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两立幼帝,作为大清半个多世纪的“掌权人”,慈禧从男性专权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有人说她知人善任,推行洋务,中兴大清,有人说她贪图享乐,乱权弄政,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慈禧杀伐决断,随着年纪的增长,更被权力腐蚀得越来越狠辣阴毒。
1852年,刚登基的咸丰皇帝选秀将18岁的慈禧选入宫中,和慈禧一同入选的还有慈安,年轻貌美的慈禧很快就得到咸丰皇帝的青睐,不久便生下载淳,1861年,咸丰帝驾崩,为了让儿子能够坐稳皇位,临终前咸丰皇帝除了任命顾命八大臣辅佐载淳外,还将皇帝大印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慈安,一份给了慈禧,新皇圣旨只有同时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后来慈禧慈安通过辛酉政变排除了八大臣,夺取了政权,开启了两后垂帘听政的局面。
慈禧和慈安宛如两颗明月一般,高高悬挂在晚清朝堂之上,一直到20年后的1881年,慈安去世,慈禧独掌大权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满清没有女人当皇帝,慈禧就扶持年幼的光绪当了皇帝,自己则垂帘听政,光绪年轻气盛,锐意进取但依旧受制于慈禧的管制,帝位有名无实,国家的生杀大权仍旧掌握在慈禧手中。
在慈禧掌权的半个多世纪里,晚清政府一落千丈,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量土地和赔款,为了赔付债务,不得不向列强大借外债,作为交换清朝将关税这样经济命脉交给了列强把持以换得苟延残喘,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政策就像大山,死死压着清政府和中国人民。
眼看着清政府就要被压垮,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想办法自救,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戊戌变法”,光绪帝知道后,发布了一百多条新政,坚决地表示了支持。但慈禧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想尽办法阻挠变法运动,光绪只能暗中支持,后来由于袁世凯告密,被慈禧知道了,慈禧开始意识到,光绪已经长大了,开始想要挣脱自己的掌控了,当机立断将光绪帝软禁,不允许他和任何人接触,更不许任何人为他求情。
1908年慈禧病重,弥留之际指定光绪帝仅3岁的侄子溥仪继位,11月14日,风华正茂的光绪帝突然去世,
正直人生的盛年,突然死亡,说没人怀疑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
次日慈禧去世。
光绪帝在死前经历了十年的幽禁,非常凄苦,他在孤独和愤懑中等待着慈禧太后离世,只要慈禧一死,他就可以被释放,重整河山,顺便把慈禧这个老妖婆从棺材里拖出来鞭尸,让她挫骨扬灰。但光绪帝却先死于慈禧太后,他和慈禧太后的死只差20多个小时。
大内太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中记载到:光绪的病情是突然转危的,并且之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和异样。
有机会接触到软禁中的光绪并且能下毒害死他的,有作案动机,有作案目的和作案机会的也只有慈禧了。
新中国成立后八十年代,光绪帝的尸骨才被重新安置,他的发辫和部分遗骨被保存起来,为了真实的找到光绪帝的死因,2003年,专家开始通过光绪帝的发辫和部分遗骨研究他的死因,5年后的
2008年,光绪留下来的一缕头发被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接受检测,经检测发现,光绪的头发中含有大量砒霜,
是正常人的2400倍,
可以断定,光绪死于中毒,至于凶手,虽无直接证据,但也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慈禧。
慈禧的一个女官在《瀛台泣血记》中还原了这一真相,当时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在得到了慈禧的同意后,去给光绪下毒,李莲英深知,以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如果慈禧走在光绪前面,那光绪第一个要杀的人很可能就是自己,为了保全自己,李莲英也决定先下手为强。
光绪在死之前在日记中写:“担心太后会死在我之前”,“我要斩杀袁世凯”,“我要斩杀李莲英”,这些病人的胡言乱语,可能被袁世凯或者李莲英看到,会对他非常不利,
种种原因相加,光绪最终惨死于慈禧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