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汉朝的时候,北方有强大的匈奴,在汉朝初年的时候,刚刚先后击败秦朝军队和西楚霸王项羽的刘邦御驾亲征匈奴,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包围,差点被匈奴活捉了!看到这里我们就很不理解了,当年秦朝在的时候,匈奴人可不是秦军的对手,为什么刘邦击败了强大的秦军,却打不过秦军的手下败将匈奴人呢?
刘邦以及后来的汉朝打不过匈奴的首要原因就是兵力,在秦朝末年的时候,中国连年战乱,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况且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他就横征暴敛,各种大工程死了不少人。但是秦始皇时期的秦军那可是统一六国的精锐,别说中原的那些国家了,就是见了匈奴人那也是能够打上一番的。匈奴人一开始觉得秦朝好欺负,便大肆南下入侵,这让秦始皇十分生气,便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反击,匈奴人万万没想到秦军这么厉害,被打的落花流水,秦朝也收复了河套地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匈奴自己的原因,当年秦朝面对的匈奴的首领是由曼单于,这个单于用兵指挥的才能太差了,而当他面对久经沙场的蒙恬等名将的时候自然就相形见绌。到了汉朝,那时候匈奴的单于究竟换成冒顿单于,他的指挥军队的才能那可是相当厉害,匈奴骑兵本来就很有实力,再加上这样一位得力的统帅,真的是如虎添翼。那时候汉朝军队都是在中原征战,面对匈奴的骑兵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就被匈奴的骑兵冲锋给吓倒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时间的,匈奴人后来也经常和中原地区的人交流好贸易,因此他们学到了不少中原地区的现今知识。再说打仗的时候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很多意外因素影响着战争,刘邦那次战役确实十分出人意料,谁也没能想到在中原所向披靡的汉朝军队,竟然打匈奴的时候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整个刘邦的大军被包围,刚刚建立的汉朝差点灭亡了。
在那之后,刘邦也意识到了汉朝确实不是匈奴的随手,只能先闷声发大财,等到自己强大了在和他们战斗。所以刘邦就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先稳住,后来的两个皇帝也都是一样的策略,对外和亲,对内积极发展生产,这才有了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击败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