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年,刚上任一年的京湖安抚制置使汪立信为拯救南宋,上书给贾似道,其大意如下:“天下已失去了十之八九,如今正是上下齐心、合作共勉,一起努力延续天命之时。这时竟然还在游山玩水、贪图享乐,倒行逆施导致百姓抱怨。要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力挽狂澜,岂不是难上加难?”
在书信中,汪立信还提出三个方案:
一、内陆不需要太多军队防守,应当把军队都调集到沿江一带。目前国家总共有七十万兵力,就算减去十分之二的老弱病残,也应该还有五十多万可用。沿江防线不过七千里,每百里设置一屯,每屯安排守将;十个屯设置一个府,每个府安排总督。于要害之处,再增加三倍兵力。无事便在长江与淮河中巡逻,有事便东西合击,战守并用。他们之间信息互通有无,粮饷运输不断,战时相互支援。再选派王公贵胄或者忠诚有才干的大臣,分成东西两府统领全局。此为上策。
二、长期羁押敌人的使者,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只能成为敌人攻打我们的借口。不如礼待使者,放他们走,并且答应他们缴纳岁币的要求。两三年后,等边境局势缓和,我们的城池修建得牢固了,兵力也有所增加后,届时是战是守皆可。这是中策。
三、如果以上两个方案都不能落实,那就是天要亡我大宋,准备降书顺表投降就行了。
贾似道看后大发雷霆:“你个目光短浅的瞎贼,竟敢狂言!”七月九日,宋度宗驾崩,年仅四岁的宋恭宗继位。贾似道趁机将汪立信撤职。十七日,宋廷命四川安抚制置使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任江陵知府。
先不说汪立信的建议是否可行,在他提出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南宋当时还是有七十万兵力的,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京城临安附近,长江、淮河流域驻军不多,元军渡过长江、淮河的阻力并不大。
另外,宋廷当时奢靡成风,将士、百姓们怨声载道。汪立信在边境线指挥作战才一年,便意识到南宋已经快不行了,所以他才愤怒又无奈地提出第三方案,直接建议宋廷准备投降了。
汪立信十分清楚自己说这话意味着什么,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提出来,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起朝廷的重视。可是这些以贾似道为首的国之重臣们还在贪图享乐,不但不听,还把汪立信撤职了。
一手把贾似道推上权力顶峰的宋度宗,似乎从来都不关心军队一直吃败仗、国土不断流失。《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宋度宗还在太子时期就以好色而闻名。他登上皇位后,更加荒淫无度,一个晚上竟然安排三十多个妃子侍寝。不但如此,宋度宗还命人在西湖葛岭专门打造了一处别墅,送给贾似道,供其在此享乐。
因为贪恋酒色、纵欲过度,所以宋度宗三十几岁就驾崩了。到宋恭宗这个四岁的小皇帝继位,贾似道大权在握,便更加肆无忌惮了。有句话说得好:“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用这句话评论贾似道与南宋,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