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孟良崮战役消灭张灵甫,陈毅本来是想打名气更大的汤恩伯?
创始人
2025-08-05 13:32:45
0

“1947年春天,陈毅指挥歼灭了张灵甫的整编74师。

值得一说的是,起初,陈毅瞄准的并非张灵甫,而是比他名气更大的汤恩伯。”

这是一位号称“历史学者”的文章里说的。

汤恩伯和张灵甫谁名气更大?

网友耳熟能详的肯定是大网红张灵甫了吧。

现在只要是聊起那段战争史,张灵甫的好像名气比他的老长官王耀武都大。

如果是在1946年,尽管张灵甫是红极一时的天子门生,拱卫首都的御林军首领,那在常凯申面前的地位和以及在军方的权力、影响,别说王耀武,就是汤恩伯,张灵甫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咱们从两个人的经历较一下资历。

整编师长(军长)张灵甫

张灵甫,1903年出生在陕西,据说是北大肄业,经于由任老先生举荐,投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四期。

1926年10月,23岁的张灵甫(当时的名字叫张钟麟,字灵甫),进入国民革命军21师,任见习合格后任排长,随部队北伐,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

北伐战争结束后,张灵甫以连长身份平调到第1师2旅6团1营2连任连长。

因为作战勇敢,多次负伤,很快被提升为营长。

1933年晋升胡宗南所属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团长。

张灵甫也有了空闲,于是请假回西安老家,没想到却演出了一场“团长古城杀妻案”,枪杀了妻子吴海兰。

至于当时张灵甫请假回家是正常休假看望老人妻儿,还是听说妻子在家出轨回去兴师问罪,这个没有人能说清楚。

抗战爆发,戴罪立功释放出狱的张灵甫投靠他的老上级王耀武。

淞沪会战崭露头角,张灵甫开始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几年时间,从团长晋升为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

到1946年4月20日,张灵甫出任74军中将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统领国民政府首都军警,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在南京的十个月,也是他和第四任妻子人生最舒服、最风光的日子。

1946年7月,内战爆发,改为整编第74师师长的张灵甫奉命率部从南京调往徐州,二战涟水,昙花一现,损兵折将,埋下苦果。

1947年5月,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10万人包围在孟良崮上,张灵甫兵败身死。

兵团司令汤恩伯

汤恩伯,1900年生于浙江武义县,早年就读于闽浙军讲武堂。

1922年进入东京明治大学法科,后经陈仪引荐,公费资助,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步科学习。

为了感谢和怀念陈仪的知遇之恩,改名为“恩伯”。

1927年,毕业回国的汤恩伯经陈仪举荐,担任南京陆海空总司令部中校参谋。

这个时候,张灵甫还是一名基层部队的连长。

1928年,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改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汤恩伯调任中央军校第六期学生总队大队长。

所以说,汤恩伯不是黄埔军校的前几期,也不是常凯申的“学生”。

1930年,汤恩伯就当上了少将旅长,1931年升任为陆军第二师师长,1934年,升任第13军军长。

这个时候,张灵甫只是胡宗南手下的一名团长。

1941年,汤恩伯因在南口战役等的抗日战功(加上其他将领的失职),出任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1集团军总司令,下辖5个军,十几个挺进纵队,权倾一方,号称“中原王”。

这同时也能看出来,汤恩伯的权势有多大,远远不是一个国民党军长师长能比的。

相对于汤恩伯来说,从参与的战役、战斗和指挥的部队以及取得的战绩,在汤恩伯面前,张灵甫但是如果说是“抗日名将”,那就贻笑大方了。

1946年4月,张灵甫晋升74军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的时候,汤恩伯出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兼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

相对于张灵甫一个市(首都)的警备司令官来说,汤恩伯管得区域大多了,负责南京上海整个京畿地区的治安守备。

7月,汤恩伯又擢升陆军副总司令兼任首都卫戍司令官。

1947年2月,国民党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延安和山东。

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把原徐州绥靖公署、郑州绥靖公署的兵力整合成了三个兵团,汤恩伯任第一兵团司令官。

