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治天下的朱高炽推翻了自己父亲朱棣的一切!
创始人
2025-08-02 19:02:30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的主角——明仁宗朱高炽,仁字作为庙号,指统治者有仁心,宽待百姓。

另外明仁宗的谥号为明昭帝,谥法曰:“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以上各些,朱高炽都当之无愧。

为什么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就有这么高的评价?

历史庙号为“仁宗”的皇帝不多,有汉仁宗刘禅、宋仁宗赵祯、西夏仁宗李仁孝、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然后就是这次所讲的明仁宗朱高炽。

在他们之中,除了刘禅,这些“仁宗”皇帝均有一些共同点

,极少征伐,发展经济,与民休戚,简而言之“仁爱”。

朱高炽在这其中,在位时间最短,仅十个月,但《明史》对他的评价却极高,这篇文章带你深入了解。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生于凤阳,明成祖朱棣长子,他的母亲仁孝文皇后,是开国功臣徐达长女,传说其母亲生他时,梦到冠冕执圭者上谒。

朱高炽年幼时就稳重安静,言行有礼,他从小身体肥胖,体能不好,喜欢读书,喜欢和儒臣谈经论史,是个文质彬彬、知识渊博的孩子。

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明史·本纪·卷八》

朱高炽十七岁时,祖父朱元璋封其为燕王世子,

在朱元璋的几次测试中,朱高炽体恤下属,沉得住气,做事条理清晰,能分轻重缓急,能力优于众多叔伯的世子,这其中也包括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高炽受到了祖父的夸奖,用朱元璋的话说为——有君人之识。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明史·本纪·卷八》

三年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为建文帝,于是后面就是我们常知的朱允炆削藩引致朱棣起兵,在此期间,朱棣通过装病,是在南京应天府为人质的朱高炽兄弟三人被遣回北平。

朱棣起兵南下后,二十一岁的朱高炽留守北平,他在城内严密部署,泼水冰冻城墙,

面对南军李景隆的数十万人进攻,朱高炽用一万人守住了北平,还将朱允炆的劝降信原封不动的交给朱棣,解了朱棣后顾之忧

(如果朱高炽不是忠心耿耿,面对危急时刻选择背叛父亲去投靠朱允炆,那这封劝降信自然会被朱高炽阅读,他的忠心耿耿以及能力让父亲朱棣解了后顾之忧)

最终靖难之役获胜,朱棣登基为帝,却不着急立太子,朱高炽是朱元璋指定的燕王世子,本来成为太子是理所当然,但朱棣勇武,相对其更喜欢冲锋陷阵的二儿子朱高煦,立太子的事情就被刻意耽搁了下来。

两年后,在群臣的强烈劝谏下,再加上解缙的一句

“好圣孙”

(朱高炽儿子朱瞻基),朱棣这才同意立太子,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但他地位并不稳当,两个弟弟一直虎视眈眈地想要取他而代之。朱高炽在朱棣数次亲征时,屡次监国,逐渐与“三杨”和黄淮等大臣关系融洽,得到了朝廷上各臣的支持。有着

“大明管家”

之称的夏原吉,也为缓和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尽心尽力,永乐朝储位之争日益加剧,汉王朱高煦进谗言害死了解缙,又不肯就藩,豢养死兵,图谋不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朱棣减免了朱高煦部分兵权,强制就藩,兄弟之争暂被压下。赵王朱高燧意图趁朱棣病重矫诏夺位,事情败露,朱高炽为三弟求情,朱棣未追究朱高燧,朱高炽以退为进,举动仁孝,得到朝野广泛支持,太子位逐渐稳固。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戎马一生的朱棣在五征漠北的榆木川军营中病逝驾崩,随军的英国公张辅和大学士杨荣为了政权能平稳过渡,决定秘不发丧,同时密报给朱高炽,朱高炽立刻加强两京守卫,把两京牢牢控制住。八月初二,正式的遗诏送到,朱高炽派长子朱瞻基到开平迎丧,并放出牢狱中拥护自己的夏原吉,朱高炽、朱高燧二人得知消息之后,已没有时间部署,眼睁睁地看着朱高炽登基继位。八月十五日,朱高炽登基,大赦天下,改明年为洪熙元年,后人也称其为洪熙皇帝。

永乐朝有很多丰功伟绩,但这些是需要财力支持的,在夏原吉建议下,朱高炽初登基的一系列举动都是“节流”,郑和下西洋、迤西市马被停止,各地的采办被召回,同时,改革官制,朝中官员大换血,短时间内把积极进攻的帝国态势转换为防守,来休养生息,恢复经济,让百姓安定。

朱高炽在科举制度上实行南北各按比例录取,这不仅是各地区的教育差距带来的影响被缩减,也平衡了朝中势力,他还赦免被父亲斩杀的建文旧臣家属,平反建文旧臣,有效地逐渐消弭了永乐朝遗留下来的隐患。朱高炽还开放山泽,让百姓可以渔猎,同时妥善安置流民,让人民在洪熙朝迅速安定下来。因此朱高炽被视为仁君,支持率不断攀升,他这一系血脉坐皇位在百姓心中成为共识,

与武功赫赫的父亲不同,朱高炽选择了文治天下。

或许在父亲的强势下压抑太久,他似乎打算推翻永乐朝的一切举措,包括定都。

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炽不顾大臣劝阻,开始重新把都城迁回南京应天府。四月十六日,朱高炽改北京为行在,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打前站,但事与愿违。历史记载,五月十一日,朱高炽突然发病,五月十二日便驾崩了,而太子朱瞻基出乎意料的在六月初三就回到了北京,一个月左右的路程,朱瞻基半个月就到了,朱瞻基也因此躲过了朱高煦的伏击,至于朱高炽因何而死,是不是被儿子朱瞻基给“弑父”,这我在朱瞻基的文章里已经讲清楚了(已经发布了)。

朱高炽开创了仁宣之治,其在位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本纪·卷八》

用“仁”字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在位仅一年,却改革了国家的方方面面,说明筹谋划策已久,朱高炽不仅仅是宽仁更是精明,二十年太子生涯造就了在位十个月的丰功伟绩,明仁宗,当之无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康熙年间,中国地图上还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现在就剩960万了。 那300多万平方公里去哪了?这是...
原创 1... 1870年,英国摄影师摩尔来到杭州栖霞岭南麓,这里安息着南宋名将岳飞,尽管跨越千年,但经过历朝历代修...
原创 抗... 在抗日战争中,俘虏一个日本兵非常难,但是我军却可以归化超万人规模的日本八路,这种思想教育工作,绝非国...
原创 袁...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只做了83天的皇帝美梦就在护国战争的炮声中气绝而亡。有人送上了一幅挽联,上...
原创 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来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来,只有努力活好当...
山东济南郭东村墓地考古发掘工作... 近日,由山东省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的郭东村墓地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等级为优。 此次发掘...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跨越...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万古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江苏镇江交汇,交汇的口门从宋代京口闸遗址到目...
学剪辑必看的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嘿,想学剪辑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刷视频看到大神们的作品,心里痒痒的?我当初也是这样,零基础一头扎进剪...
原创 为...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死后也要让自己风风光光。古代的皇帝更是在自己的身后事上颇为讲究,不仅要陪葬无...
原创 杜... 戴笠的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一向被传得沸沸扬扬,基本上有五种说法。 一是蒋介石派人干的,二是美国特工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