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国军兵团司令执意要撵走蒋纬国蒋家二公子招惹谁了?
创始人
2025-08-16 22:03:34
0

1948年12月1日晚,蒋纬国接到父亲电话,蒋介石让他亲率国军战车第一团赴安徽蚌埠,支援李延年、刘汝明援救陷于解放军包围圈中的黄维。

就在此前,蒋纬国还在大骂刘峙误国,李延年、刘汝明无能!

蒋纬国临行前,蒋介石特别提醒他:“关键在于统军的将帅!”

蒋纬国对父亲这句话心领神会,所以,一到安徽蚌埠,他谢绝了国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的接风宴,直接指名道姓的要见李延年和刘汝明这两位国军兵团司令官。

“剿总”大楼的作战室灯火通明。刘峙、李延年、刘汝明,还有刚刚赶来的总统府战地视察官李以劻少将在作战室见到了威风凛凛的蒋家二公子。

33岁的蒋纬国相貌英俊,身材修长,英姿飒爽,只是脸色不太好看,让与会的几位国军高级将领顿感寒气逼人,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他们不会不明白,蒋家二公子来此地绝对不是增援、助阵那么简单,督战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更忌惮这个年轻人背后的蒋介石。

蒋纬国拿出蒋介石给李延年和刘汝明的亲笔信,信上无非是再次激励两位司令官全力救出黄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

刘汝明和刘汝明分别表态“尽人力以听天命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后开始介绍战场情况和下一步作战计划。

蒋纬国问:“既然决定明天正式向北攻击,三位总座看看,我的战车团具体配属到哪个部队。”

蒋纬国本以为李、刘这两位司令官会争抢他的战车团,毕竟有坦克开道,部队的突破能力会成倍提高,没有想到现场出现了他没有料到的情况,只见李延年沉默不语,刘汝明则点燃一枝烟,脸上毫无表情,他们非但没有争抢,明显是在回避。

眼看要冷场了,老辣的刘峙哈哈一笑道:“我看这样吧,纬国带来的坦克那可是个宝物,吉甫(李延年字),你部负责正面进攻,就让你占个便宜,明天把坦克分到第54军和第39军,分别助攻新桥和曹老集,如何?”

李延年咽了口唾沫,无可奈何的说:“就照老总的意思办吧!”

蒋纬国发现刘汝明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这是怎么一回事?蒋纬国百思不得其解。李、刘各怀心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难怪蒋二公子看不明白。

1948年12月4日清晨,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数十辆坦克分成两路纵队,黑黑地压过淮河大桥,扬起漫天黄尘,向北部解放军阵地碾压过去,大量士兵紧跟在坦克身后,排山倒海般往前流动,蒋纬国将半个身子钻出坦克顶盖,手持步话机指挥坦克掩护步兵攻击。

驻守曹老集、新桥一线的是解放军华野第6纵队。他们以前也对付过坦克,办法很简单,挖几道“深沟”就解决了,可今天一下子来了那么多,“深沟”来不及挖,他们一时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解放军6纵司令员王必成闻讯赶到前沿阵地,马上下令部队后撤,暂避锋芒,然后召集人马紧急研究对策。这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行家们马上就有了办法:你不是坦克步兵相互配合吗,我就把你们给拆散了再打。为避免遭国军坦克炮火袭击,他们决定冲入敌群与国军步兵短兵相接,使坦克无法对我军开火。

这一招果然奏效,国军步兵随着坦克冲入解放军阵地后,解放军官兵绕开坦克跃出阵地,端着刺刀就冲入国军步兵群,一阵白刃战后,国军步兵死伤枕藉,血流成河,纷纷败下阵来。

没了步兵配合的坦克马上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它们转动着塔台四处寻找,也不见自己的步兵部队,于是四处乱窜,对着解放军士兵又是开炮又是扫射,回应它的是解放军战士愤怒的子弹,直打得坦克浑身火花飞溅。

这时,一位解放军排长对着他的战士们大声叫道:“三排的同志们大家听好了,不要浪费子弹了,要让这个铁家伙趴窝,得打绊它的腿。大家看我的!”

排长一手握了支爆破筒就地滚向了坦克,他把爆破筒往坦克履带中一塞,然后倒地一滚离开坦克,只听“轰隆”一声,一辆坦克就瘫在那里不动了。

这种示范的效果强过上十堂课,解放军战士一下子全都开了窍,一个个纷纷仿效排长的做法给坦克施展“绊腿”术,没有爆破筒就用集束手榴弹炸履带,还有的解放军战士直接把步枪插进坦克履带,一阵嘎吱嘎吱之后,履带就散了架,一会儿工夫,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坦克有好几辆趴了窝。

还有个解放军连长见到坦克屁股后面冒黑烟,穿过火堆时竟着火燃烧了起来,他顿时来了灵感,让全连战士全体出动,搞来大量高梁秆、玉米秆,然后铺在阵地前沿,又在高梁秆、玉米秆里面放上些易燃的炸药。

当蒋纬国战车团的坦克开过来,履带碾压上高梁秆、玉米秆,这些秆草便一下子点燃了,面对陡然出现的一道道火墙,国军坦克徘徊了半天也不敢再来冒险,只得掉转屁股退了回去。这种土办法很快被其他连队如法炮制,于是,几华里长的阵地前滚起一条“火龙”,腾腾烈焰烧红了半边天。

