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李科夫是苏联的一个知名政治家,其本人于1881年2月25日出生于俄罗斯的萨拉托夫。他的父亲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最终不幸运于1889年死于霍乱。
李科夫的继母无力去将其抚养成人,便将其交给姐姐克拉夫季娅·伊万诺芙娜·里科娃去抚养。
李科夫是一个挺勤奋的孩子,他的中学学习成绩很是不错,尤其擅长数学、物理以及自然科学。
到了十五岁的时候,李科夫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心智,在对外界的世界有所了解之后,就直接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信仰。
1898年,李科夫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正式加入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五年后,这个党派分裂成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派系,而李科夫则选择了前者。
在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中,李科夫从中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在1908年—1909年的这两年时间里,布尔什维克内部的争权严重,李科夫在亚历山大·伯格丹诺夫和弗拉基米尔·列宁之中,坚决选择支持列宁。
但后来李科夫又对列宁提出了多番指责,比如:1912年的时候,列宁提出要向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这个主张引起了李科夫的不满,并对其进行公开指责。
李科夫是属于典型的温和派,而列宁则明显属于激烈派,两人经常因为见解不同而发生争端。
不久后,李科夫因为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而被俄国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和列宁之间的争端也就中止了。
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李科夫得以借此机会,从西伯利亚返回了布尔什维克。此时的他,依旧对于列宁的种种激烈政策,展现出怀疑和不满的态度。
不久后,李科夫成功选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并在接下来的十月革命中,担任莫斯科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
十月革命之后,李科夫被任命为内政人民委员。
没过多久,布尔什维克党夺得了俄国的政权,但因为当时的俄国铁路工会威胁要进行全面罢工,想要借此逼迫布尔什维克党让渡一部分权力出来。
鉴于当时国内反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还十分强大,列宁在综合考虑之后,最终做出了妥协,将布尔什维克党内的一些高层人员的职位给罢免,其中就包括了李科夫。
直到1918年4月3日,李科夫才被重新委任为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在接下来的整个俄罗斯内战期间,他都担任该职位,负责为各路革命家提供后勤保障。
经过一番艰苦作战,布尔什维克党在内战中取得了完全胜利。之后,李科夫便辞去了其国民最高经济委员会的职务,被改任为劳动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接下来的日子,列宁的身体健康明显恶化,李科夫便逐渐成为其副手,帮助其处理很多事情,并借此加入了政治局。
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去世,李科夫几乎在同时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同时还担任了人民委员会主席。
李科夫一直都是苏联温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成为温和派的领导者之一。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内部陷入了一系列的争权斗争中,李科夫所领导的温和派,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明确选择支持了斯大林。
在1924年—1930年这几年的时间里,苏联内部的权力结构是较为复杂,总体而言呈现出一种由斯大林担任非正式领导,作为总书记控制着麾下的诸多党员。
而李科夫则在这段时间担任总理,也就是苏联历史上的第二任总理,第一任是由列宁自己亲自担任。
随着1927年12月份,由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所组成的联合反对派被彻底击败之后。斯大林在党内就更加无法顾及,所采取的诸多政策,也越来越激烈化,这让其同党内的温和派之间的矛盾,也越变越大。
短短一年后,激进派和温和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温和派在斗争中迅速落败,很多温和派的高层人物,都遭到了清算,其中就包括了李科夫。
李科夫被踢出了政治局,并扼杀了其任何政治晋升的机会。1931年5月30日,李科夫被任命为远离政治中心的邮电人民委员;1934年2月10日,李科夫被进一步降级为候补委员。
此时的李科夫心里十分清楚,他早就做好了死亡的准备。甚至他一度想要通过自杀,来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家人的劝说下,还是打消了这一念头。
1937年,随着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加剧,李科夫终于在1938年3月13日被正式逮捕。李科夫最终被以曾经和托洛茨基反对斯大林为由,判处犯有叛国罪,并于两天后执行死刑。
至于李科夫的家属,大多数下场也不好。他的妻子早在1938年3月4日被枪决;他的女儿娜塔莉亚则不断地被流放和监禁,其间因为癌症接受了两次手术,这导致其日后无法工作,只能依靠丈夫的抚养。
一直到1988年李科夫方才被平反,并恢复了其党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