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沙俄在东北打了一仗,结果不可一世的沙俄竟然败在小日本手里,战斗民族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打起了蒙古人的主意,沙俄联系一部蒙古贵族,怂恿他们反抗清朝,结果这群蒙古蛮子还真听话,召集两千来人就敢揭竿而起。不过蒙古贵族的反叛却成了张作霖往上攀登的垫脚石,张作霖作为清政府的平叛先锋,率先进入深山老林并且一举歼灭叛军。
凯旋后张作霖被满清皇室奉为上宾,还赐顶戴花翎,不仅加官进爵,连手下的兵力也得到扩充,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宣统皇帝溥仪,竟然还赏了一件龙袍,这份恩宠让张作霖惊讶不已。不过老张是个粗人,并没有细想,他只知道手中的兵力壮大了,以后抢地盘就方便多了。而土匪头子张作霖能壮大成为东北王,这次扩军功不可没。
老张在东北抢地盘抢的火热,南边的革命义士也没闲着,孙中山等革命者以一人拆一块砖的意志,逐渐挖空着满清政权这座大厦的根基,而辛亥革命成了压垮大清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大清虽然亡了,时局却并没有稳定。虽然中国名义上的政府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但各地军阀手中有兵有粮,根本不买北洋政府的账。而袁世凯对各地军阀也是极度不信任,当然张作霖也不例外。
张大帅也知道自己得不到袁大总统的信任,为了消除自己在袁世凯心中的威胁,他故意在大总统面前装出一副草寇流贼的鲁莽劲,让袁世凯认为他张作霖不过是一介土匪而已,虽然手中有兵,但只是个一身肌肉的无脑鼠辈,不足为患。张作霖以出神入化的演技,骗过了袁世凯的慧眼,袁世凯得以放心让张作霖继续在东北搅局。
袁世凯覆灭后,又有一个人开始惦记张作霖了,他就是宣统皇帝溥仪,此时的溥仪虽然被幽禁在紫禁城内,但他并没有放弃重振大清荣光的希望。为了复辟帝制,溥仪决定拉拢张大帅。溥仪想先探探张作霖口风,不曾想张作霖竟然公开表示自己支持共和。这让溥仪感觉,张作霖这个莽夫竟然挺有原则。眼看张作霖是靠不住了,溥仪又想到了日本人。所以当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紫禁城后,溥仪在日本人掩护下进了天津的日租界。
张大帅得知溥仪在日本人手里,便有心想会一会他,于是邀请溥仪到天津行馆面谈,可是因循守旧的大清遗老们顾忌君臣有别给拒绝了。不过溥仪倒是个实在人,为了复辟,他不要面子的。于是他决定走出日租界,找张作霖共商大计。两人顺利见了面,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有些拘束,溥仪还想着自己的九五之尊,而张作霖也起初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帝王”。
不过为了不伤及溥仪的颜面,张作霖一见到溥仪就行了磕头大礼,这让溥仪颇为意外,又难免有些得意,毕竟还是有人认他这个皇帝的,然而张大帅紧接着提出的问题,就让溥仪颇为尴尬了,溥仪把张作霖扶起后,张作霖问溥仪,我老张有足够的实力保你平安,你何必跑到日本人的屋檐下受气。溥仪被张作霖问的不知所措,只能含糊不清地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溥仪被这么一问,他也知道了张作霖绝不会拥戴自己复辟清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