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中堂发誓不去日本,让现在多少国人汗颜?
创始人
2025-08-04 20:02:11
0

李鸿章(

1823年-1901年

),晚清名臣,因个人贪腐问题,中日甲午海战失败,以及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人对其毁誉参半。但时过境迁,今天来看他有污点,也有冤屈,而在了解到他《马关条约》签订后坚决不去日本,倒对他多了些敬意。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李鸿章出身官宦之家,少有才气,入京时所作诗文中

有句“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可见其意气风发?,志向远大。24岁即考中进士,虽不是最年轻的上榜者,但如此年纪即?进士?及第?,也算出类拔萃?了。

后参加恩师曾国藩幕府,镇压太平军运动,成长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再单独组建淮军,于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屡建功勋,被

封一等肃毅

伯爵

,赏戴

双眼花翎。

再经历剿灭捻军,

成功调解天津教案后,于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被调为

直隶总督

,成为清朝封疆大吏之首,又兼任

北洋通商大臣总管外交,可谓位极人臣,而这一年李鸿章47岁。

李鸿章前半生顺风顺水,不可否认其能力出众,其少年壮志,已完全实现。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或许是前半生太过顺利,李鸿章的后半生充满坎坷挫折。

因其意识到与西方各国的差距,他主导展开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又认为列强多来自海上,所以决心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即北洋水师。北洋水师组建初期号称“亚洲第一”,

但因户部尚书翁同龢因私废公,慈禧穷奢极欲,使得海军装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海军?建设陷于停顿的困境。

中日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已落后于日本海军,后人诟病李鸿章的避战策略失误,但装备落后才是战败的主要原因。北洋将士空有报国热血,奈何船速限制,连撞沉敌舰同归于尽都无法做到!李鸿章选择避而不战,或许也是因为他深知当时的北洋水师不敌日本海军。

北洋舰队的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是李鸿章命运的转折点。

洋务?运动?自?同治二年(1863年)始,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一共?持续三十二年,可以说是李鸿章的半生心血,而甲午海战一役,所有?心血?几乎?付之东流?,本人?还要在不愿意但无法拒绝的情况下,被慈禧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马关议和,签署了让?其?留下永世骂名的《马关条约》。

因为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一次?他出使欧美各国归来,途经日本横滨,需要用小船摆渡换乘轮船,但他一看小船是日本船,怎么也不肯上,最后只好在两艘轮船架上一块跳板,扶他走过去。

总结

宰相合肥天下瘦

”,在贪腐这一点上不必对其洗白!

李鸿章在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等问题上的主张并不正确,可以说他有一定程度的误国,也没有冤枉他。

他曾主导洋务运动,期望以此使国家富强,但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加上有慈禧及朝中大臣掣肘,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他只能做一个“裱糊匠”,这是其个人能力和清政府限制导致的结果。

战场上打不赢,还能指望谈判桌上战胜敌人?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照样?得不到?!

国贫民弱,一个古稀老者,又能在谈判桌上做些什么呢?不外乎争取少赔点银子,少割点土地。仅凭他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就说他卖国,这确实是冤枉他了。

在条约上签字的人就算不是李鸿章,还会有其他人。

李鸿章《马关条约》签订后发誓不去日本,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却有很多中国人都缺少了他这一身骨气!今年年初韩国歧视中国游客事件,过去还不到2个月,韩国歧视政策一取消,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跑去韩国旅游,还各种卖力宣传,就好像刚过去不久的歧视从未发生过一样!

单论这一点,很多国人与李鸿章相比差远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大陆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每天半包烟,晚年时感慨:共产党养我31年 【引言】 “感谢国家养了我31年...
原创 李... 前言 1864年6月,被围困了数月之久的天京城在清军的炮火下终究还是没有坚挺住,湘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
原创 李... 李莲英他姐藏着个大秘密,大清垮了才敢抖出来——慈禧根本不是病死的! 她的死,到现在还让人嚼舌根呢! ...
原创 看... 古代帝王是一国之主,现在的总统主席也是作为代表管理着国家,二者看起来待遇相似,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原创 多... 他是顶级大冤种,最强恋爱脑,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悲惨,从一个孤儿成长为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率领大军...
原创 林...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著名的爱国大臣,他参与硝烟禁烟,保护了人民百姓的权益,虽然后面遭到清政府跟英国的势力...
原创 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开创了大宋王...
原创 关... 标题:关羽怎么成武圣的?朱元璋将此人扔出武成王庙,关羽才成功上位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命运...
原创 王... 王安石变法是宋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变法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旧两党之争,直接持续到了金兵南下才彻底划上...
原创 朱... 四百余年前,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明宣宗朱瞻基的名字并没有像他的祖父朱元璋和曾祖父朱棣那样广为人知。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