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伊丽莎白历经患难、呕心社稷,终成盛业。政务仍然需要留心,但她积极有为的精神已经不再针对直接革鼎的威胁,面对敌人的经营,享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与信任。她施政审慎而成功,赢得了外国的敬佩和臣民的爱戴。
苏格兰女王死后,甚至天主教徒虽然心怀不满,但仍然假装不再质疑她的王位资格,或是拥戴其他王位竞争者。詹姆斯受到惹是生非的贵族和教士约束,在国内只有微不足道的权威,他恳求伊丽莎白和英国国民的亲善,希望用时间和安静地等待能够为他赢得富饶的英格兰。这是他凭借出身的权利,有资格继承的遗产。荷兰人虽然敌不过西班牙的优势力量,但仍然顽强抵抗,对旧主怀有不可征服的仇恨。联省总督莫里斯处置审慎,绥靖了一些小地界,假以时日,将有可观的收获。
菲利普极力反对英格兰,仇恨和野心凌驾于平素的谨慎之上,这时已经不再有卷土重来的能力和勇气。目前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法兰西事务,但他竭尽权术、武力、金钱,仍然事与愿违。法兰西王国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英格兰的朋友和盟友。
天主教联盟胁迫亨利向胡格诺派宣战,后者似乎危在旦夕。伊丽莎白意识到:她的利益和法国新教徒的命运关系密切,于是在德国通过谈判和重金征募军队,来支持纳瓦拉国王。这位伟大的君主不因敌人的优势而丧失勇气,立即投入战场。1587年,他在科特雷大破法兰西国王。同时,吉斯公爵击破他的德国盟军。因此,他的处境跟以往一样危急。这次胜败参差给他带来的主要利益是:敌人内部因此意见不和。巴黎居民醉心于吉斯公爵的野心,激烈反对法兰西国王。他们怀疑国王的意图,拿起武器,迫使亨利逃出首都。
国王掩饰愤怒,跟天主教联盟谈判,授予吉斯公爵及其党羽许多要职,借口筹划资助针对胡格诺派的战争,在布洛瓦召集国会。法兰西上演了种种奸诈和残暴的场面,结果仅仅是各党派互不信任。不过吉斯公爵虽然不信任国王的荣誉,却信任国王的怯懦。他贸然单刀赴会,期望凭借天赋的优势,迫使国王屈从他所有过分的要求。亨利国王虽然性情随和,但缺乏勇气和才干,对决定甚至承诺都不能持之以恒,不过他发现一切权术都敌不过吉斯公爵的勇武气概,甚至王位都岌岌可危,就违背自己的天性而听信更激烈的建议。国王下令:在自己的宫室内刺杀公爵和他的弟弟吉斯红衣主教。
暴行本身可以找借口,但事实证明:始作俑者因此陷入了致命的危险。国王的报复似乎一开始就带来了巨大的危险,比他企图借此逃避的风险更大。天主教联盟的党羽怒不可遏。各地民众拒绝效忠,巴黎人民尤其如此。教士和传道士到处咒骂他的名字。最强大的城市和最富裕的省份似乎齐心协力,要么毁掉王国,要么更换君主。亨利在天主教臣民当中几乎找不到支持,只得跟纳瓦拉国王和胡格诺派结盟。他招募了大批瑞士步兵和德国骑兵,再加上仍然支持他的大贵族,各路人马总计近四万人。王师直逼巴黎城门,准备粉碎联盟,征服一切敌人。但由于一个人孤注一掷,改变了这些大事的进程。多明我会修道士雅克·克莱蒙特浸淫于好战的宗教狂热,这种精神是这个世纪和全世界古往今来许多时代的特征。他决心牺牲自己,拯救教会免受异端暴君的迫害。他以某些借口觐见国王,给国王致命一击。廷臣为国王报仇,当场将他诛杀。这件大事发生在1589年8月1日。
纳瓦拉国王是王位的下一位继承人,以亨利四世称号,接管政府,但他立刻面临比前任更大的困难。他为了笼络天主教徒拥戴他无可争议的王位资格,只得承诺倾听他们的协商和教导。吉斯公爵的弟弟马因公爵领导联盟,集结新军。西班牙国王希望:要么肢解法兰西王国,要么将整个法兰西驯为臣属。亨利在危急关头向伊丽莎白陈词,发现她乐于提供援助,阻止天主教联盟的进展,反对危险的宿敌菲利普。女王赠给亨利两万两千镑,以免亨利的德国和瑞士辅助部队瓦解。正如亨利所说,他以前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她还派出四千援军,由声誉卓著的军官威洛比勋爵统率,在迪耶普跟法军会师。亨利获得这些援助,直指巴黎。他控制了郊区,手握宝剑,听任士兵洗劫。他还派这支英军执行其他使命,有理由称赞他们的勇敢和忠诚。英军服务期满后,他给予了许多溢美之词后,解散了他们。威廉·德鲁里爵士、托马斯·巴斯克维尔爵士、约翰·巴洛爵士在此役成名,在法兰西恢复了英国人英勇善战的古老声誉。