在龙王庙阵地上,又有一辆坦克趴了窝。协同坦克进攻的国军第54军第198师的一个连长见坦克不能动了,丢下坦克,带着士兵逃之夭夭。坦克车被解放军团团围住,里面的3名国军坦克兵拒绝向解放军投降,反而向解放军开炮,解放军战士被激怒了,其中一位战士端起长枪,将枪管塞进了瞭望孔,枪口几乎顶在了敌人的脑门上扣动扳机……

蒋纬国这个一肚子“洋墨水”的洋派军人顿时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解放军会用“深沟”、“绊腿”、“火龙 ”等等这么多的土办法来“戏弄”他的洋装备,蒋家二公子苦不堪言,他马上驱车赶往第54军军部,逼着国军第54军中将军长阙汉骞抢回坦克,救出被解放军围困或俘虏的坦克兵。

阙汉骞好歹是个中将军长,被蒋纬国这个上校军官呼来唤去,心里实在不是滋味,虽然忍无可忍,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他严令国军第198师和第8师重整攻势,务必要夺回坦克,最后,还对国军第198师师长张纯说了句狠话:“坦克夺回来了保你没事,不然的话,你就自戕吧!”

张纯仿佛做了场恶梦,只好硬着头皮把部队派了出去,一级对一级施压,终于夺回了那辆被炸断履带的战车。阙汉骞又亲自出马,严令国军第8师和第198师与蒋纬国的战车团配合,一鼓作气攻占了湖沟集一线。黄昏时分,解放军主动撤出湖沟集。

这一仗以抢回蒋二公子的坦克为目标,一仗打下来,国军第198师张纯所部阵亡了一个副团长,伤亡官兵达500余名,第8师也损失好几百人,总共伤亡官兵上千人,这让阙汉骞等国军军官们心疼不已,憋了一肚子气。

而蒋纬国终于尝到了攻击得胜的滋味,更加雄心勃勃,他乘着坦克到处巡视阵地,因为他蒋家二公子的特殊身份,不但战车团的官兵不敢不听话,就连步兵各级长官对他也畏之如虎,能避就避,能躲就躲。

几天之后的情况却让蒋纬国不那么轻松潇洒了,随着刘、邓各路援兵纷至沓来,共军越打越多,哪里有缺口,兵就往哪里涌,如此一来,国军的每次攻击无不碰得头破血流,李延年兵团伤亡已达1万余人,国军部队离双堆集虽然仅有30多公里,却怎么也没办法靠近。

就在蒋纬国为战事发展趋势发愁之际,南京来了急电,命令蒋纬国带着他的战车团立即撤出国军第54军战斗序列,回装甲兵总部听候差遣。

蒋纬国大惑不解,若不是蒋经国的义兄、战地视察官李以劻揭秘,蒋纬国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原来,从蒋家二公子来到蚌埠的那天起,李延年就不想跟他沾上边,那天,是刘峙强人所难的把蒋纬国的战车团配属给了他的第54军和第39军。李延年急于撵走他,原因其实很简单,蒋纬国成天在前线闯荡晃悠,万一有个闪失的话,他李延年可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李延年让阙汉骞给南京统帅部去电:“本部地处河湖沼泽地带,战车难以展开,无从发挥威力,请将战车部队放在更能发挥作用的战场使用。”统帅部不假思索就准了阙汉骞之奏。

其实,不光阙汉骞想让蒋纬国赶快离开他的54军,淮海前线几乎所有的国军将领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想方设法保留血本,但是,蒋纬国这么一来,他们不得不率部队去冲锋陷阵,致使部队损失很大。

蒋纬国听罢,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他遵父命来徐蚌战场,本来决心大干一场,为父分忧,为党国建功立业,没想到的是,他先是尝到了解放军“深沟”、“绊腿”、“火龙 ”的滋味,阵前丢了面子,后又招致国军众将领的嫌弃和忌惮,千方百计要撵他走。

心高气傲的蒋家二公子哪里受得了这等委屈,第二天,蒋纬国带着他的战车团离开了第54军阵地,队伍的尾部,是几辆载着废坦克的十轮大卡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军在恐慌中逃跑了,俄军一枚导... 俄乌战争局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在俄罗斯媒体《沙皇堡》在2025年8月12日的报道,针对最近的攻势中...
古人怎样确定冬至?测算影长误差...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我国农历的第22个节气。从汉代开始,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过冬至的习俗...
五成受访者认为下周A股站稳37... 人民财讯8月17日电,8月16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下周3700点“攻防战”,怎么看?》的小调查。对...
原创 晚... 当我们回顾晚清时期的落后与屈辱,不禁要问,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背...
原创 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1年,日本的铁蹄...
第三次西征的统帅为什么是旭烈兀... 1252年,受蒙哥汗(出生年月: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年月:1251年7月...
原创 朱... 在繁华冗杂的明朝初年,万紫千红的朝堂上,云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其中,郭德成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 杨... 一、独得恩宠却无子的谜团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到了极致...
原创 谁... 明朝有多位皇后命运悲惨,很难绝对地评判谁是最惨的皇后,以下几位皇后的经历都令人唏嘘: 杭皇后 杭皇后...
原创 “... 名将冯玉祥以爱树著称,在军中颁布了严格的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在北京率领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