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年6月26日,光绪皇帝过寿,宴请文武百官。左宗棠作为封疆大吏,自然也在邀请的名单之内,当天群臣齐聚乾清宫,向光绪皇帝三跪九叩,行跪拜大礼,恭祝皇帝授予天齐。
左宗棠,时任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是文臣之首。按理说,是应该由他代理文臣行跪拜礼,但左宗棠可能是老糊涂了,再加上腿脚不便,所以并未随大臣们一起给光绪皇帝磕头。
在祝寿完毕后,竟直接走出了乾清门。大臣们发现此事后,都能理解这位老大人。毕竟左宗棠当时已经72岁高龄了,犯糊涂在所难免。但满清宗室中有个人却不干了。此人便是理藩院尚书延煦。
延煦出身爱新觉罗家族,为满洲正蓝旗。他本事不大,但为人却非常较真,在工作中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和马虎。
在发现左宗棠没磕头后,他直接上书弹劾,“国家优礼大臣,宗棠被恩尤重。
纵捐顶踵,未报万一,乃躬履尊严之地,绝无诚敬之心。如曰遘疾,曷弗请假?而必故乱班联,害礼负恩,莫或斯等!"
这就是在告诫光绪皇帝,左宗棠仗着往日功绩,没有把皇帝放眼里。国家优待他,他却嚣张跋扈,有不臣之心,最后他还请皇帝下旨严惩左宗棠。
其实,慈禧太后早就下令,让大臣们三十年不准弹劾左宗棠。结果延煦还是这样做了。对于延续的做法,慈禧又没法说他错,因为确实看到了他对满清皇室的忠心。但慈禧并不想惩治左宗棠。怎么办?只好将鬼子六恭亲王奕?给叫了过来。
恭亲王到来后,也觉得延煦的说法有点过了,并主张将左宗棠罚奉一年以示惩戒,而诬告的延煦则革职留任。
后来慈禧照这个办法进行了处理。左宗棠只是被罚了。
一年后,颜旭并未吸取教训。光绪十二年,两宫后妃议建慈安皇后陵。慈禧太后并不想跪拜慈安皇后,但延煦非要拿出皇家礼节,来强制慈禧下跪。
慈禧大怒。礼部长官惊慌失措,延煦却面不改色,最终慈禧跪拜了慈安。但第二年延煦便去世了。
所以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实力强大时,可以忽视一切规则;当你实力弱小时,即使遵规守纪,也会被人说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