重点进攻山东的这三个兵团,共计24个整编师(军),60个整编旅(师),45万人。

而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实力最为强大。共有整编74师、83师、25师、28师、57师、65师,还有桂系48师和第七军,约20万人,依托临兖公路,向鲁中沂蒙山区腹地攻击前进,第一兵团同时也是国民党重点进攻行动的最主要主力部队。

三个兵团,每个兵团有一个老蒋的“五大主力”之一,王敬久、欧震的第二三兵团分别是胡琏整编11师(陈诚土木系18军整编而来),邱清泉第五军。

而汤恩伯兵团的主力就是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

但是,汤恩伯作为兵团司令,实际上也并不直接指挥张灵甫。

张灵甫和汤恩伯之间,还有一级,是纵队司令。

熟悉影视剧《红日》的都知道,我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军一级机构是“纵队”。电视剧《红日》虚构的那个军长沈振新,实际就是我华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的原型人物。

但是,很多网友不知道,“纵队”这种临时部队编成,国民党当时也是有的。

只是我们一个军(三个师)编成一个纵队。叶飞第一纵队四个师。

而国民党军队则是把二三个整编师(军,相当于我军的纵队),编成一个纵队。

张灵甫是开路先锋,左右翼护卫,分别是气势不如他牛、但是资历都比他老的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和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

所以,汤恩伯就把这三个整编师变成一个纵队,让李天霞当纵队司令。

李天霞在苏中“七战七捷”中吃了粟裕的苦头,有点滑头。

在负责张灵甫侧翼安全的时候,发现形势对自己不利,悄悄撤走了。

张灵甫差点被解放军包围,幸亏反应迅速,得以逃脱。

事后张灵甫狠狠告了李天霞一状,把李天霞的纵队司令官撤了,改成黄百韬为纵队司令官。

所以,在张灵甫被围在孟良崮的时候,李天霞又甩了滑头,黄百韬没办法,只好拼死救援。但是都没能救出张灵甫。

从上面两人的经历,对比同时期,就能看出,不仅仅是汤恩伯的级别、权力要比张灵甫高很多,而且,汤恩伯还是张灵甫的直接上司。

张灵甫属于汤恩伯第一兵团,并不是和汤恩伯同级别的另一支队伍。

实际上,陈毅粟裕一直就想歼灭这个五大主力的领头羊——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

两淮保卫战后,整编74师已经伤亡近三分之一,实力和士气已经没有了刚出南京市的狂妄。

宿北战役后,陈毅粟裕在沭阳设伏,准备在整编74师向北进攻时运动中予以歼灭。

但是张灵甫按兵不动,并和第七军、第28师互相衔接,队形密集,不好分割。

等了4天,1946年12月23日,陈毅和粟裕放弃歼灭整编74师的计划,主力北移。

陈粟集中25个团,于1947年元旦前后,发起了鲁南战役,歼灭了马励武的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歼敌3.2万余人,缴获了大批坦克大炮和汽车。

2月份,刚刚整编完成的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临沂,大军悄悄北上,举行了莱芜战役。三天时间,歼敌5.6万,粉碎了常凯申和陈诚“党国成败在此一举”的“鲁南会战”。

随后,华野举行了泰蒙战役,消灭了杨文泉的整编第72师2.4万人。

常凯申重新制定了“黄河计划”。

1947年3月15日,常凯申下令堵上了当年被他炸开“阻挡日军”的黄河花园口,让滚滚黄河水回归故道,隔开了华东解放区和冀冀鲁豫解放区的联系,同时,组织了三个兵团,重点进攻山东。

这第一兵团,就是汤恩伯。而这第一兵团的先锋,就是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

在张灵甫的左右两翼,是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在25、83师外围,是更弱一点的28师和65师,再外围,师桂系第七军和整编48师。各个部队排成密集阵型,让华野难以找到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机会。

常凯申计划了一个“一举歼灭陈、粟主力”的作战计划。

张灵甫虽然是常凯申爱将,但是出来打仗,上面是第一上司纵队司令黄百韬,再上面是兵团司令汤恩伯,再上面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再往上,想给蒋介石说句话,还得通过国防部或者常凯申的侍从室通报安排。