在下一场战役中,亨利的军队远不及联盟人多势众,但包括了法兰西主要的大贵族。他毫不畏惧,在伊夫里向敌人发动进攻,大获全胜。这次胜利使他得以封锁巴黎,首都濒临饥荒。帕尔马公爵奉菲利普之命,驰援联盟,迫使亨利解围。他立下这个殊勋后,撤回低地。公爵精通用兵之道,在敌人面前长途进军,没有给法兰西君主求战的机会,且军容严整、行伍不乱。他只在低地国家遭受了损失;莫里斯亲王利用他不在的机会,收复了他以前从联省征服的若干领地。
亨利的前途虽然有望,但还没有获得充分进展或地位稳固,女王还不能中断援助。西班牙国王获得几次胜利,女王因此更坚定地支持亨利。布列塔尼总督梅克尔是洛林家族的亲王,公开宣布支持联盟。他受到亨利的沉重压力,只得将西班牙军队引入沿海市镇,保障自己的安全。伊丽莎白警惕到危险,预见到这些港口不仅可以方便西班牙私掠船骚扰英国贸易,还可以提供海军基地。这里距离英国比西班牙和葡萄牙更近,入侵英格兰更容易。因此,她跟亨利签订新条约:派三千军队渡海驰援,绥靖布列塔尼。她规定:费用应该在十二个月内或在战事结束后,立即偿还给她。这支军队由约翰·诺里斯爵士统率,其次是诺里斯的弟弟亨利和安东尼·谢利爵士。罗杰·威廉姆斯爵士统率偏师卫戍迪耶普。亨利·帕尔默爵士率领舰队接近法兰西海岸,拦截属于西班牙或联盟的所有船只。
任何条约或协定都难以预先规定战争的进程。亨利发现有必要搁置布列塔尼计划,说服英军指挥官合兵进攻皮卡迪。伊丽莎白对此表示不满,但亨利向她提出计划:将联盟逐出诺曼底,说服她再派四千新军来援,由埃塞克斯伯爵指挥这些军队。年轻贵族外有良材、内有美质,伊丽莎白对他的宠爱与日俱增。他似乎取代了已故莱斯特伯爵长期享有的位置。埃塞克斯渴求军事声誉,在迪耶普无所事事地逗留了一段时间,由于没有得到女主人的正式命令,他很高兴接受亨利的邀请,加入香槟的法军。
这个计划也由法国大使提交给伊丽莎白,但她大为不悦,拒绝接受。女王威胁说:如果亨利继续目前的做法,破坏双方的所有协议,只顾自己的利益,她就要马上召回英军。法兰西国王受到这些动机驱使,最后率军进入诺曼底、围攻鲁昂。鲁昂几乎弹尽粮绝。但天主教联盟无力野战,再度向帕尔马公爵求援。公爵奉命赴援解围。他照例能力出众、马到成功,挫败了亨利和伊丽莎白的所有计划。女王在一切对外交涉中总是以本国利益为重,她遭遇了这些失败,责备亨利疏于执行条约。她抱怨说:英军每一次都承担了最危险的任务。不过,英国人经常享有这种危险的荣誉,原因大概是他们自己炽烈的斗志、在战争剧院中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
女王在以前的战役中没有获得多少重要的成功,但她明白有必要支持亨利反对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人。她和亨利签订条约,规定双方都不得单独跟菲利普议和。她承诺提供四千人的军需,亨利同意在一年内偿还。这些英军加入法军,进攻布列塔尼,将该省的一个海港交给她,作为英国人的宿营地。亨利发现执行某些条款是不可能的,而执行另一些条款是不谨慎的,但伊丽莎白执意坚持,他就接受了她的援助,相信不难找到借口逃避他那方面的条约义务。在亨利对天主教联盟发起的战争中,这场战役的成就最小。
在法兰西战争期间,伊丽莎白的海军打击菲利普,试图拦截西印度财宝。美洲是西班牙国王取威定霸、慑服四邻的根源。她派出七艘战舰组成的舰队,由菲利普但西班牙国王得知她的目的,装备了四十五艘帆船组成的大军,来护送西印度舰队。他们进攻英军舰队,海军副将理查德·格兰维尔爵士英勇顽强,拒绝逃走。西班牙人俘获了一艘船,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第一次捕获英船。剩下的船只平安返回英格兰。他们的图谋失败了,但杀敌很多并非徒劳,对自己相当满意。西印度船队害怕英国人,长期停留在哈瓦那,最后只得在不适当的季节出海,大部分在抵达西班牙港口以前失事。坎伯兰伯爵同样策划切断西班牙贸易,也没有成功。他借用了一艘女王的船,自费装备了其他七艘船,但他虏获的战利品还不足以抵但西班牙国王得知她的目的,装备了四十五艘帆船组成的大军,来护送西印度舰队。他们进攻英军舰队,海军副将理查德·格兰维尔爵士英勇顽强,拒绝逃走。西班牙人俘获了一艘船,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第一次捕获英船。剩下的船只平安返回英格兰。他们的图谋失败了,但杀敌很多并非徒劳,对自己相当满意。西印度船队害怕英国人,长期停留在哈瓦那,最后只得在不适当的季节出海,大部分在抵达西班牙港口以前失事。坎伯兰伯爵同样策划切断西班牙贸易,也没有成功。他借用了一艘女王的船,自费装备了其他七艘船,但他虏获的战利品还不足以抵偿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