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未报清北老师“怒而散群”?填志愿选“真爱”,尚须破除一些隐性阻力
创始人
2025-07-09 10:08:29
0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位老师在微信群中因3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发表情绪化言论,甚至愤怒地解散报考群聊。

聊天记录图片显示,涉事老师在群内称,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该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

7月7日晚,该校发布通报:

高考成绩公布后,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7月5日,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

针对这一情况,瑞昌市第一中学立即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

目前,学校和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并争取谅解,三名学生也已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

对于上述事件,网友纷纷发表评论。有人直陈,“北大护理在老师眼里也是北大,可在用人单位眼里也是护理”

不少网友认为,老师是出于“自我中心”“一己私欲”才发表了这样的言论。而学生们勇敢拒绝填报清北,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还有人认为,上学主要靠学生自己,“学生上清北跟老师关系不大”。

抛开这些评论,回到事件本身,学生成绩真的“跟老师关系不大”吗?深处事件中心的老师,真的是出于私利吗?

针对此事,不少媒体发表评论。比如,有一种观点就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名校情结”。在高考教育中,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比较在意“清北率”,不少的地级市政府都以当地学生上北大、清华的数量为依据评价当地教育发展。“如果学生没上北大、清华,可能校长都难继任。”

可见,在不少时候,学生填报志愿,背后不仅有家长、老师在干预,施加影响,还有多方面的隐性力量。

最近几年,有学校就专门推出了所谓的“拔尖工程”,专门培养有潜力考进北大、清华的尖子生。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一些网友的回应。有网友表示,一些所谓的尖子班,清北培养群,大概率由学校层面经过生源筛选、配备了相对优质的教培资源,包括名师培训、外出研学、单独考试等,前提是签好协议,清北“上线就要报”。

有专家表示,从这起事件中可以发现,刻板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捆绑着考生的志愿选择。唯升学率、唯名校、甚至是唯“清北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

每年高考后,考生的志愿填报也时常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些年,随着新高考的落地,更多学校开始重视生涯教育,而生涯教育的前提就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根据学生志趣引导学生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学生报考而言,兴趣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盲目追逐名校、盲目选择专业。不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天坑专业”,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去选择,无需太在意外界所定义的热或冷。

而从父母或老师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真正的爱护,应当是基于尊重。允许孩子追求自己的志趣。对一个孩子来说,他(她)内心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热门专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高晓松曾提到“明朝是三无朝代”的言论一度引起热议。然而,对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高晓松的发函要求澄清,...
原创 古... 在《三国演义》中有二十四名将的说法,诗曰: 一吕(吕布)二赵(赵云)三典韦, 四关(关羽)五马(马超...
原创 妲... 妲己到底有多漂亮?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不当屏保实在可惜 文|历史的思路看空间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漫...
原创 同... 在风云变幻的江湖中,两派高手的命运截然不同。一方是以白眉大侠徐良为首的一党,另一方则是由白云瑞领导的...
原创 飞... 1935年,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下,调集大量的军队围剿红军。红军虽然冲过了几道封锁,但仍旧处于...
原创 “... 孙权:黑不如曹操,厚不如刘备 标题并不是我首创,乃我四川老乡,有着“厚黑教主”之称的李宗吾先生的观点...
原创 被... 被德国俘虏了537万军队,为何苏联还能反败为胜?苏联有一绝招! 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
原创 朱... 回顾历史上留下名册的大将,很多都是因为扫除敌方残余、建功立业,或在危难之际保卫国家而广受赞誉。然而,...
原创 她... 唐朝时期,宜芳公主成为了一段悲惨的历史传说。她并非出自李氏家族,而是姓杨,是长宁公主和杨慎交之女。长...
原创 司... 东汉末期,公孙家在辽东崛起,这源于董卓之乱。公孙度,一位小吏出身,于公元169年成为冀州刺史,后被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