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年,南明小朝廷岌岌可危。当年二月,磨盘山之战,李定国惨败。随后永历皇帝从云南逃入缅甸,几乎整个西南地区都落入了清朝手中。就在这关键时刻,身在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渡海北上,向明朝旧都南京进发。这可以说是南明最后的机会,但由于郑成功的骄傲和轻敌而失败。发生了什么?
1、气势磅礴
1659年4月底,郑成功在张皇岩的支持下,一举占领定海,烧毁清军战船百余艘。五月初,郑成功的十万大军带着三千多艘战船,分三路继续北上。 5月19日,成功渡过吴淞,进入长江。清朝宿松提督马凤智站在原地。原来他已经联系了郑成功,正在等着看情况。如果郑成功能够攻破南京,他就会率军投降。
2. 错失良机
最终郑成功没有采纳甘徽的建议,决定走水路。郑成功的战船都是海船,在长江中航行得很慢。十天后,他们才抵达南京仪凤门外。不过,郑成功并没有立即发动战斗,而是进行了一些祭祀活动。直到7月12日,他才调兵围攻南京。直到后来郑成功撤退,他竟然没有对城池发动过一次进攻!在此期间,清朝迅速集结兵力,驰援南京。
3、击败南京
在此过程中,清朝海军提督管仲忠还使用了假投降的伎俩,“乞诸侯(指郑成功)准予延期三十日,开门迎客”。投降。”郑成功其实也同意他一定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当郑成功想象着清军要在开城投降的时候,清军已经在南京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尤其是骑兵。 7月22日,清军主动出城挑战。郑成功手下将领庾信冲阵,兵败被俘。
参考资料:1《南明史》;2 2.《清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