还声称自己完全符合“258团”的标准(即年龄超过25岁,党龄超过8年,且是团级以上干部),因此有权结婚。
单德贵的变节加剧了双方的对立,1944年5月3日,他携家人投靠了驻扎在三河县的日伪政权,正式成为了叛徒。
尽管他是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接受过红军的洗礼,对叛变投敌深恶痛绝,然而,他担心回到家乡后会受到清算,因此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甚至在1945年,他还代理了平谷县伪县长,与日寇狼狈为奸。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单德贵为了生存逃到了北平。1946年,他因为持有反动观点被国民党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北平和平解放后,我军发现了他并请示了上级,最终单德贵被枪决。这位曾经参与过长征的革命功臣,他的遭遇实在让人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