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别被《三国演义》忽悠了!真正上的刘禅,“一个可以顶仨诸葛亮”
创始人
2025-08-02 19:02:28
0

《三国演义》中第五十七回,赵子龙七进七出从曹操手中夺回婴儿阿斗,罗贯中将赵子龙的勇猛、曹操的惜才如命和刘备的摔阿斗写的生动形象。

而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开始,刘禅昏庸无能的印象深深刻在了每一个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脑海里。

还有人调侃刘禅之所以昏庸无能是因为刘备为了保住赵子龙的忠心摔了刘禅,结果刘禅被摔"废"了。

但《三国演义》故事内容再生动形象,它毕竟都是一本小说,它带着作者罗贯中的主观态度想法,罗贯中曾评价刘禅:"祈哀请命拜征尘,盖为当时宠乱臣。五十四州王霸业,等闲抛弃属他人。"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刘禅不仅不是昏庸无能的庸君,还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顶仨诸葛亮"。

刘禅巧妙使三股朝堂力量相互制衡

刘备统治蜀汉期间,位于四川的蜀国在朝堂上有三股不同的权势力量:第一、跟着刘备白手起家,出生入死打拼天下的人。

第二批是攻下荆州后,留在刘备身边做将领的荆州官员;第三批是四川一带本就存在的当地官员。

在《三国志》描述的真实历史中,蜀汉后主刘禅是蜀、魏、吴三个国家继承人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有四十一年,这三股朝堂力量从刘备统治蜀国到刘备逝世刘禅登基一直都存在。

刘禅如果是个昏庸无道的庸君,他是怎么做到在位四十一年却不被这三股朝堂势力中的野心家推翻下台的?

刘禅能做到将三股朝堂力量稳固均衡,让他们互相制衡不至于有一方或者多方力量过于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帝王之位,光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能证明刘禅不是一个昏庸无道之人。

刘禅不越界遮锋芒

在《三国志》中曾记载,刘备为出征北上,就将蜀国暂时交给刘禅打理,刘禅在打理蜀国期间表现平平无奇,还被后人评论毫无帝王之才,愧为刘备之子。

古代讲究嫡庶,刘备川南走北多年无心儿女私情,只有刘禅一个嫡子,所以刘禅将来一定会成为蜀汉的新任君主。

按照正常情况所有的大臣都会想方设法巴结刘禅为自己的将来添砖铺瓦,但竟然一个巴结刘禅的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帝王总多疑,更何况是好不容易才将蜀国君主之位争到手的刘备,如果刘备发现自己的大臣与刘禅接触过繁,一定会多疑自己的太子是否与大臣密谋要篡位。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对待刘禅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是:十分信任且在北上期间将蜀国交于刘禅打理。也就是说,刘备从来没有因为刘禅与自己的大臣交谈过密,而担忧刘禅觊觎自己的王位。

是刘禅蠢到让所有大臣都觉得蜀国没希望了,才没有人巴结他吗?

当时的刘备十分健壮,蜀国各方面蒸蒸日上,更有一统江山的机会,谁会放弃巴结下一位天下的王呢?

如果刘禅十分蠢笨,一定会接受大臣们的巴结,太子与大臣勾结的胡话肯定也早就传得满天飞了。但是刘禅很巧妙地拒绝了所有巴结,他自觉地不越界,遵循自己父皇的交代打理蜀国。

刘禅清楚如果自己做锦上添花的政事,必定威胁到自己与刘备的信赖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他与父亲的关系,如果父子内讧的事传出去,蜀国还有可能因此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之中。

刘禅可以表现出治理才能的平庸,一是为了让刘备对他放心,二是不让朝堂里的野心家抓住把柄,三是预防敌国趁其不备出兵来袭。

可见刘禅想法之周到长远,从这里看出,刘禅有志有才却刻意隐瞒自己的锋芒,他绝不是昏庸无道之人。

体恤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刘禅登基时,蜀汉早已丢失了中原腹地荆州,龟缩在一个缺粮缺物资的小小属地里。

