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侠客之死:从春秋战国的鼎盛到汉武帝的扫荡,大侠们都经历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8-02 16:33:44
0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客。

古龙的侠客,是风流倜傥,是放荡不羁,是快意恩仇,是横刀向天的豪迈,是陆小凤的手指,是三少爷的剑,是李寻欢的飞刀;

金庸的侠客,是忍辱负重,是重情重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郭靖的襄阳城,是杨过的绝情谷,是萧(乔)峰的抉择与大义;

司马迁的侠客,是重情重义,是知恩图报,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是荆轲的匕首,是豫让的刀,是聂政的白虹。

侠客们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却十分相近:侠以武犯禁。

他们行事大多凭自己的喜好,有足够强大的武力,能够破坏世间的规则,所以,统治者们往往不喜欢他们,有些时候又不得不利用他们,尤其是在缺少足够规则的时候,比如中国的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这是孔子对这一时期的概括和总结,沿袭了四百多年,天下人无不尊奉的周礼土崩瓦解,世界需要新的秩序,而乱世中强有力的制度就是武力。

春秋是侠客兴起和兴盛的黄金期,乱世出英雄,也出侠客,他们三五成群,以门客的身份出现,依附于王公贵族,成为他们争霸天下的利器,贵族们厌恶他们,却离不开他们,只能好酒好肉的供着,以期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发挥作用。

这些侠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士“,”士为知己者死“。贵族们养士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强实力,二是增加自己的威望,谁养的士多,证明谁的人品更好,侠客们更愿意归附他,比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就养了三千个门客。

侠客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目的,人多了,自然就鱼龙混杂,什么玩意儿都有,大部分人单纯为了吃饭,毕竟连年战乱,能吃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要吃饱就要有能拿得出手的本事,至少要与农夫有所区别。孟尝君手下就有两个奇葩,一个会学鸡叫,另一个会学狗叫,按说这样的人君主们是不要的,可是孟尝君偏偏就不挑食。

侠客们最看重的有两个字,一是”信“,言必践行必果,二是”义“,士为知己者死,君主给饭吃,就要给君主卖命,没有这两条,这个圈子是没法混的。

还是孟尝君的大杂院,他手下有两个门客到处宣扬孟尝君这个人不地道,自己吃的东西和给门客们吃的东西不一样,很不仗义,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孟尝君的耳朵里,他找了个吃饭的时间,让人把这两人喊进来看自己的伙食,那两人一看和自己吃的一模一样,当场就抹了脖子。这种事情放到现在来说自然是没什么,可是放在当时那就是死罪,”人无信不立“,人家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你还到处泼人家脏水,像话吗?

侠客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十分的简单粗暴,那就是决斗,没有什么问题是决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场决斗。

侠客们在春秋战国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战场上武力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他们还会帮助主公执行一些渗透,暗杀,侦查,保卫等特殊任务,地位举足轻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代,其实,消灭侠客这个任务本来应该交给秦始皇来解决的,可惜秦朝二世而亡,只持续了二十一年,连自己的屁股都擦不干净,哪有心思管这些事。到了汉武帝时期,旧的分封制彻底崩塌,新的郡县制开始巩固,旧的贵族和势力逐渐消亡,那些依附于豪强的所谓侠客也开始转型,进行产业升级,优化调整,开始向黑社会的性质转变,地方衙门惹不起,朝廷又管不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成为为祸一方的犯罪团伙。

所以,汉武帝选择消灭游侠,实际上是汉代的”扫黑除恶“,侠客们既没有小说中那样高尚,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侠客之死,是私权之死。

就像美国电影中的那些超级英雄,咸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对普通人予取予夺,他们的理智就是绝对的理智吗?他们的判断就绝对正确吗?如果错了怎么办?谁来惩罚他们?即使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侠客,你就能保证这种全凭个人意志的非理智的惩罚有一天不会加到你的身上吗?

侠客必须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北聘上取得用于电子元器件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聘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电子...
无锡汉瓷取得具有排气功能的陶瓷...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汉瓷特种陶瓷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宋...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即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
原创 这... 由于皇权的特殊性,所以导致几乎所有帝王在具体待遇上都是独尊的。因为这种独尊,所以就需要诸多部门的配合...
学剪辑的书籍怎么样?我翻烂3本... 最近总有人问我:"想学视频剪辑,买几本书啃一啃能行吗?"作为过来人,我书架上的《剪辑之道》《影视后期...
原创 匈... 引言: 一战结束之后,匈牙利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奉行着民族统一主义。 而这样的主义在不...
原创 凌...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其中比较大的势力,就是瓦岗军队,还有李唐大军等等。后来是李渊建立了...
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推荐:小... 嘿,各位剪辑爱好者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在网上搜“剪辑专业书籍排行榜最新”,结果发现一堆官方推荐,看得头...
原创 在... 前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实际上并不是说清朝的官员贪污成性,而是指很多表面上廉洁的官员,私底...
国宝外流:宫内秘籍《永乐大典》... 《万朝报》的曝光 虽然日军自诩“秋毫未犯”,但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二月一日《万朝报》刊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