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才统一,为什么刘邦只用四年就建立了汉朝?
创始人
2025-08-06 17:32:58
0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历时550年,经过数百年混战方才一统。楚汉时期,刘邦自出汉中,天下也是群雄割据,但刘邦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荡灭各个诸侯,建立了汉朝。为什么刘邦用时如此之短呢?

对手底蕴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诸侯众多,虽然前期和中期没有一统,但兼并战争从来没有停止,到后期战国七雄,各自已经建立起牢固的框架。政治上,各国力行变法,在制度上日趋成熟。军事上,创建新军,连年征战,各国均保持有常备正规军事力量。外交上,合纵连横,互相牵制。数百年传承下来的底蕴,一时间谁也吃不掉谁。到后来,通过时间的发展,秦国国力逐步与他国拉开距离,方才正式开始统一进程。

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前后历时十年。但是,这是秦国奋六世余烈,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而出的力量。从秦孝公变法,到秦惠文王强国,到秦昭襄王东出,秦的统一进程绝非仅仅靠最后十年之功。

而刘邦所面对的敌人,是纷纷仓促搭建的草台班子,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相比,在底蕴上就不同。

起义联军灭秦以后,项羽分封天下,加上项羽自己,共有十九个割据势力。这些所谓的诸侯国,皆是草创,各方面均不成熟。

虽然很多复国的诸侯都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六国贵族后裔,但他们也只是遗老遗少。六国的底蕴、根基,早在秦始皇时期被摧毁掉。各诸侯国没有完整的庙堂班子、完善的法度、完备的军制。仅靠起义流民组成的军事力量维持着自己的地盘。

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从周平王东迁,步入春秋战国,当时并没有形成大一统思想。从初始共尊周王室,到谋求称霸,进而发展到统一兼并,这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前期的时候,就算一些小国被灭掉,出于道义,还会把它复立起来。齐桓公就很擅长干这个,所谓兴亡继绝,这便是齐桓公称伯的依据。

而秦开始东出以后,灭国统一已经是主基调。但山东六国联合起来抵制,统一仍然阻力重重。一直到秦始皇强力灭掉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通过一系列政策,将统一思想深植民心。

通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分封思想已经支离破碎。想要分封割据的只是那些上层权力既得利益者。天下草野之间,普遍对于一统是能够且愿意接受的。各割据势力之下民众并无你我之别。

刘邦出关中后,韩信一路征伐,往往是一战灭国。这在战国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摧毁割据诸侯现有的军事力量,其很难再起后劲。

当年长平之战,白起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主力,后来邯郸之战,面对秦军的攻击,处于灭国之灾的赵国,适龄兵壮已不足,邯郸城内,无论军民人等,男女老少共同坚守。这种情况,在楚汉年间,也是没有看到的。

刘邦继承了秦王朝的庞大遗产

所谓汉承秦制,汉朝建立以后,前期大体继承了秦朝的制度。秦朝之前通过数百年摸索,为统一后治理全国所准备的行政机制被汉继承了下来。这套制度在当时来说,是先进的,有利于统一管理的。

当年刘邦率先进入关中。萧何首先就将秦王宫所有相关法典、天下户籍的典册全部搜罗。这些都是秦王朝治理天下的中枢神经。有了这些在手,刘邦集团对天下的掌握就远远超过其他诸侯。那些诸侯对于自己领内人口,产出,地势也许还不如刘邦集团清楚。

秦王朝留下来的遗产,最珍贵的并不是被项羽及其他诸侯拉走的金银珠宝,而是被萧何收集起来的那些典册。所以,在这逐鹿天下的牌局上,刘邦才是本钱最大那个。

关中老秦地区对于刘邦是持欢迎态度的,关中父老皆乐沛公为王。因为刘邦在保护秦王朝珍贵遗产的同时,又废除了那些严刑峻法,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而项羽是他们憎恨的,所以他们为了保住刘邦的天下,对刘邦是无限支持。刘邦与项羽对峙时,萧何坐镇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输送秦人子弟兵源及关中的粮草。

汉朝初期的妥协

汉朝建立之初,并没有全面推行郡县,而是分封与郡县并行。这是对各功臣及诸侯王的妥协,也是对时代的妥协。通过分封换取各势力帮刘邦打天下。虽然刘邦在汉朝建立后,又短时间内逐一灭掉了异姓诸侯,但在原地盘上又重新分封了刘姓诸侯。当时的时代,是一个过渡。刘邦并没有急于一步到位。而是将秦国原有地域牢牢控制在汉朝中央手中,这部分区域,对于郡县制是认同感最高的。鞭长莫及地区仍实行分封,通过这个权宜之策,换取汉朝的尽早建立。

后来景帝想要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可见全面取缔分封仍然有阻力,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这个无解公式,才逐步废除了分封。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刘邦得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大汉的宗庙。言不盖全,部分归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祝君波 | 是他发现了曾巩唯一... 20世纪70年代我在朵云轩当学徒时,马成名先生已在朵云轩工作了12个年头,是我们的老师。我与他不在一...
原创 论... 文 / 子玉 五代十国的乱世是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手中终结的,但他们都没有解决燕云十六州的问题。 而...
欧亚大陆:大国博弈的棋盘与西方... 欧亚大陆:大国博弈的棋盘与西方势力的阴谋 欧亚大陆,广袤无垠,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
原创 朱...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一脉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朱标作为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长子,本应引领大...
原创 东... 文|老达子 本文共1807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东汉王朝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25年,当时汉光...
原创 他... 明太祖朱元璋的郭惠妃生了三个儿子,他们都封为藩王,即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第十九子谷王...
原创 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汤恩伯升任第20军团军团长,第20军团下辖第13军、52军和85军三个军...
原创 巴... 1941年7月2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达了1941年第0250号命令。 上面清楚地写着原西方面军...
原创 唐... 唐胜宗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出生于濠州,也就是现在的凤阳县人。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跑去跟随朱元璋一起...
原创 萧... 萧何:功臣之首的智与谋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成为时代的标杆。萧何,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