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监国,百官哭喊着要诛灭王振族人,长史仪铭免冠陈奏
创始人
2024-11-25 08:24:33
0

原标题:朱祁钰监国,百官哭喊着要诛灭王振族人,长史仪铭免冠陈奏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仪铭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大儒,朱瞻基的辅导老师仪智的小儿子,他的父亲仪智于永乐十九年寿终正寝,而他本人则在宣宗皇帝朱瞻基继位之后,在侍郎戴伦的举荐下,被授予了一个行在礼科给事中的官职。

仪铭在这个官职上当了很久,直到宣德九年的时候,他的任期已经满了,所以宣宗皇帝朱瞻基便只能念在仪智,先前教导过自己的份上,将仪铭给提拔为修撰,后于正统三年,正式参与修撰《宣宗实录》,才刚刚修成一卷书而已,仪智便被升迁为侍讲,后又被改为郕王朱祁钰的长史。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军入侵明王朝腹地,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怒而决定御驾亲征,并让自己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负责监国,结果不久后便爆发了土木堡之变,明军非但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英宗皇帝朱祁镇本人还成为了俘虏,瓦剌大军继续步步逼近,北京城危在旦夕。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满朝文武为之震骇,大量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不少大臣也忙着将自己的儿女转移到南京城去。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孙太后主动站了出来,任命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国政则仍然交在郕王朱祁钰的手中,同时重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

当时深受百官痛恨的王振已经身死土木堡之中,但文武百官的痛恨依旧未能消弭。有一次,朱祁钰前往午门视朝的时候,大量的文武官员拥挤过来,七嘴八舌地喊着要弹劾王振,诛灭其族人,声音十分的嘈杂,让朱祁钰一时半会辨认不出他们具体在讲些什么话语。这时候身为长史的仪铭,努力地从人群中挤出来,免冠跪在朱祁钰的跟前,如实陈奏着百官的心愿,那就是王振虽然已经殒命土木了,但他那是死有余辜,其家人也必须要被族灭。

当时,朱祁钰还很年轻,哪里见识过这种场面,面对群情激奋的文武官员,他也只好照做了,由此百官的喧闹声才就此渐渐平息。

朱祁钰在继承皇位后,仪铭也极力赞同于谦等主战派的观点,而朱祁钰考虑到他曾经尽忠尽职地当过自己的长史,便将其提拔为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兼任经筵官,后又相继任职为南京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詹事等。

仪铭在整个代宗朝时期,始终都颇受宠幸,努力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去世后被追赠谥号为忠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引言:时代在更迭,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不过我们应该铭记的是,我...
原创 大... 《资治通鉴》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自古功臣,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原创 诸...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事有...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以最少的配置,最高的效率,完成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英雄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人。就拿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说吧,他在刘备...
原创 做...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化方...
原创 石...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19世纪中叶爆发的最大反清运动,是农民阶级追求救国道路的伟大尝试。尽管最终以失败告...
原创 面...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了6公28侯,总计34位开国功臣。 但是在随后的23年时间里,共有2...
原创 刘... 刘邦在西入秦关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秦兵作战互有胜负。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候秦军的实力还很强大,...
原创 马... 导语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