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七雄首位称王的人都是谁
创始人
2025-08-05 02:02:03
0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乱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实行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有功之臣,后到东周时期,天下的封国越来越多。原本这些封国都是周朝的臣子,至少在战国之前,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做臣子,本本分分的给周王室上贡。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的小国不断的被吞并,最终形成了韩赵魏楚燕齐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也不再拿周王室当领导,甚至都已经不拿周天子当回事了。他们纷纷称王,争当天下之主,那么这七个国家的国君都是从谁开始称王的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楚国——楚武王熊通

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而且比后来第二称王的齐、魏两国早了几百年。

楚国的发展壮大可谓是筚路蓝缕,异常艰辛。周成王时,因为楚人的先祖曾先后侍奉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周成王感念其辛劳,就将熊绎封于楚蛮之地,子爵,当时楚国只有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这也成为楚国日后发展壮大的本钱。

当时的南方大片土地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楚人被分封到蛮荒之地,可想而知当时的艰辛,经过历代楚君的不断努力,到了熊通时,当时是周桓王在位,熊通不满自己的爵位小,其他国家的国君基本上都是公、侯、伯这样的爵位,而楚国是最小的子爵,所以熊通就以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不聊遭到了周桓王的拒绝,于是熊通在公元前704年自称为王,成为周朝众多诸侯国中最早称王的。

楚武王

熊通是楚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国君,他在位51年,在位期间施行铁血政策,对外强硬,从不妥协,对内创县制,设令尹,进行政治、军事的一系列改革。三次领兵伐随,威震东周王室,多次出兵征战,慑服汉东诸国。从而开拓江汉,扩大了楚国疆域,使楚国国势蒸蒸日上。到了楚庄王时,楚国在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问鼎中原,成为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初有称雄之势,但是却没能雄起来,最终在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2、齐国,齐威王田因齐

齐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老牌的国家,被周天子封为侯爵,第一代齐国国君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与楚国相比,齐国的地位简直是太高了,在历任齐国国君的治理下,齐国在第16位国君齐桓公时,国力达到顶峰,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可是随着齐桓公的去世,齐国的国力开始不断的衰退,到了齐康公时,田和将齐康公放逐到一个海岛上,而后自立为国君,国号仍为齐,史称“田氏伐齐”。此后齐国的历任国君便都是田氏。

齐威王

到了田氏齐国的第四位国君田因齐时,他算是一个前婚后明的国君,刚开始的时候喜好淫乐,致使朝政荒怠,后来田因齐变得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赏罚分明,齐国在他的治理下开始逐渐强盛起来。前341年,齐国在马陵大败魏军,迫使魏国迫使魏惠王于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年)到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成了当时天下真正的霸主,齐国也“最强于诸侯”。

齐威王之后,齐国的历代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且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齐国越来越沦落为一个不太重要的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军伐齐,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

3、魏国,魏惠王魏罃

相比于齐、楚的建国,魏国的历史太短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实际上掌控了晋国,晋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韩、赵、魏三家也正式跻身诸侯之列。

魏国起初也只是侯爵,处于四战之地,经过前两任魏侯的努力,魏国也在诸国之中稳定下来,到了第三任国君魏惠王是,魏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魏惠王在位期间,魏国先后在东西两个方向抵御齐、秦两个大国,但终究还是保存了下来。

在秦、齐东西两方的进逼下,魏惠王采取了三项措施来应付时局:一是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二是重新与诸侯结成友好关系;三是推行改革增强国力。随着国力的提升,魏惠王的野心也变得大了起来,不过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先后惨败。

魏惠王

在齐、秦两国的不断夹击下,魏惠王不得不面对现实,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昭侯等人,到齐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并且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即所谓“会徐州相王”。称王之后,魏惠王又将魏女嫁给秦惠文王为后(即惠文后),还暗中交结楚国,试图改善外交处境。

后来魏国屡次遭到秦国的进攻,先后失去了河西、上郡等地,魏惠王交替使用惠施、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以及张仪的连横策略,来保全魏国。自魏惠王之后,魏国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前225年被秦国所灭。

4、秦国,秦惠文王嬴驷

秦国也是一个老牌的国家,不过他的祖上地位也不高,秦国的先祖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穆公之后秦国陷入长达百年的内乱之中。

