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专家称满清入关是为民族融合,小伙上前就是一巴掌:绝不道歉
创始人
2025-08-06 07:32:42
0

俗话说,读史能使人明智

,但若是这历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还有读的必要吗?

喜欢看《百讲讲坛》的朋友或许都听过

阎崇年

的节目,他对清文化和历史是如数家珍,还出版了各种书籍,

《努尔哈赤传》就是出自他的手

不过,这样一位著名学者,2008年在江苏无锡一场粉丝见面会上,

却被一个青年当场扇了一巴掌。

喜提15天拘留后,这名青年仍旧是拒不道歉。

阎崇年到底干了什么,让他甘愿付出这样的代价?

著名学者被当众掌掴

清朝在我们后人看来,

总是伴随着屈辱、不平等条约之类的词,不过那也只是后期

在清朝前期,也有康乾盛世、中国版图扩大之类的美誉,清宫戏也带给了很多人对清朝的好感。

甚至有很多专门研究清朝的学者,

阎崇年就是其中之一。

阎崇年生于山东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有机会读书他就选择历史专业,

专门研究先秦史。

这个方向让他的老师感到不解,对他说:

“秦的历史主要在陕西,在北京看的都是二手资料,还不如研究清史,北京现成的材料供你研究。”

阎崇年心想,老师说得是,于是开始研究

清史,北京史,

甚至

满学

都有所涉猎。

研究了几十年,他对清朝历史可以说信手拈来,

在《百家讲坛》也有了自己的专栏,讲各种清朝的事情,并收获了一众粉丝。

名气上涨之后,各地都喜欢请他去开讲座,所有人对他都很是尊敬。

然而在2008年时,在江苏无锡的一场粉丝见面会上,正当他开心地给粉丝签名时,

一个男青年突然扒开人群朝他走去。

走到他面前后不由分说就照着他的脸就是响亮的一巴掌,

不仅阎崇年懵了,现场的粉丝也懵了。

现场的人要求男青年道歉,但他很有骨气,拒绝道歉并且就在那等着。最后被帽子叔叔带走,喜提15天拘留。

对于这名男青年的处理,有些人觉得太过,

就一巴掌连轻伤都算不上,怎么就喜提15天拘留了?

有些人则认为

,在这种场合打人,打的还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性质比较恶劣,15天拘留不过分。

无论怎么说,这名男青年是乖乖领了罚,这件事立马在网络上发酵,不少人称赞:这男青年颇有血性,简直是民族英雄。

为何大家会认为这男青年打得好呢?

原因就是阎崇年提出的一个观点:

满清入关是为了民族融合。

满清入关是为了民族融合?

在阎崇年看来,满清入关虽然伴随着一些流血事件,但是总体来说结果是好的,促进了民族融合。

这是典型的用结果倒推原因,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任何朝代的更迭都会伴随着流血牺牲。

但是没有哪一个敢堂堂正正说自己是为了民族大义,

就连促进大一统的秦始皇都不敢这么说。

而且满清入关之后的大屠杀,就能说明他们野蛮的文化,根本想不到民族融合这样的大义,有的只有侵略、掠夺。

比如著名的“

剃发令”

,要求全国所有汉人在十日之内全部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当时的汉人还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是对父母的不孝。

于是不遵从这样的命令,最后被杀害。

明朝即使大厦将倾,各地将领割据一方,

但是他们骨子里的血性并没有被磨灭,反抗的行动屡禁不绝。

满清镇压的行动也造成了大量的汉人被杀,扬州守将史可法奋力抵抗,不敌清军的火炮被抓,拒不投降被残忍杀害。

之后清军为了解恨,

十日不封刀屠杀扬州军民

,据说有80万人丧命于这场屠杀中,这便是著名的

“扬州十日”。

同年,嘉定被清军攻破后,遭到明朝军民的三次抵抗,

清军将领每一次都进行了一次屠杀,前后被杀害民众达数十万,史称“嘉定三屠”。

除了这些著名的屠杀之外,还有

“江阴八十一日”,济南、赣州、南昌、汾州、大同、广州、四川等地都遭到了屠杀。

万历年间明朝缴税人口约有6000万人,然而在满清入关后40多年里,

缴税人口只有1000万左右,其他的人去哪了?

有些是明末的农民起义战死,有些是小冰河时代因自然灾害而饿死,但极大部分还是死在了清军的刀下。

虽说明朝军民誓死抵抗是一个原因

,但遇到反对就屠杀的行为,根本就看出来一点“民族融合”的大义。

此外,

中国二十四史中《明史》是公认的不能看的正史,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满清的私心。

比如他们将朱元璋描述成一个脸巨长的丑男,将英宗朱祁镇的生母说是身份卑微的宫女,开国元勋李善长自杀却说是朱元璋株连……

更重要的是,

他们将明朝的历史资料销毁,然后选用东林党的人来编撰《明史》,不抹黑明朝都不行。

一般来说,新朝修正前朝的正史,都不需要太多时间,

元朝修《宋史》历时两年半,明朝修《元史》只用了不到一年。

这不是因为敷衍,而是有现成的资料,直接照抄就行,所以耗时不长。

可是清朝修《明史》历经康雍乾三代,耗时一百年。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主要就在于《明史》中多了很多细节,

仿佛这些史观拥有上帝视角,趴在人家床脚偷听的一样事无巨细。

可是后人将《明史》和《明实录》《国榷》《明史记事本末》等资料比对,就发现了《明史》有太多不同。

大家都一样,就你不一样,那不就是你错了吗

?因此很多人不承认《明史》的正确性,也加深了清朝故意抹黑明朝的印象。

而且清朝的历史距离我们很近,

屈辱的历史、割出去的土地,赔出去白花花的银子,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西方几百年,都是清朝酿成的祸

阎崇年却一直美化清朝,引起一些历史爱好者的反感也是正常。

曾经各种清宫戏大行其道,一些遗老遗少还在以贵族自居,误导了多少人。

当然如今再说清朝的错,不是为了指责满族,只希望大家明白,戏说不是胡说,正视历史,才能真正的明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我在故宫七十年 我是老北京人,或者说是世居京城的土著吧。儿时听祖父说,先祖是在明朝随扫北大军而来,后...
广汕记|广汕连线,两地文旅,等... 【编者按】为展现广州和汕尾两地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反映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11月23日起,南...
原创 再...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 12月13日,参观者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拍照。 当日,历经一个多月的筹备与布展,位于哈尔...
原创 孙... 孙皓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末代君主,其上位初期励精图治,使东吴风气为之一变。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展现出昏庸的...
原创 圆... 圆明园曾是清朝皇家园林中的瑰宝,被誉为“万园之园”。投入巨资,动用清朝一时之选工匠,打造了代表古代皇...
原创 明... 王夫之在史论中避开前有定论和耳熟能详的道理 , 注意推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推其所以然之由 , ...
原创 秦... 秦始皇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在他统治期间,秦国得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在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仍然不满足...
原创 《... 窦五爷和王映雪的父亲王行宜都是首辅的学生,窦五爷在首辅心中明显比不上王行宜,王行宜当初被贬,家里人也...
原创 苏... 文 / 子玉 说服别人最重要的点是什么? 你所说的事到底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产生什么价值?有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