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在统一后为何非要处决六国国君?嬴政:他们不死,天下不安!
创始人
2025-08-06 02:03:47
0

公元前

221年,秦国雄兵席卷中原,踏破关东六国国都,终于一统中华。

这场六合之战,秦国用了10年。

然而,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到一统中原,秦国人奋斗了135年。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嬴政不负历代先祖的雄图遗志。

统一中原后,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皇帝”称号,登基为“始皇帝”。

中华民族,自此开启了

统一的中央集权皇朝新篇章。

始皇帝嬴政不仅改写了中华历史的命运,更彻底颠覆了中原六国君主的人生轨迹。

那些被秦国灭亡了的六国国君,为何他们后来的下场都很凄惨?

始皇帝嬴政,如此对待这些曾经的对手,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我是

阅然文创

,专注分享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陈年往事……

韩王安:被命运拨弄的弃子

与强秦毗邻,又是关东六国之中最弱的国家,韩国是秦国制霸天下的第一个目标。

最重要的是,韩国

占据着函谷关,挡了秦国的路。

秦国若想东进中原而图谋天下,

第一个倒下的必须是韩国。

公元前230年,已经甘为秦国藩属的韩国还是没能挡住大秦的铁骑,秦军攻破韩都新郑。

韩国灭,国地成为了秦国的颍川郡,韩王安被俘虏。

一开始,嬴政只是把韩王安软禁在了陈县,并未想要杀掉他。

作为亡国之君,韩王安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还活着。

然而,有人却不想他就这么安稳地活下去。

公元226年,已经亡国了四年的韩国遗族们心有不甘,他们在故都新郑发动了叛乱。

这次复辟并没有成功,迅速被秦国扑灭。

但是,旧国的故主还活着,韩国的遗民就会心存希望,他们会无数次地想着复国。

在陈县被囚禁的韩王安虽然没有参与叛乱,但他必须得死!

新郑发生叛乱的同年,韩王安被嬴政下令处死。

一个曾经的一国之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甚至都不配拥有一场像样的葬礼……

赵王迁:自掘坟墓的“万乘之主”

赵国是秦国争霸天下的第一个劲敌,因为赵国有上将李牧。

公元前230年,赵国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粮贫民饥。

秦国派王翦攻赵,却仍不能取胜。

嬴政使人用间,猜忌赵王迁和李牧的关系。

赵王迁忠奸不明,听信

宠臣郭开的谗言,先是罢免李牧,随后将其处死。

在赵王迁下令杀死李牧之时,也为自己敲起了丧钟。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秦军大破赵军,兵临国都邯郸城下。

赵国或许还有机会,

公子嘉率领宗族与门客站到了邯郸城墙上,誓与国都共存亡。

整个邯郸城同仇敌忾,只要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等到诸侯国的援军。

然而,赵王迁在

郭开的忽悠下,选择了开城投降……

赵国破,

公子嘉逃亡代地,后自杀殉国。

赵王迁并没有死,被

嬴政流放到了房陵的深山之中。

从一代君主沦为了阶下囚,赵王迁终于意识到了全是自己的错。

他在深山野林之中怀念故土,写下了《山水》来追思故土: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赵王迁的这首诗曲折哀怨,曾经的赵人听闻后无不伤心落泪。