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力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传至秦孝公时,孝公意识到国家的贫弱,于是寻求变法之道,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孝公之后的历代国君继续沿用商鞅之法,国力越来越强,最终在秦王嬴政在位时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

秦惠文王

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是秦惠文王嬴驷,孝公去世后,嬴驷以太子的身份继承秦国国君一职,在稳定权力后,他不断的对外开疆拓土,先后从魏国手上夺得河西、上党之地。公元前325年,也就是嬴驷在位的第十四年,他效仿山东六国的做法,也自称王,成为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任贤用能、甄拔人才。秦国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樗里疾、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5、韩国,韩宣惠王

相比于上述几个国家称王,韩国和燕国称王就有点跟风了。

韩国与魏国、赵国都是三家分晋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也是在同一年成为诸侯,可是韩国的发展远远不如魏国,韩国自从立国开始就因为地理位置处于四战之地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韩宣惠王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也是地盘最小的一个国家,所以很多时候,韩国就是一个跟班的角色,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其为王。前323年韩威侯正式称王,史称韩宣惠王。

韩国虽然称王,但注定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也左右不了天下大事,秦国东出时,韩国成为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

6、燕国,燕易王

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最初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燕国的首任国君是召公奭,不过由于燕国的地位太偏僻了,地处北部边疆,与当时的楚国基本上都是蛮荒之地,所以在春秋战国长达几百年的历史上,很少看到燕国也过出色的表现。

燕易王

因为地处边疆,所以燕国也很少参与中原国家之间的战争,只是与赵国、齐国的战争比较多。公元前332年,齐宣王派兵夺取燕国十城,但通过苏秦游说,齐宣王归还十城。公元前323年,燕易王开始称王,不过两年后燕易王就去世了。

燕易王之后,燕国在燕昭王时期国力达到强盛,不过随着燕昭王的去世,燕国的国力迅速衰落下去,前222年被秦国所灭。

7、赵国,赵武灵王赵雍

赵国的历史与魏、韩基本上一样,他们三家是瓜分晋国的既得利益者。

赵国前期的发展很不顺利,直到赵武灵王赵雍的出现,才改变了赵国的现状。他推行土改,并实施“胡服骑射”,赵国拥有了强大的骑兵,并在和林胡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公元前306年,赵雍才正式称王。

赵武灵王

在赵武灵王的治理下,赵国的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够与秦国一争天下的国家,可惜赵武灵王为了专心于军事,将王位传给次子赵何,最后引发了赵国的内乱,此后赵国的国力开始逐渐衰退。加上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使得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抵抗,前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小结:

战国七雄中,最早的楚武王在公元前704年称王,最晚的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称王,中间相差了四百年。只不过最终统一天下的就是最早称王的楚国,也不是最晚称王的赵国,反而是一直不被看好的秦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西铭泰新材料取得陶瓷烧制用承...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铭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烧...
做期货,他从20万到8000万... 张耀坤,业内人称 “坦克”,是知名的期货投资者。2006 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他便投身期货交易领域,...
5人被水冲走身亡追踪:警示牌密... 8月1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白马山河谷,6名游客下水游玩时不幸被水冲走,其中1人被困...
原创 顺... 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1661年2月5日),在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当中时,宫中却传出了清世祖顺治皇帝...
原创 宰... 唐睿宗李旦有个外号叫“六位帝皇丸”,什么意思呢?他的爷爷李世民、亲爹李治、亲妈武则天、哥哥李显、侄子...
俄方称不再受中导条约约束,梅德... 当地时间8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俄方认为,维持《中导条约》的条件“已经消失”,并且“不再...
原创 因...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俗话说:“祸从口出”,有时候会因为一句话而惹火上身,严重的甚至可能还会丢掉自己...
原创 皇... 在清朝初年八位功封的铁帽子王中,有三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
原创 关... 一代霸王、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的武将项羽兵败垓下,最后自刎乌江,一直以来是令人遗憾的史实。历史上,对于...
原创 东... 东久迩宫稔彦王是裕仁天皇的姻亲叔叔,彼此也是儿女亲家,但他却并不太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此人却创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