就在这样惨淡的情况下,诸葛亮再次出山请求讨伐魏国时,刘禅也没有拒绝,而是力排众议、倾尽全力支持诸葛亮,全国上下一起为诸葛亮北伐筹集粮草物资,很多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

可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征伐魏却没有任何结果,蜀国国内常有百姓饿死街边,蜀国的财政情况也十分窘迫。

刘禅不忍再看见自己的百姓饿死路边,迫不得已只能召回诸葛亮再从长计议蜀国国事,却不想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

刘备死后刘禅登基成为蜀汉后主,所有人都认为刘禅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治国之才,蜀国命不久矣。

难道刘禅真的不想救国吗?如果他不想救国,那么他在做储君的期间韬光养晦,从不落下把柄,也不让自己的父君多疑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安稳地过一辈子吗?

蜀汉早已失去了统一江山的先决条件,刘禅统治下的蜀国只能依靠险要的地形抵御魏国和吴国的攻势,想要恢复汉室灭秦统一天下的荣光是绝无可能的了。

刘禅明白失去诸葛亮的蜀国已是将死之势,再无挽救的机会。他放弃了没有意义的抗争选择了投降,最后选择给自己一个解脱,也给百姓一个解脱。

此时的刘禅悲观消极等待蔬果在自己手中消亡,但他却还是关心自己的百姓是否温饱,所以他不是一个昏君,是一个爱戴自己百姓的好皇帝。

乐不思蜀的真相

蜀国灭亡后,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故意在宴席上演奏蜀汉乐曲,在座所有的蜀国旧臣都掩面哭泣。

司马昭走到刘禅跟前问道:"刘禅你听了这音乐,想念蜀国吗?"刘禅却回答:"在这里我十分快乐,并不思念蜀国。"

蜀国旧臣郤正趁宴席期间刘禅上厕所,还教导刘禅说:"后主,您跟司马昭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他们,司马昭就会让您回蜀地的。"

刘禅按照郤正的说法照做后,司马昭哈哈大笑地问刘禅的这番说辞是不是郤正教他的。

刘禅表现得十分惊奇,他回答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和左右大臣哄堂大笑,司马昭从此也不再怀疑刘禅。

司马昭邀请刘禅时,刘禅就知道司马昭在测试自己是否有复兴蜀汉之心,他故意说自己完全不思念蜀国,也故意表现的痴痴傻傻,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昭能不再怀疑他。

这表现了刘禅一眼看透司马昭的目的,也能忍辱负重,刘禅确实才智过人。

刘禅知道自己当时继位时蜀国的实力绝不可能再与其他两国争斗,他没有想以死硬碰硬,因为如果他拼死碰硬。

蜀汉百姓一定会在他死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选择看开一切,宁愿自己背上骂名,也要护自己百姓安度一生。

因此说刘禅"一个顶仨诸葛亮"也不算夸张,只是刘禅有才有谋却生不逢时,最后只能背负一身骂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康熙年间,中国地图上还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现在就剩960万了。 那300多万平方公里去哪了?这是...
原创 1... 1870年,英国摄影师摩尔来到杭州栖霞岭南麓,这里安息着南宋名将岳飞,尽管跨越千年,但经过历朝历代修...
原创 抗... 在抗日战争中,俘虏一个日本兵非常难,但是我军却可以归化超万人规模的日本八路,这种思想教育工作,绝非国...
原创 袁...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只做了83天的皇帝美梦就在护国战争的炮声中气绝而亡。有人送上了一幅挽联,上...
原创 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来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来,只有努力活好当...
山东济南郭东村墓地考古发掘工作... 近日,由山东省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的郭东村墓地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等级为优。 此次发掘...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跨越...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万古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江苏镇江交汇,交汇的口门从宋代京口闸遗址到目...
学剪辑必看的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嘿,想学剪辑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刷视频看到大神们的作品,心里痒痒的?我当初也是这样,零基础一头扎进剪...
原创 为...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死后也要让自己风风光光。古代的皇帝更是在自己的身后事上颇为讲究,不仅要陪葬无...
原创 杜... 戴笠的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一向被传得沸沸扬扬,基本上有五种说法。 一是蒋介石派人干的,二是美国特工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