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联共代表向苏共报告:毛泽东跟我讲白崇禧通共,中共有指示他就办
创始人
2025-08-03 20:32:10
0

前言

在民国时期白崇禧是个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微末投身于军伍,早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晚年却又因国民党党内派系之争落了个晚景凄凉,还疑似死于蒋介石之手。

可这个人死后文献记载中却显示他很可能早就已经通共了。

文献显示白崇禧确实很可能早就已经通共

毛泽东在1949年1月7日曾向联共与中共间的联络员捷列宾详细介绍过国民政府高级军事将领的通共情形,其中国军中最大牌的通共将领就是白崇禧。

捷列宾向苏共中央的报告称毛泽东跟我讲,白崇禧告诉我们的人(指中共地下人员),中共若有什么指令,他马上照办不误。

资料来源:

《党的文献》2013年第05期,王福曾《俄罗斯公布的一九四九年一月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一组往来函电》。

那么白崇禧是否真的通共了呢?

白崇禧是什么人呢?1949年时白崇禧是国民党华中长官公署的司令官,统帅着50万国军其中20万还是他和李宗仁的桂系人马。

在当时他实际管辖着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桂系军阀的首领,因此他实际上拥有四省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他会通共吗?应该不会,毕竟他本身就是个军阀,当惯了老子的人应该是不愿意给人当儿子的吧!

虽然如此,可我们依然不能排除他有可能通共,因为他也确实是有通共的可能。

那如果白崇禧真的通共,他又会因为什么原因而通共呢?

可能会因为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和对未来前途感到悲观而通共。

可能会因为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而通共。

因为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而通共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对蒋介石的不满和担忧。

在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因嫡系部队损伤太多,在国民党内的实力大损,身为桂系军阀的白崇禧就趁机力挺桂系首脑李宗仁向蒋介石发难,成功使得李宗仁上位,从蒋介石手中夺取到了总统称号。

可蒋介石并不是毫无实力了,明眼人都知道李宗仁虽然在程序上成了中华民国的代总统,可其实这中华民国实际上还是要受蒋介石的操控。

此时白崇禧和李宗仁的胜利并不是最终的胜利,而且获胜的可能性还很低。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事情已经干了,蒋介石那个人又是个记仇的人,为给自己留条后路,白崇禧确实有可能通共。

第二个方面可能会是来自于李宗仁。

在民国时期桂系军阀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这个军事集团中存在着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个巨头。

其中李宗仁因资格最老,影响最大成为了事实上的首领,可白崇禧和黄绍竑也是各有实权各有人马,各有地盘的。

在北伐战争中,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人之所以能精诚团结,一是因为有孙中山和革命大势在,二是因为在外部有很强大的军阀势力,比如当时最牛的张宗昌,吴佩孚等人的咄咄逼人。

到了北伐战争结束之后,则又是遇见了蒋介石,迫于蒋介石的压力,三人也只能继续紧密团结在一起。

可时间到了1949年,到了李宗仁出任了代总统,到了虽有解放军大兵压境,可蒋介石已经实力大损,白崇禧又实控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外加20万广西精锐兵马时,这个桂系军阀内部的力量对比和现实处境就出现新的变化了。

此时李宗仁虽然还是这个桂系军阀的领头人,可白崇禧此时通共,若是能成功实现划江而治,那就是大功一件,必能使他在国民党内威望大涨,如果真的能做到,那他可就真的能取代李宗仁也能取代蒋介石,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人了。

2

.可能会因为对未来的前途感到悲观而通共

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从未停歇过,哪怕是在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以后也依然如此。

面对日益壮大又来势汹汹的解放军,白崇禧恐怕也是夙夜难寐的。

那如果白崇禧想要通共,中共方面会接纳他的归顺吗?

这一点其实是最没有必要讨论的,因为中共气量如海,早就开始海纳百川了。

为了能使白崇禧下定决心早日归顺,毛泽东曾给他开出过明确的条件。

起义后仍然让白崇禧带兵。

解放军过江后三年内不进广西。

广西两年内不土改。

这充分说明如果白崇禧想要归顺,中共方面是会接纳他的。

那么白崇禧究竟有没有通共呢?如果通共了他为什么最终又去了台湾,还很可能是被蒋介石给谋杀了呢?

如果白崇禧真的通共了,那么在解放军百万大军过江之后,他就应该率部起义。可我们知道他其实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和解放军给打起来了。

因此历史到了这个阶段就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但他因此而得到了一个“中国境内最阴险,最狡猾的军阀”的称号似乎能为我们说明一些问题。

路都是人走的,前程也都是自己选的,哪怕是在这史书上留下了自己事迹的名人也不能例外。

这个被当时的人称为小诸葛,称为军神的一代名将最终还是因为他自己的选择而走上了落寞的结局。

他的结局是什么呢?

1949年12月18日被解放军打的再也站不住脚,带着最后的三万残兵败将一路逃到了越南,28日又乘飞机去了台湾。

1950年5月1日,在台湾出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年7月26日被聘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从此失去职权,受蒋介石控制摆布。

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设了个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

1952年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第七次“全代会”,产生新的中央委员,白崇禧被排挤除名,只让他继续当了个评议员。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他死在了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传言白崇禧为蒋介石派人毒死,官方则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

白崇禧死后蒋介石亲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防务部门负责以军礼治丧。

最后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并颁发褒扬令。蒋介石亲到景行厅向白崇禧遗体告别,鞠躬致敬,并献花致祭,随即葬于台北市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与国民党其他死去的将领一样,他的墓地也是朝着大陆方向。

白崇禧是否通共呢?也许他曾经确实有过通共行为吧!可要是像那位联共代表所说的那样,白崇禧是我们的人,中共有指示他就会照办,那就不太符合了!因为事实证明他不但不办还要对抗还要反攻!

历史是一本账,立了功人民会记下,错了人民也会记下!因为人民的心里都是雪亮的!

客观的说:白崇禧有功,功在北伐,功在抗日,可白崇禧也有过,过在逆历史潮流而动,过在背叛了革命的初心,不以人民利益为重,做了军阀还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把他自己活成了个反动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趣... 公元224年,诸葛亮领益州牧。 诸葛亮在领益州牧之前,是个什么官职呢,刘备临终托孤时,诸葛亮的主要...
原创 刘... 前言 刘秀与刘备,两位都姓刘,都生活在汉朝末年,且都试图恢复汉室江山,但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刘秀...
原创 科... 前言:荣耀的起点 亲爱的历史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老话题——“五子登科”。这不仅...
原创 多... 我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经历王朝兴衰,时代更替,从来不是汉族一家在历史舞台上独自表演,期间也曾有少数民...
原创 看... 孙策是怎么死的?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孙策的死使三国的历史悄然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上。让我们先来看看孙...
原创 曹...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一个家族,因为《雍正王朝》和《红楼梦》而世人皆知。他们曾是权倾一时的贵族,却在一夜...
原创 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座神秘的宫殿,它的名字叫阿房宫。这座宫殿虽然从未真正完工,却在两千多年后被联合国教...
通过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战争:结... 秦朝统一战争,从前230年开始,到前221年结束,前后一共经历了10年。通过秦朝的兼并战争,分裂了5...
原创 傅... 文/赵心放 从隋代开创科举以来的1300多年间,据史料载产生了599位文状元和118位武状元(均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