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愿军晚一天出兵有多凶险?朝鲜军队会退到哪?战争还能胜利吗?
创始人
2025-08-05 16:33:10
0

你知道当年朝鲜战争局势有多凶险吗?你知道志愿军晚一天出兵,危险有多大吗?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出兵朝鲜,许多人都为此捏了一把汗,因为如果志愿军哪怕再晚一天出兵,后果都不堪设想!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危急的情况呢?

让我们把时间调到志愿军出兵之前。

在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很快就将韩军和联合国军赶到了东南釜山一隅,并掌控了半岛90%的国土和92%的人口。

然而好景不长,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突然在半岛的蜂腰处仁川登陆,将战场一分为二,对朝鲜人民军形成了合围,战争形势开始逆转。

此后,联合国军不顾中方的严正警告,于10月7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妄图占领全朝鲜,并对我国形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国家及人民的和平安定,伟人当即拍板,决定以美国侵略者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回话——那就是反击战争!

10月19日,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朝鲜,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而中方选在这天支援朝鲜,而不是再晚些,其实有五个原因:

首先,最紧要的原因,是当时战场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早在1950年的8月,美国就仗着强大的空军,先后3次指使飞行联队轰炸我国东北,累计造成7人死亡、30人受伤,破坏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狂妄地叫嚣,要对我国的沿海地区实施封锁和轰炸。

不仅如此,美国先是对我国提出的强烈抗议置若罔闻,后又在黄海海域公然拦停盘查我国商船,在商船拒绝其无理要求后,美国舰船竟然又对商船展开了炮击。

美国无视我国警告、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无疑是对我国地位的蓄意挑衅。

而中方当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理,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为东北提供电力的丰满水电站、细湖水电站,和东北工业基地都危在旦夕。

因此只有及时做出回击才是正理,晚一天出兵国际形象都会受损,人民的利益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而中方10月19日出兵的第二个原因,是朝鲜军队退到中方境内,危害会更大。

在中方出兵之前,平壤就已经沦陷,随后朝鲜人民军也逐渐退守到了鸭绿江边。

如果再晚哪怕一天出兵,已经无法控制朝鲜半岛局势的朝军,将很有可能如同抗日战争时期那样,撤到我国东北进行休整,并建立流亡政府。

如此一来,半岛的战火必定烧至我国境内,苏联也很有可能重演抗日战争时期的旧事,以履行同盟条约为由,派远东军团进入东北阻击联合国军。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正是凭借这一理由,逼迫蒋介石签订了有损中方主权的条约,侵占了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

况且如果不以志愿的名义,而是直接在中方境内参战的话,必然会使战争进一步扩大。到时这就不单单是局部战争了,将会升级成美苏两大阵营的争霸战争,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因此,在朝鲜军队败退中朝边境的情况下,中方必须在10月19日出兵,把战争局限在半岛境内。

否则战火一定会蔓延至我国境内,如此战争的局势就不是中方能决定的了。并且无论战争胜败,中方的主权和利益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而中方10月19日出兵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国内高涨的抗美热情,中方需要这时出兵。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参加或阻止战争,而是针对我国。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美军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海,并宣布美国将会武力“保卫”宝岛。

要知道,当时解放军正在准备渡海战役,并为此做了动员,而美国的无赖行径分明是在阻止祖国统一。

因此,大陆人民在听到消息后,无不愤慨,纷纷表示要为抗击美国出一份力。

不过与此同时,蒋介石特务也在到处散播谣言,比如说“美国和国民党已经攻占了海南岛”“蒋介石马上就要重返大陆了”等等,致使部分干部和民众内出现了消极情绪,影响了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因此,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抗美热情,同时打击国内的颠覆活动,中方选择了10月19日这天出兵,否则晚一天都是损失。

除此之外,中方选择这天出兵的第四个原因,是中方不愿放弃和联合国军作战的情报优势。

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参战的问题,中方预想到了最坏的情况,并未雨绸缪地将解放军的精锐——第四野战军的部分军队,秘密调集到中朝边境,组建了东北边防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美国却自恃深厚的工农业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一路高调地长驱直入,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狂妄地宣称,要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由于仁川登陆带来的巨大胜利,联合国军内部也普遍形成了骄狂轻敌的气氛。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互不联系,乃至化整为零,以团、营的规模向北突进,就是为了求得战争的快速结束。

而且美国对中方的出兵意愿、兵力、指挥官都做了大错特错的预估。

对于周总理通过印度转达的警告,美国自大地认为中方,不过是在进行“战争讹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甚至断定,“中方必定不敢出兵!”

