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裕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大臣,他是南京刑部尚书耿九畴的儿子,于景泰五年考中进士,后被授予户科给事中,再后来又被改为工科给事中。
天顺初年,耿九畴被提拔为右都御史,而他的儿子耿裕则被改为了翰林检讨。
几年过后,耿九畴因为弹劾石亨得罪了英宗皇帝,遭到了贬官。儿子耿裕也因此被贬谪为泗州判官。
耿九畴于天顺四年病逝,耿裕在守完丧期之后,被朝廷重新征召为翰林检讨,之后又相继当上了国子司业、祭酒、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等官职。
成化二十二年时,耿裕被进一步提拔为吏部尚书,当时内阁大学士万安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耿裕同其并不对付。
与此同时,李孜省勾结其同乡李裕,准备让李裕去顶替耿裕的位置。李孜省和李裕两人成功通过散布谣言中伤了耿裕,导致耿裕被朝廷夺取一定的俸禄。
不久后,又有多个言官争相弹劾耿裕,宪宗皇帝为此宽宥了一番。耿裕因此入朝谢罪一次,等到耿裕走出去之后,宪宗皇帝突然龙颜大怒,表示:“朕宽宥了耿裕两次的罪过,但耿裕却只谢罪一次,是因为之前被夺取俸禄,而心含不满吗?”
由此,耿裕被调任为调南京礼部尚书,其原有吏部尚书的职位则被李裕所顶替。
“大学士万安与裕不协,而李孜省私其同乡李裕,欲使代裕,相与谋中之。坐以事,调侍郎黎淳南京,而夺裕俸。言官复交劾,宥之。裕入谢,既出,帝怒曰:“吾再宽裕罪,当再谢。今一谢,以夺俸故,意鞅鞅耶?”孜省等因而倾之,遂调南京礼部,而以李裕代。”《明史·列传七十一》
第二年,孝宗皇帝继位,耿裕被转到了南京兵部参赞机务。
当年号正式由成化改为弘治的时候,耿裕便被召拜为礼部尚书。
当时朝廷内外的各个部门都十分的奢侈浪费,开销没有节制。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耿裕随事救正,大力提倡节俭,将让这股不良风气有所压制。
后来,因为礼部的官署发生了一场,导致身为礼部尚书的耿裕先被弹劾下狱,后又被停止俸禄。
再后来,耿裕代替王恕当上了吏部尚书。其本人最终于弘治九年病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七岁。耿裕和其父亲耿九畴两个人都是当时明朝难能可贵的清官,然而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高官,等到去世的时候,却家业萧然,没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