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子跳水侍卫纷纷施救,朱元璋:穿戴整齐的升官,脱了衣服的立斩
创始人
2025-08-04 16:02:20
0

开国遍杀忠臣死,全忘当年结拜情。

在统治国家不到两百年后,元蒙古人被农民起义军击败,其中一位掌权者就是朱元璋。最后,他建立了明朝,汉人再次统治了中国。

在我国历史上,洪武帝朱元璋是一位颇具特色、成就非凡、经历传奇的伟大君主。同时,对于儿子、太子朱标来说,他也是一位负责的皇帝父亲。

在儿子为恩师求情,激愤跳湖后,他对营救太子的侍卫,有奖有罚。朱元璋是如何奖罚侍卫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饥饿和孤儿的折磨,经历多年乞讨生活。在元朝统治岌岌可危之际,参加起义军。

不久后,他的勇气和智谋受到郭子兴的高度赞赏,并让他娶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马秀英是朱元璋一生的挚爱和伴侣,陪伴他从普通军人到盛世强国的皇帝。

朱元璋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将领,还是一位有思想的君主。他的统治政策和治理,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人特色。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好的福利制度之一,是在他执政时期建立起来的。

减免赋税、鼓励农业、抑制商业、修建灌溉系统、恢复科举、改善民生、人口迁移、打击贪腐,营造官员“公仆”形象。他的统治获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

在他执政期间,八次北伐,几乎都取得胜利。军人务工自给,保障了军队的自给自足。尽管经历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明朝的发展从未耽误。

朱元璋25岁加入起义军,41岁建立明朝。从贫困孤儿到乞讨和尚、优秀将领,再到君王,他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

在位的31年,他不仅果断击败,昔日强大元朝的反抗力量,还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高效的行政制度,为明朝百姓带来了繁荣安定的生活。

朱元璋对于功臣的残杀,在历史上饱受诟病。但他为百姓谋福利,带领明朝走向强大。可以说,他堪称史诗般的统治者。

他逝世后,制定的许多政策,特别是约束官员的严格制度,逐渐被废除。

或许,与朱元璋的执政理念不同的是,大多数皇族集团成员,仍然认为自己是官员们的盟友,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他们的统治需要官员们的支持和帮助。

除了出色的执政、贤惠的皇后外,他还有一个完美的继承人——太子朱标。朱标是一位仁慈有才的太子,朱元璋对他深爱有加。

《明史》记载,朱标曾质问他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多明朝功臣,被处死或流放。

朱元璋的回答是,那些大臣和将领犹如藤上的荆棘,而太子宅心仁厚,继位后不会有太多杀戮。他现在除掉他们,可以给太子留下一个稳定的朝堂。

朱元璋还派出他最好的文臣、儒学家宋濂,武将徐达和常玉春,对太子进行教导。在每次率军远征时,他会将朝廷事务托付给太子。

朱标不负众望,一向把政事办得井井有条。他以善良、真诚和过人的执政才能,赢得了朱元璋及大臣的尊重和支持。

然而,他的善良和皇帝作风相左。当时,宋濂卷入胡惟庸谋逆案被定罪,朱标为恩师求情。他据理力争和跳湖相逼,起到一定作用,皇帝最后选择流放宋濂。

身边的侍卫,因救援跳湖的朱标,有的被砍头,有的连升三级。洪武帝认为,太子身边的人必须绝对忠心。

在太子命悬一线时,侍卫竟然有时间脱衣再施救,忠心程度不够,因此被砍头。那些没有脱衣就跳入湖中的侍卫,才是真正的忠诚。

胡惟庸是当时的宰相,宋濂为太子导师,他们对于洪武帝的统治来说,过于雄心勃勃,影响巨大,难以掌控。因为,洪武帝更喜欢,服从安排、是皇帝意志代言人的官员。

在宋代盛行的儒家观点中,皇帝的角色仅仅是国家形象的象征。这和洪武帝希望建立,凌驾儒家思想之上的中央集权,即法家思想,两者背道而驰。

和洪武帝的杀伐果断相比,朱标的和善慈悲之心,在皇家的确难得。然而,这位能干得太子,37岁时,因感染恶性风寒去世。

除了巨大的悲痛外,这也给洪武帝留下了一个大问题,他的下一位继承人应该是谁?

朱标十三岁就成为了下任继承者,相比较其他朝代的太子,洪武帝的保驾护航、提前做好准备,使他的职业风险度大大降低。

朱元璋采用集权、人治、严法、锦衣卫监管,对朝臣相当苛刻。朱标性格好、脾气好、有教养,他的天性中,显然更喜欢宽容和仁政。

他在储君位置上,一再为大臣们求情,奉命赴陕西调查其弟秦王的言行,也因替秦王说话,让其能够回到封地。他对朝臣、兄弟都付出了真情,这点让洪武帝放心,也是他仁慈的体现。

历史上,对朱标的评价一直偏向正面,朱元璋也特别偏爱他,甚至将这种偏爱发挥到极致,他去世后,洪武帝直接指定其子朱允炆为太子。

不知道,朱元璋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是否考虑到其他儿子的想法。但朱标突然离世,打破了洪武帝多年的布局。为建立新的平衡,让建文帝掌控局势,朱元璋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屠戮。

蓝玉、傅友德、王弼、冯胜、陈桓、朱寿等一系列文臣武将,被洪武帝以各种借口进行了处决。这也让燕王朱棣看到了契机,在和建文帝的对峙中取得成功,改写了明朝的历史走向。

一代太子朱标抱病而去,千载意难平。

朱标的博学多才、宽厚仁慈、政事熟稔,一切都表明他是个不错的储君。有时会出现,如为恩师宋濂求情跳湖的冲动,但不影响洪武帝对其的厚爱。

朱元璋身为君王,高估了血缘纽带,同时,也低估了儿子对权力和王位的渴望。他本来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比较完美的帝国,但朱标的早逝,建文帝的根基不足,让一切成了泡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人... 《——【·前言·】——》 宋朝,常被人们讥讽为“军事软弱”的代名词,似乎连一场简单的战斗都难以打赢。...
原创 秦... 漫漫人生路,感恩一路同行,您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引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原创 姜... 姜子牙兴周800年,他为何不保周朝900年呢? 世人皆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建周,开创了延续8...
原创 孙... 孙中山,这位带领中国走向共和的伟大革命领袖,1925年在北京病逝后,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相...
原创 汉... 文| 伊力 编辑| 伊力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西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其在位期间为汉朝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
原创 王... 王翦可是跟白起、李牧、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哦!他一辈子都在为秦国统一全国使劲儿,立下了超级...
打造多元魅力释放博物馆活力 近期,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完整展示了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文化考古发掘与研究成...
原创 国... 大家好,我是图哥图说,创作不易,欢迎大家点点上面关注,有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白崇禧,...
原创 他... 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去世后,不仅大陆举国悲痛,就连海峡对岸的蒋介石也为他大摆灵堂。他是一个坚定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