同时,因为中方是秘密调集部队到达中朝边境的,国内没有流露出想要出兵的意愿,所以美国错误地估计,中方即使出兵,也只会象征性地派遣小股部队。

此外,对于中方的军队指挥官,美国的预想就更离谱了。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中方肯定会派出功勋卓著的林元帅,来阻击联合国军。

正因中美双方有如此巨大的信息差异,中方才选择在10月19日这天出兵。

否则再晚一天,关于志愿军的具体消息都有可能泄露,中方就将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战争失败的危险性也就会大一分。

事实上,中方选择这一天出兵,也确实给志愿军创造了优势。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志愿军出其不意的长途奔袭,给联合国军造成了重创。然而到了这时,美国都还不知道志愿军有多少兵力,有的猜测只有1万6千多人,有的估计有4到8万人左右,但其实此时的志愿军已经多达38万余人了。

而糊里糊涂的麦克阿瑟,不仅不知道兵力,还对志愿军的指挥官茫然无知,即便当他被迫辞去总司令的职位时,联合国军的有些报告里,还认为林元帅是志愿军的指挥官。

于是,通过这种人为打时间差的战略和战术优势,中方间接缩短了中美间的实力差距,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此,如果再晚一天出兵,后果不堪设想。

而中方10月19日出兵的第五个原因,则是为了尽快承担国际上应尽的义务。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全面向苏联靠拢。

中苏两国不仅结成了同盟,还在国际义务上达成了共识。苏联承诺,只要中方履行在亚洲领导革命的义务,苏联就可以向中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此,无论是出于国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考虑,还是希望对外抵御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方都必然选择出兵朝鲜。

而关于出兵时间的选择,只要早一天出兵,苏联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就会早一天到来,中方也能早一天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仅如此,如果中方不早些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那么我国在苏联阵营乃至整个国际内的声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美国很有可能因此看轻中方,更加肆无忌惮地封锁和入侵我国。

到时我国的国际地位不仅会降低,历史上和我国交好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极有可能转投其他国家的怀抱,我国的发展环境将会受限,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大局面。

不过在中方计划出兵朝鲜时,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承诺的空军掩护迟迟没有到来。其实志愿军没有尽快入朝,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为了等待苏联履约,然而苏联却食言了。

在这危急存亡之刻,还是伟人当机立断,拍板让志愿军10月19日入朝作战。

而伟人的这一决定无疑是极为英明的,因为不管再等多久,中方都不可能等到苏联的飞机,反而还会因此贻误战机。

因此,在伟人“尽快出兵,出奇制胜”的指示下,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了鸭绿江,并因此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打响了一场立国之战!

参考资料:

李峰《决战朝鲜》

陈少铭《中方出兵朝鲜的判断和决策》

刘月兰《论1950年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张晖《关于朝鲜战争中方出兵问题的探讨》

金东吉《中方出兵朝鲜决策及变化原因探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4岁专家称满清入关是为民族融... 俗话说,读史能使人明智 ,但若是这历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还有读的必要吗? 喜欢看《百讲讲坛》的朋友...
原创 如...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一时间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兄弟。还有曹操和...
首次向公众开放 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1...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58年耿...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雍... 雍正四年雍正夺嫡路上最大的敌人允禩与允塘先后死在了禁所,九王夺嫡之争彻底结束,雍正的皇位也算是坐稳了...
原创 宋... 作者:陈二虎 一、乘胜北伐 话说宋太宗赵光义荡平北汉,志得意满,创作了《平晋赋》和《平晋诗》,命侍...
原创 俄... 俄国是东欧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面积几乎等同于第二名加拿大和第三名中国相加的...
原创 克... 克劳迪皇帝是罗马帝国的的第四位皇帝,在侄子卡里古拉遇刺之后。本来没有继承权的克劳迪,由于是朱利乌斯家...
原创 大... 前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王朝的兴衰都留下了无数值得深思的痕迹。但是,当一个曾经辉煌的帝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