这首《山水》传到了嬴政的耳中,后来赵王迁便没有了消息,泯灭在了房山的幽暗深林之中……

魏王假:是杀?是虏?死因成迷却未得善终

打败魏国的是黄河水,而灭掉魏国的却是魏王假自己。

其实,吞并赵国后,魏国并不是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嬴政当时想南下灭楚。

但是,这时的楚国却成了秦国的障碍——在秦楚之间,横亘着的就是魏国。

于是,秦国人声称要赵国故都邯郸攻打魏国,

魏王假立刻陈兵40万于黄

河北岸,抵御秦国铁骑。

然而,公元前225年,秦军却突然南下奔袭魏国国都大梁,同时封锁黄河令北岸的魏军无法南下。

导演这场“调虎离山”大戏的正是王翦之子——

王贲。

魏都大梁城高墙固,魏军以死相搏,王贲强攻无果。

为灭魏国,王贲开沟渠引黄河,水淹大梁。

水漫国都三个月,

魏王假或许是不忍黎民涂炭。或许是对北岸援军丧失了希望,决定开城投降。

魏国国都破,

魏王假被俘,国地

成为了秦国的东郡。

此后,黄河北岸的魏国大军被王翦所破,

魏土东部成为了秦国的砀郡。

魏国灭。

魏王假并未因主动投降而获得嬴政的优待。

《列女传》中说,

王贲直接杀了魏王假。

《史记》中又说,

王贲只是俘虏了魏王假。

无论如何,

魏王假成了亡国之君,后来就没有了任何消息。

然而,虽然他的结局成谜,但是参照嬴政对韩王安和赵王迁的态度,恐怕没有结局的

魏王假已经很明显地昭示了他的结局下场……

至此,韩赵魏三国彻底被秦国吞并。

当年曾肢解晋国,开创战国时代的三家诸侯,最终也率先奏响了战国时代的终曲……

楚王负刍:大国君主的结局成谜

没有了碍事的魏国,秦国伐楚已是势在必行。

楚国为当时天下的南方大国,绝对有实力与

秦国正面抗衡。

那么,谁为主帅伐楚才能更有把握获胜?

嬴政找来了王翦和李信,问他俩若率兵攻楚,各需要多少兵马?

王翦思索了许久,说自己需要60万兵马。

李信微微一笑,说自己只需20万兵马便可破楚。

嬴政大悦,遂封李信为主帅,率20万兵马伐楚,并奚落王翦已经老了。

王翦一阵苦笑,旋即向嬴政请求告老还乡。

自信满满的李信率军出征,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被楚军一直追杀了三天三夜,险些丧命。

嬴政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也犯了骄傲轻敌的大错,亲自赶往王翦的家乡,请他挂帅出征。

王翦见到嬴政后,推说自己年迈,不愿从命。

嬴政再三恳求,甚至在王翦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承诺答应王翦60万大军,王翦这才领命。

王翦出山,嬴政亲自将他送到了国都咸阳城外的灞水之滨。

王翦看着身后的60万大军,突然开口絮絮叨叨地向嬴政请求更多的钱财土地赏赐。

嬴政初时疑惑,抬头遥望60万秦军铁甲,这才明白王翦的用意。

他笑着用手轻拂王翦的手臂说道:“老将军放心!寡人敢将全国兵马尽数交于将军之手,便是绝对相信将军并无叛逆之心!将军不负寡人,寡人便不负将军。此去伐楚尽可用心作战,寡人在后方绝不听信他人诽谤之言,静待老将军凯旋!”

王翦这才放心地率军出征。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军攻破楚国国都寿春。

楚国灭,秦国在楚地设立楚郡,而后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楚王负刍亦结局不明,一说被王翦俘获,后被暗中处决。一说

寿春城破后死在了乱军之中。

无论怎样,这个占据了天下近半壁江山的大国君主,最终还是泯灭在了战火之中……

燕王喜:卖了儿子没能避免自己的悲惨下场

在嬴政征战关东六国的战争中,燕国最出名的并非是燕王喜,而是他的儿子太子丹。

燕王喜平庸无能,他的儿子却胆大包天。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都邯郸,

赵王迁开城投降,

公子嘉逃亡代地。

毗邻赵国的燕国大惊,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嬴政,未遂事败。

嬴政暴怒,遂起兵

派王翦伐燕。

燕国与残存在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军,却在易水之西大败。

公元前226年,秦军增兵继续伐燕,王翦攻破燕国国都蓟城。

燕国败却国未灭,燕王喜携太子丹逃亡辽东。

秦将李信追杀燕军至衍水,击溃了燕军的大部分主力。

燕王喜仓皇之下竟处死了儿子

太子丹,将首级献上咸阳乞和。

嬴政当然不肯答应,但迫于当时的战略需要,暂时与燕罢兵,转而疾攻

魏楚两国。

亡魏灭楚之后,

嬴政派王贲再攻辽东。

燕国本就是苟延残喘,根本无力抗秦,城破国灭。

公元前

223年,燕国灭,燕王喜被俘。

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与辽东郡。

燕王喜最终的结局众说纷纭,一说他被俘虏押往咸阳后不知所踪。一说嬴政恨极了燕国刺秦,将燕王喜下令处死,将他与太子丹的头颅悬挂在咸阳城门之上示众,最终腐烂成髅……

燕王喜一生怯懦无能,为了保全自己竟出卖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来摇尾乞怜,却不知到头来仍落得个国灭人亡的下场,也不知他在泉下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儿子太子丹……

齐王建:隔岸观火,最终成为活活饿死的“万户侯”

在关东各国被秦国逐一蚕食之时,齐国一直选择作壁上观,甚至还在做着“双王并立”的美梦。

齐国从春秋时期便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东方大国,虽然之前在与燕国的交战中折损了实力,但是仍旧始终保持着强国的头衔。

