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更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就在他威望达到顶峰的时候,江东的吕蒙却从后方偷袭,最终关羽兵败,一路突围至麦城。其实,这个时候的关羽是完全有机会逃出生天的,但是生性高傲的关羽却又犯下3个错误,最终让自己命丧于吕蒙之手。
那么当时的关羽又犯了什么错误?
关羽在兵败后,一路逃往麦城,其实这个时候的吕蒙并没有完全包围关羽,如果关羽想要离开,根本无人拦得住,这一点从廖化能够来到上庸求援就可以看出来。
而这个时候就是关羽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因为关羽生性高傲,虽然战场失利,但他始终认为不是自己技不如人,而是江东鼠辈偷袭,如果正面决斗,不可能是自己对手。因此,他前往麦城,一方面是想要凭借仅剩的兵马在此城坚守;另一方面是想要等待援军到来,打算反败为胜,重新夺回荆州。
正是关羽做出前往麦城的决定,让他彻底走向不归路。作为一个统帅,当时的关羽完全失去了该有的理智。这个时候的他仿佛是一个赌输的赌徒,就打算依靠这一点赌资翻本。
吕蒙也不愧是优秀的统帅,在见到关羽进入孤城后,从容布局,彻底封锁关羽逃往益州的道路。为了防止对方困兽犹斗,他更是采用攻心之计,让关羽麾下的士卒没有了再战之心。
此时的关羽才真正明白,自己之前的决定是多么错误,接下来的选择只有突围。而关于突围的方向上,关羽犯下第二个错误。
作为关羽的参军,王甫向关羽谏言:“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
关羽是什么人,在吕布死后,他谁都看不上,因此说道:“虽有埋伏,吾何惧哉。”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小路还是大路,吕蒙都早已做好的布置,只是小路上必然会有较多的陷阱,这不利于关羽发挥;而大路的话,关羽凭借勇武以及赤兔马,确实有逃出生天的一丝机会。主要关羽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一副看不起天下人的样子,确实是不该。
要想突围,必须有人做出牺牲,因此一定会有人继续守在麦城,吸引敌方主力。而在人选上关羽选择了周仓,这也是关羽的一个错误。
当时突围的时候,关羽仅仅带着关平,以及十几个骑兵,向小路突围,结果惨遭全军覆没。如果可以把周仓也带上,凭借关羽、关平和周仓三人的勇武,以当时埋伏在小路的潘璋、马忠等人根本不可能是几人的对手,说不定真的逃的出去。结果关羽却选择将周仓如此一个助力留在麦城,确实是一个败笔。
关羽败走麦城后,完全是有活下去的可能,但是他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说到底,关羽虽然勇武,但最终还是死在自己那性格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