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1661年2月5日),在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当中时,宫中却传出了清世祖顺治皇帝驾崩的噩耗,顺治帝在养心殿逝世,年二十四岁。
对于大清帝国入主中原后第一位最高统治者的驾崩,正史对顺治皇帝驾崩的记载只有短短十一个字:
“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
这给顺治的死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其中民间最为广泛的流传有两种:
一、因董鄂妃之死,顺治帝悲痛过度,死于天花。
据史料记载,董鄂妃出身于满洲氏族之家,年十八选入后宫,备受宠爱,仅一月有余就晋封她为皇贵妃。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次年正月不幸天折;董鄂氏伤心欲绝,染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22岁,顺治悲痛欲绝下令绰朝五日,又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
福临因董鄂妃之死,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惑之中,心灰意冷到了极点,顺治想学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萌生出家之念,由和尚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皇帝出家做和尚,孝庄皇太后怎么可能同意,就找了溪森的师傅玉林琇,玉林琇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顺治一看这个情况就说:“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救了溪森一命。
顺治六岁登基,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后开始亲政,当时他虽仅十四岁,但是雄心勃勃,力图振兴国祚,政治一新,但却力不从心,致使矛盾重重,早已疲惫不堪。
董鄂妃和爱子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崩塌,自己又出家不成,心情郁闷非常。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就病了,初三,他就传召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秘密,后来王熙闭口不谈此事,有难言之隐。到正月初六子时,忽然传召王熙到养心殿,顺治说:“朕患痘,势将不起,病势很重,尔听朕言,速草诏书。”王熙三次起草诏书,三次上奏,得到钦定。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便与世长辞了。三日后,玄烨登基,
年号康熙。
二、出家五台山
相传顺治皇帝死后不久,孝庄太后带领玄烨,曾不远万里奔赴五台山“礼佛”,目的是规劝顺治回宫。其后,康熙皇帝更是多次来五台山礼佛,故而民间怀疑这是不是跟顺治出家有密切关联。
在河南五台山的白云寺曾发现一幅画像,上面肃然挂着一个坐在龙椅上穿着朝鞋的和尚。这个和尚似乎与顺治皇帝有七八分相像,叫做醒迟和尚,谐音就是行痴,而当时顺治皇帝想要出家的时候,给自己取的诨名就叫行痴和尚。在白云寺旧仓库里,还曾发现五爪金龙的琉璃瓦。
那么白云寺在此之前很可能是一个皇家寺院,那个和尚有可能就是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并没有像历史上的上24岁早逝,而是一直活到了73岁圆寂。
顺治帝的死一直都是清宫谜团之一,千百年来都被人津津乐道。至今我们也不能肯定他是英年早逝还是出家为僧。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想到顺治帝,就会想到那个被他宠爱的董鄂妃,二人的爱情故事尽管放到现代,也都是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