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他理应授上将却评为大校,后在主席亲自过问下,成为少将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一共有42位副兵团级将军,其中上将19人,中将22人,少将1人,这唯一的一位少将,就是陕北红军创始人之一的贺晋年将军。
贺晋年,1910年出生于山西安定县,他是受赫赫有名的谢子长的影响参加革命的。当年他在县城瓦窑堡念书时,目睹了谢子长利用团总的身份惩办土豪劣绅,被群众称之为“谢青天”,他很崇拜谢子长,一直把他当做自己前进的目标。
1930年初,谢子长以国民革命军骑兵第4师旅长的身份,到宁夏做兵运工作,准备建立党的武装,陕北特委决定派一些学生到这个支队去,绥德师范有4个人报名,贺晋年就是其中之一。
1932年5月,贺晋年随谢子长参加靖远起义,成立了陕甘红军游击队,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贺晋年在陕北红军中是传奇人物,他无论当游击队长,当团长、师长、军长,打起仗来不要命地拼,人称他是“二杆子”。
他在指挥战斗时,常常要一个机枪手随着他,碰到敌人顽抗,或是攻击敌占的山头、碉堡受阻,他就跑到前沿,侦察好目标,端起机关枪,掩护战士们冲锋。
陕北红军的团、师、军,架子大,兵不多,每每打起仗来,大都和敌人面对面接火,所以指挥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更便于掌握情况,对士气的鼓舞极大,所以,贺晋年在红军时期,在战士们中得到一个“虎将”的尊称,不无道理。
贺晋年这种身先士卒的作风,在东北合江剿匪中,表现得更加光彩夺目。
1946年8月,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要贺晋年去合江军区任司令员,主要任务是剿匪。
当时,我党我军在东北能不能站稳脚根,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而建立根据地,首先要消灭解放区内的土匪,社会不安定,群众很难发动起来。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在东北收编伪军、土匪有几十万,在合江地区就有好几万。
几个土匪大头目,像谢文东、李华堂、张黑子等,是几十年的惯匪,日本人占领时,给日本人当走狗,国民党来了,又给国民党卖命,还被国民党委任为上将司官。
贺晋年仼合江军区司令员时,合江地区这几个大土匪头目,还带着几千人与之周旋,连派到合江各地发动群众的几十名干部,都被他们杀害,群众对他们恐惧万分。
为了消灭这群匪霸,在友邻部队配下,贺晋年指挥几个团,并亲率一支部队,奔驰于深山密林。
这时正值1946年寒冬,进入山林剿匪,遇到的困难难以诉说。
贺晋年向合江省委及民主联军总部表示,军事上一定要猛打穷追,结合政策攻心。
有时几天几夜,贺晋年和部队一起翻山越岭,进行追歼战斗。
一次,在涉过牡丹江时,他骑的马失前蹄,将他摔到冰河中,战马因疲劳过度,跌入破冰随激流而去,贺司令被警卫员和战士们救起来,稍事休息,换了一匹马又继续迫歼。
经过半年的剿匪战斗,谢文东等4个土匪头目全部被生擒,大股土匪基本肃清,这对东北的大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贺晋年曾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装甲部队司令员等职,为东北军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
1955年授衔时,贺晋年作为副兵团级干部,这个资格可以评中将,也可评上将,如果考虑到他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的话,那么上将是妥妥的,但是因为曾经和高-岗共过事的影响,评衔时就被刻意压低了。
一开始军委甚至准备授予他大校,连少将都不是,贺老总看不过去,找到彭老总,彭老总又找到朱老总,最后又去找主席谈这件事。主席说:贺晋年怎么能是大校呢?最起码也应是个少将吧!”
就这样,贺晋年被授予少将,也是副兵团级别中唯一的一名少将。
贺老的晚年生活很充实,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在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为自己安排了学画画的活动,经过几年的下功夫练习,他笔下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早已达到了不平凡的境界。
2003年,贺晋年将军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他走过的路途并不平坦,充满荆棘,十分曲折,但他在征程中,不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让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