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第一代军神,他险些消灭秦国,为何没列入“战国四大名将”?
创始人
2025-08-03 00:02:16
0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战不断,强则强,弱则亡。然而有一位战神般的人物,他两次做到了让任用他的国家富国强兵称霸一方,纵览战国二百余年间,几乎无人可以达到他的高度,这个人就是战国第一代军神——吴起。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吴子·图国》

吴起是战国时期

卫国

人,早年在拜在

曾申

门下在鲁国学习儒术,曾申认为他不符合儒家传统观念,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改学兵家和法家学说,后来成为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征战未尝一败,任用他的国家都能称霸一时,后世称吴起为兵神。

吴起最初在

鲁国为将

,曾经指挥鲁军大败

齐国

。后来吴起为了施展更大的理想抱负,他前往了

魏国

,得到

魏文侯

重用。

魏文侯拜

吴起

为将

攻占秦国黄河以西的领土

,下一步准备进攻秦国的核心区域关中。秦军屡次反攻想夺回西河之地,都被吴起打败,

吴起乘胜攻入关中

,势要将秦国势力赶出关中平原。秦国这边也背水一战,发倾国之兵五十万要与

魏军决一死战

吴起以五万兵力大败五十万秦军

,秦国此战后元气大伤。

时的秦国遭到吴起统领的魏军多次打击,秦国疆域被大大削减,势力范围被吴起的魏军限制在狭窄的渭河平原上游地区,此时的秦国不复有当年秦穆公时的荣光,

其他第诸侯国从此鄙视秦国,谋划一起分割秦国。然而

此时吴起却离开了魏国,从此魏秦两国攻守之势易手

。后人评说,如果吴起没有离开魏国,应该能彻底消灭秦国。

因为吴起在魏国屡立战功,在魏文侯和国相李悝相继逝世以后,吴起被认为是担任国相一职的最佳人选,然而魏武侯最终选择的是各方面都比较平庸的田文(并非孟尝君田文),这就引起了吴起的不满,他愤而

离开魏国转投楚国

吴起到了

楚国之后

,被

楚悼王

任命为

令尹

,吴起开始了他的变法,

史称“

吴起变法

”。

如果说吴起在魏国屡次大败秦军体现的是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在楚国的成就证明了他在政治改革上的能力,他是一位军政两方面都具有超凡能力的全才。

楚国经过吴起的改革快速增强了国力,史称"

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

三晋

,西伐秦

",又大败魏国,楚国势力从长江流域拓展到黄河流域,史称"马饮于大河"。然而吴起却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如同他在魏国的遭遇一样,

支持他的君主逝世后他的改革就随之政息人亡。

楚悼王逝世后,吴起遭到守旧贵族集团的疯狂报复,他在惨遭射杀后,尸体又被继任的

楚肃王车裂

后世的曹操评价他“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吴起不是一位传统道德观念上的完人

,传说他杀妻求官、母死不归

,但是他的卓越军政才能超脱于一个时代,统军征战几十年未尝一败。

战国四大名将”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中,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其中“起翦颇牧“的叫法更多是为了语句的通顺,而且这四位基本上都生活在战国中晚期。吴起出现在战国的早期,

吴起一生战功卓著是名副其实的战国第一代名将,他的能力和功绩不逊于四大名将的任何一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皇帝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还有另一个任务,那就是繁衍子女,让皇位有后代可以继承。在古代,皇位的继承者通...
原创 赵... 电影《满江红》虽然讲述的是岳飞去世后的故事,网络上关于电影的讨论不多,反倒是岳飞的名篇《满江红》却被...
原创 袁... 前言 袁绍率军南下攻打曹操,谋士田丰极力劝说不能出征,他给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却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袁绍...
原创 1... 在这条历史长河中,王扶之是惟一健在的开国将帅,已101岁高龄却精神饱满。他的故事不仅代表个人传奇,更...
飞天熠熠,闪耀千年:浅谈敦煌画...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自古以来便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圣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名家先贤用无尽的创...
原创 考... 近几日评选十大考古发现,来自浙江的井头山遗址展现了八千年前余姚人的海鲜盛宴,我们在谈及古人生业模式的...
原创 苏...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分久必合”,也就是分离的领土,最终还是会统一起来的,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都...
原创 浙... ——纪念俞国桢牧师诞辰170周年 上几天,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副主席、静安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
原创 宰... #历史开讲#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欲加害于太子李隆基。其指使女婿唐晙多...
原创 那... 今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挑战年,年初全球爆发力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率先大规模爆发之后,中国人团结一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