别说张灵甫了,就是汤恩伯,想给常凯申说句话,都很困难。

5月13日晚上,汤恩伯发现张灵甫有可能被包围,要求一兵团撤退。给“国防部”打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参谋次长刘斐,刘说:“太晚了,老头子睡下了“,拒绝给汤恩伯转达紧急军情。

汤恩伯又给顾祝同打电话,顾祝同也说,这是国防部的命令,他也无权改变。

到5月14日,汤恩伯还只能转达上面传下来的”主席蒋“电令,要求”迅即攻略沂水“,又转达顾司令官的命令:”攻占莒县“。

你看,上面根本理不着张灵甫这一级。

电视剧《红日》有个镜头,汤恩伯驱车去追赶74师,撵上了队伍。

让队伍马上停止前进。

结果,士兵根本不听号令,反而说:除了我们张师长,其他人说话都是放p。

直接把汤恩伯气蒙了。

整编74师号称国民党军的模范军,常凯申曾经下令让全军学习74师。

74师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有一定文化程度,并经过了精挑细选。

1946年的整编后,74师不合格的编余人员,就有1500多人。

即便是后来补充的士兵,能进了74师,严格的训练是免不了的。

而在素来治军严格的74师里,小兵犯错,说不定就会掉脑袋的。

不认识兵团司令,这个对于一个基层士兵来说,很正常。

但是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国民党军队里面,不认识陆军中将军装,还敢当面骂中将长官“放屁”的士兵,那真是胆大包天。

况且,这个士兵又不是在荒郊野外自己一个人执行任务,身边的长官士兵都在看笑话?

汤恩伯一个堂堂中将兵团司令官,自己开车一个人去追赶张灵甫,身边没有副官、警卫、参谋?

如果有小兵给自己的长官这样无礼,“主辱臣死”,不用长官发话,长官身边的警卫就出手了吧?

事实上,开始时汤恩伯一再催促张灵甫猛扎猛打,必须于12日攻占坦埠,后来改为14日。

还让副总司令官李延年和情报处长毛森去前线督战。

李延年和毛森跑到张灵甫出发的补给基地垛庄,根本也没发现大股共军,只是觉得气氛不对,害怕有问题,于是赶紧跑回临沂城里去了。

贵为兵团司令的汤恩伯根本就没到过前线。

张灵甫战死,他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后来被常凯申用手杖打的头破血流。

虽然撤了职,但是挨顿揍,也就代表常凯申还是信任他的。

陈毅粟裕从来也没想着能一口都吃掉汤恩伯一兵团的8个整编师20万人,因为根本也不可能。

那个阶段,华野也没有计划或者行动收复汤恩伯驻扎的临沂城。

所以,哪来的,陈毅消灭张灵甫,原本是要打“名气更大”的汤恩伯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歼-10C为什么在国际军贸市场... 歼-10C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印尼国防部和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在伊斯坦布尔防务展上正式签署商业合...
改过年龄、当过县委书记,刘生胜... 据陕西省纪委监委8月5日消息: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原副局长刘生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纪委监...
临沧多部门回应特岗教师招聘笔试... 针对云南耿马县特岗教师招聘“考生笔试成绩17分进资格复审”一事,8月5日,当地教体局回应澎湃新闻(w...
河北鸡泽开展“红色文化”儿童绘...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培养爱国爱军的民族意识,日前,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
戏骨未老,丹青还童|画家萧继石...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文|叶晓勇 图 画家萧继石作品 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那句“脸上没戏,相声便没戏”...
隆达建材取得发泡陶瓷保温板楼地...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省隆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
龚琳娜谈新书《做自己不忐忑》:... 从一曲《忐忑》唱红大江南北,到褪尽浮华回归本真,歌唱家龚琳娜的艺术与人生之路始终充满探索与自省。继《...
求索——韩天衡的艺术追求与探索... 前言 “求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也是贯穿中国书画发展历程的精神内核。书画名家们一生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
原创 纵...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
原创 军... 军统,一般特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