天下七国中,秦在西极,齐在东极。

秦国本着“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早前一直与齐保持了良好关系。

甚至嬴政还曾私下向齐王建许诺过:只要齐国在秦国东伐诸国之时不出手,最终秦国会与齐国平分天下,共享江山。

嬴政画的饼,齐王建竟信以为真。

秦国吞并天下的时候,齐国不仅选择了袖手旁观,甚至还在一旁幸灾乐祸。

齐王建竟天真的相信,嬴政会将吃进嘴里的他国土地会吐出来与他平分……

不是没有贤臣让齐王建认真形势,只是他陷入到“天下二主”的美梦中不肯相信而已。

最终,当嬴政灭掉燕国之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齐王建的身上。

见天下只剩了自己,面对磨刀霍霍的秦国,齐王建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到恐惧。

然后,此时的齐国再想抵抗秦国,早已是孤立无援。

嬴政终于露出了狰狞的利齿……

公元前221年,

王贲的铁骑突然从故燕地南下进攻,齐国虽有防备,但是孱弱不堪的齐军哪能是早已身经百战的秦兵对手?

齐军大败,齐国国都临淄轻松被秦军攻破。

嬴政对齐王建说,只要肯投降,便许诺给他一个“万户侯”。

齐王建仍旧天真地相信了嬴政,直接弃兵投降。

齐国灭,秦在齐地

设齐郡与琅邪郡。

嬴政并未食言,竟真的封

齐王建为“万户侯”。

但他却齐王建安置在了偏远的共地

,这里除了成片的松柏,没有任何的耕地和子民。

嬴政给了齐王建尊贵的“万户侯”身份,却一不小心“忘记”了供应他粮食。

最终,无食可吃的齐王建竟被活活饿死在了密林之中,对于曾经拥有70余座城邑和嬴政亲封的“万户侯”,真是一个天下的讽刺!

灭掉齐国之后,嬴政在天下已经没有了对手(卫国除外)。

大秦王朝最终六合诸侯,成了天下唯一的国家——大秦帝国。

秦王嬴政自封为始皇帝,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虽然秦朝仅仅二世而亡。

虽然秦始皇行状暴戾。

但他所开创的历史先河却让中华民族自此雄踞世界东方数千年。

没有他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天下七国的文化就不可能统一。

没有他所开辟

皇朝集权的国家方式,中华民族或许将不会如此统一的传承。

反观关东六国君王,他们有的妥协,有的是非不分,有的出卖骨肉,有的选择袖手旁观。

他们的最终结局或许令人唏嘘不已,但这样的结局却是他们的性格和作为使然。

可以这样讲,不是嬴政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只是不幸在一群庸庸碌碌的君主当中有了秦始皇这样一位雄图大略的强者。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孱弱并不是无辜的,图强更不是罪恶。

或许嬴政在最初俘获韩王安之时,真的并未想过要杀掉这些败国之君。

然而,在韩国遗民发动新郑叛乱之时,他才真正地意识到:这个世上永远有觊觎天下的野心勃勃之人!

想要真正地获得天下统一,就要彻底扼杀六国复辟的企图。

杀六国君主虽然不仁,但对于天下稳定却有益。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这就是秦始皇嬴政,功也好,过也罢。

后世可能有千百万的非议去诟病他,但是,谁都无法否认:

他,是千古第一人!

文字

│阅然文创

图片

│源于网络,如有侵犯,通知速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绪元宝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 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系光绪34年(1907年)北洋银元局(旧称北洋机器局)铸行。银币正面中央...
《安徽新闻联播》关注华龙洞遗址 12月6日 《安徽新闻联播》 【文化中国行】专栏推出报道 华龙洞遗址:揭示东亚智人进化特征及生活场景...
原创 王... 前言 提到“名将”两字您会想到谁?是以少胜多的军事能才孙武、还是被誉为“杀神”的白起?是有勇有谋被...
原创 独... ▲珍贵的老照片让人倍感亲切。彭帅灿烂的笑容,阳光帅气的小男孩满脸欣喜,仿佛在诉说着崇拜与梦想。我想,...
原创 解...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石菉铜矿有些工农家庭的职工为使子女脱离农村,不惜自掏腰包,以每人二千元至五千元不...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中华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首位实现中国大一统的君主,开创了大秦帝国,并自称为“始皇帝”...
吉林揭幕民族英雄吴大澂铜像 重... 上述活动在吉林机器制造局展览馆内进行。1881年,爱国官员、民族英雄吴大澂发起创立吉林机器制造局,成...
韩媒:中国男足有意任命克林斯曼... 直播吧08月05日讯 据韩媒sportalkorea报道,中国男足有意任命克林斯曼为主帅,他在6年前...
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被成功复刻,... 12月12日,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与会专家现场观摩...
原创 莱...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由底层军官脱颖而出,获得整个法国统治大权的政治家。而他能在政治上取得如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