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臣,新帝登基他拍板,反被小皇帝罢黜,嘉靖如何办到的
创始人
2024-11-25 20:14:10
0

原标题:一代权臣,新帝登基他拍板,反被小皇帝罢黜,嘉靖如何办到的

前言

在明武宗早早突然去世之后,明朝的中枢出现了权力真空,由于正德皇帝没有孩子,这就导致皇位需要从宗室里面重新挑选。

此时,作为首辅的杨廷和,他就掌握了拥立皇帝的大权,经过他的反复筛选,当时刚刚袭爵没有多久的兴王朱厚熜承袭皇位,明朝也正式进入了嘉靖时代。

由于皇帝还年幼,杨廷和又在朝中掌权多年,有着极大的权势。连新皇帝都是他做主拥立的,他的权势就更不是旁人能触及的了,可谁都没想到,杨廷和在拥立皇帝之后没有多久,就被新皇帝给罢黜。

一代名臣,最终也是晚节不保,他就这样突然淡出了权力中心。

斗倒杨廷和,无疑是嘉靖能力的体现,年少的嘉靖已经展现出了自己杰出的政治才能,他靠着这种能力,迅速稳固了自己的皇位,还很快就控制了朝廷。

作为外藩入主,又是年轻的新主,嘉靖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按理说他没有什么可以与杨廷和斗争的资本,小皇帝能斗倒权臣,在历史上也没有多少相似的事情。

那么嘉靖到底是如何斗倒杨廷和的呢?在政坛混迹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杨廷和,为何就没有能做出什么有效应对呢?

明朝的宰辅体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杨廷和不能算是权臣,古代的权臣往往是能凌驾于皇帝的头上,因此这些人并不畏惧皇权,甚至还能随意废立皇帝。

杨廷和就没有这样的条件,首先他的职位是首辅,并不是朝中的宰相,明朝在朱元璋的时候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

后来虽然增加了内阁,但内阁的权力与宰相是完全不一样的,内阁前期只有议政的权力,没有能直接决策,下达命令的能力。

在朱棣之后,明朝的历代皇帝开始增加内阁的权力,这让内阁在中后期看起来就像是宰相一样。

可拿张居正举例就能看出两者的差距,张居正已经算是大权独揽,然而他还必须要拉拢冯保,太后才能完成所谓的大权独揽。

明朝是历代王朝里面中央集权做得最好的一个,皇帝将原本属于宰相的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然后又把一大部分的权力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按理说皇帝一个人是负责不了这么多的事情,可皇帝很巧妙利用了内廷,比如明朝设立司礼监等诸多的宦官机构,这些机构各自掌握着一部分实权,他们就组成了内廷的体系。

政府要想正常运作,就必须要得到以内阁为主的外廷,和内廷的两层审核,最终再由皇帝负责决策。

这种制度就决定了,明朝不会有实质性的权臣出现,哪怕是嘉靖这样的皇帝刚继位年幼,可制度摆在那,杨廷和这样的臣子也不会独揽大权,他也是受制于制度,无法有更多的作为。

因此,杨廷和的权力并不稳固,他当初能拥立皇帝,看起来是比较风光,可事实他是按照制度办事,朱元璋有一套完整的继承体系在那,他按照制度办就有了法统,大家就会听他的。

即便是这样,杨廷和也必须要得到太后的认可,才能决定立谁做皇帝,从这些事情来看,杨廷和本身就不属于权臣,他自然就很难有更多的反抗。

君臣博弈

尽管有着制度摆在那,可杨廷和的权力还是很大,也有着众多的党羽,嘉靖要想斗倒他,也确实很艰难。

可这个时候嘉靖就展现了自己聪明的一面,他利用大礼议事件,与杨廷和开始了决战。对付杨廷和这样的臣子,当皇帝能正面压倒他,击垮他的权威,实际上他就已经失势了。

嘉靖抓住了杨廷和的两个弱点,第一是杨廷和势力并不稳固,在外廷里面不服他的人也有不少。这也是明朝官场的一个特点,容易形成派系,很难出现一个整体,对于皇帝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嘉靖就借这件事分化外廷的势力,诸如杨一清这些人,他们与杨廷和的矛盾都很大,谁也不服谁,这就让嘉靖能借助他们去攻击杨廷和,自己反而能隐藏实力。

不过,要想击败杨廷和,怎么也要皇帝亲自出面才行。嘉靖就用了一套有意思的策略,当杨廷和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就躲开让别人去反过来跟杨廷和讲道理,杨廷和的发难几乎没有对嘉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嘉靖又展现了非常强硬的态度,他把态度摆在那,然后剩下的事情让底下这些攻击杨廷和的人去做。这种策略就搞得杨廷和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于是杨廷和选择了辞官。

他这么做是以退为进,他认为嘉靖是必须要有自己主持大局,这样的话自己先退一步,等嘉靖回过头请自己,那自己的威信就不可撼动了。

杨廷和辞官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毕竟他虽然走了,但他的儿子还在朝中做官,这就是杨家父子的策略。可嘉靖更加坚决,他就能做得了朝廷的主,就是不请杨廷和,只要你们敢反对,他就真敢让人打。

而且嘉靖还恢复了朱元璋,朱棣等人的手段,他不光是打,甚至打死人都不叫事。这就让嘉靖彻底在朝臣心里树立了极高的威信,他的决策也就不敢有人反抗了,随着他的儿子也被贬谪,杨廷和彻底失败了。

结语

杨廷和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大半辈子的努力就这么失去了意义,他也是深谙官场套路的高手,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碰上了一个完全不讲规则的嘉靖。

嘉靖属于乱拳打死老师傅,既用套路又不完全是套路,这种手段实在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嘉靖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为聪明的皇帝之一。

可惜他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正途,但凡他能多考虑国家,以他的能力也不至于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杨廷和等人深思熟虑扶持上来的皇帝,却成了明朝灭亡的关键因素,这确实是非常讽刺的事情。

相关内容

原创 ...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抓并被送往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后,在菲律宾国内出...
2025-03-25 11:09:27
喝茶养生主要喝什么茶?
——解码六大茶类的养生密码与科学依据 一、六大茶类的养生图谱 (...
2025-03-24 13:09:26
原创 ...
2025年3月,香港首富李嘉诚因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两个关键港口在内...
2025-03-24 12:18:18
原创 ...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已经十七岁了。按照清代习俗,皇帝一般在十岁至十...
2025-03-22 19:07:42
原创 ...
#种花只会种在花盆上吗?原来种在茶壶里更好看!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
2025-03-22 10:07:18
原创 ...
我老舅在家乡单位熬上了正处级,可惜他一生谨小慎微,没帮家里人什么忙...
2025-03-21 23:06:02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
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 原标题: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听琴辨杀机,因一声叹息丧命 众所周知,...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