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大家经常会在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中读到有关雍正皇帝的故事,而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雍正的帝位来源是否名正言顺,历史学家们也是为此争论不休。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十分钟爱自己的第十四子胤祯,胤祯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在众皇子中显得十分出众,可惜他生在了皇家,无奈卷入了九子夺嫡的纷争中,由于当时八皇子胤禩夺位失败,便转为全力支持胤祯为帝,当时胤祯在朝内的呼声也是非常之大,而最后却是他的同父同母的四哥胤禛获得了帝位,他也不得不改名为胤禵(允禵),因而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关九子夺嫡的故事。
而最为广泛流传的版本是,康熙帝驾崩之前写好了圣旨藏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圣旨内容是传位十四子,但是最后被四皇子胤禛修改为传位于四子,从而令雍正的帝位来源引起了巨大争议。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个人认为:不可能。
首先,清朝的圣旨都是由汉文、满文、蒙文三文书写,即使汉字可以把“十”修改为“于”,但是满文和蒙文是绝对不好修改的。
其次,古代用的汉字为繁体字,绝对不会用“于”这个字,一般都会写为“於”。
只是以上两点,就足以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我个人认为此事不过是被过度影视化了。
虽然雍正的继位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但是雍正皇帝继位之后,确实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也是康乾盛世中非常重要的衔接。雍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主政改革,兴利除弊,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