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隆裕太后的一味忍让造成的吗,真相并非如此
创始人
2024-11-25 15:05:32
0

原标题:清朝灭亡:隆裕太后的一味忍让造成的吗,真相并非如此

文/四季文史

大清历史发展到隆裕太后这一局点,基本大势已去。所以清廷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是隆裕太后或者说是某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到了宣统时期,清廷与其作无谓的抗争,还不如和平放弃。放弃,也许是隆裕太后最好的选择,这是她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也是她顾全大体、尊重生命的具体体现。从三个角度分析。

一、隆裕太后掌廷前后

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期朝廷》曾有描述,隆裕太后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她面容和善,但却是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有点驼背,而且瘦骨嶙峋,脸型很长,皮肤灰黄,就连牙齿也多是蛀牙。就是这样一位女人对大清未来的走势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隆裕,叶赫那拉氏,是光绪的表姐、慈禧的内侄女。翻开大清历史我们知道,光绪与隆裕的婚事是在慈禧的撮合下完成的。光绪十五年(1889年),隆裕被立为皇后,是为隆裕皇后。婚后,这位表亲夫妻之间的婚姻并不和谐、并不幸福。隆裕深知慈禧钦定这门亲事的目的,那就是让自己更好地监视光绪。但不幸的是,自己没有出众的外表和才华,所以一直也不得宠。当然,隆裕也没指望寄情于光绪,此后几年,光绪只宠爱珍妃,哪怕珍妃死后,隆裕也一直不被待见。

不得不说,这样一位性格柔弱,并无才貌的皇后,也着实让人为之怜惜。但我们知道,成就一番事业的并不靠花容月貌,而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于隆裕太后而言,她的性格不但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影响,甚至对整个清廷的走向,也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抉择在坚持与放手之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和光绪先后亡故,按照慈禧遗命,溥仪(宣统皇帝)登基。宣统帝登基时只有三岁,而在慈禧去世之前,早就选定隆裕为其接班人。所以,面对年幼的皇帝,隆裕太后不得已开始了垂帘听政,他与宣统的生父摄政王载沣,此时一起掌控大清时局。自此,隆裕太后成为继慈禧之后,第二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对于岌岌可危的大清,隆裕太后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隆裕性格,她在朝廷没有多少心腹甚至没有自己的力量,所以别看她是首席CEO,仍然没有多少实权。一度在载沣的排挤打压下,一个女人觉得政治和官场勾心斗角,离她越来越远。由于载沣的独断专行和思想顽固,终因组建皇族内阁而激起诸多矛盾,导致各省脱离清廷,形势变得分崩离析,没有向心力。

内外交困期间,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愈发高涨。隆裕顶住压力,召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王公大臣商议国事。

隆裕太后::“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

可见隆裕太后的责任与担当。然而此时的一个决定,就直接关乎着大清的未来,隆裕此时也清醒地看到当时实际状况,事已至此,她不得不倚重这些大臣。一个女人生性柔弱,确难再扛起大清江山。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呼之欲出,隆裕太后终于成为终结大清历史的最高执行者。

反思隆裕太后的行为和其对大清的贡献,大清的灭亡,是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她一味地妥协、让步造成的呢,其实她并不是“终结者”。

三、是政治、人性、也是敬畏

逊位诏书拟定之前,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隆裕太后不是没有想过延续大清、拯救大清。但面对当时全国的形势,这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幻想,根本不可能执行,是其对政治形势的错判吗,当然不是。

隆裕长期身处宫中,她对大清的一些处置手段和时局把握,她是看在眼里的。但她也许是看到大清大势已去,作毫无意义的挣扎和挽回,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没有处心积虑去杀害革命党人,也没有在自己太后的位子搞阴谋、耍手段,更没有去罪责自己的手下。

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一个女人,她更多担心的却是宣统小儿的性命和大清的安委,足见隆裕太后生性善良的一面,有时候她宁愿自己流泪到天明,也不愿给天下添乱。识时务、懂大局、讲格局、知人性,为隆裕太后点赞。

光绪帝:教秉名宗,瑞钟华阀,柔嘉范著,敬顺性成。夙娴女训于闺中,珩璜有则。允表母仪于天下,袆翟攸崇。孙中山: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它达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峰,但也成为了王朝历史的最后终结。经历“康乾盛世”之后,清朝统治达到鼎盛。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高峰。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侵略者打开国门,清朝统治进入衰落期。《细说大清大全集》讲述了清王朝从崛起到驰骋天下,统一全国再到丧权辱国、宣统退位出宫,近300年的历史史实。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入手一套,目前官方活动价格35元,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正版图书。

(隆裕皇后到底是终结了大清,还是放弃了大清,是没有主见的女权主义者吗?欢迎关注@四季文史,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发表您的高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堪...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之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大...
千里跃进大别山 | 感受“三条... 巍巍大别山,英雄乘马岗。在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一片宽阔的广场上,四支铜塑的老式步枪以“红丝带”环绕、...
原创 蜀... 三国时代,刘备能够成就大事主要依靠诸葛亮的接近神级智商,同时还得力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
原创 印...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大国崛起和强盛的历史,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
吕文扬的黑钻石苹果 吕文扬是个不起眼的中年男人,住在城郊的老旧小区里,每天早出晚归,靠着一门不为人知的手艺勉强糊口——洗...
原创 人...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一条规则,当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丧事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这又是...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延安精神在丹凤的传承与弘扬之路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延安精神宛如一颗...
原创 《...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然而药...
原创 亚... 说起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享誉世界。毕竟亚历山大在位期间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凭借着一己...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在上... 中新社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2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