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为何不在北洋时期攻打中国?“割据”不是更有利于入侵吗?
创始人
2025-08-02 14:02:28
0

先要学会

在别人的角度

看事情。

北洋时期

(1912——1928)

对照的正是岛国的“大正”时期

(1912——1926)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成为一个JG国家,倒是更偏向向“共和”发展。“战争与和平”在当时的日本有很大的分歧。

岛国庙堂仍然犹豫是否要走对外扩张

的NC体制。

有2件事“震惊”了岛国。

一是发生在1912年的

辛亥革命

,让日本人大跌眼镜。

同期岛国的新闻头条:“清天子如同被榨干后花1角钱支付的长工被汉人踢了出去。”“所有的螨人被杀掉,所有不割辫的人被杀掉。”

于是,庙堂

担心日本百姓

依葫芦画瓢,像“掌柜的”那样把自己以及所代表的那个阶层也一脚踢下去。于是适度放宽庙堂治理,多方面向“共和派”让步。

最典型的例子:

不允许军人进入庙堂,但军人退役后可以。

(这样的规定无非是后来被废止了而已。)

“掌柜的”突然变天,把日本吓傻了。如下图:那时我们的外宣画做得倒是杠杠的。

二是

十月革命的结束,宣告了日本参与大毛内政的失败。要知道,趁着大毛的割据时期,岛国自以为更有利于入侵,已经挥师北征到西伯利亚了。下图为日本当时自己的报刊画。

很可惜,很快被重新统一的苏联击退。

这次参与别国的企划失败,不亚于20世纪初的日俄之战带来的经济负担。直接催生了“共和”思想的萌芽。1918——1922整整4年时间,日本劳而无功,不仅寸土、寸款未得,还背负了沉重的战争债券。

这也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外作战的首次失利。

日本一直在争论,走JG路线还是走共和路线?

一战前期德2国力的迅速提高给他们带来了崛起模板。但德2的失败又给他们敲响了足够警钟。于是整个岛国都在争论。不同于1945年后的争论,这次是从国体性质上去讨论日本的未来。

总之,

“大正”时期的日本军人地位很低。

没有像30年代那样,一个公司职员不会对军人毕恭毕敬,而是常态嘲讽。乃至于征俄日军归国后在公共场合需要不停地说:思利马塞,这和30年代的优厚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20年代的共和之风就像樱花那样美丽易碎。也正是由于军人普遍被歧视,直接导致了基层激进派为改变环境而孤注一掷。从28年到31年,是驻东北的

几个校级军官

连续导演了刺杀张大帅和柳条湖事变。

这么干带来的效果是很快的。军方势力在内部赢得尊重,变得更有话语权了。只以3万人的代价就将东3省纳入囊中,极大缓解了自身存在的资源匮乏问题。

30年代,1个日军被交警规范行车路线,引起了追打进警局的野蛮行为。岛国庙堂为息事宁人,只好建立“宪兵”系统,让军方自己来管。

当然了,到了40年代,

也正是由于军方执政的无限膨胀

使日本落入炼狱,变成了一个萌宠国家以及需要白人驻军的地方,延续至今。

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一下当时的北洋时期——

割据而腐朽的北洋军头,没有1个是软柿子。

1、张大帅就算北伐军杀到城下也没当吴三桂。

2、整个抗战时期,没有一个北洋军头当叛徒。

31年的柳条湖事变,实质是日本的投石问路。没想,光头和少帅转身撒了脚丫就跑。让日本清楚了:

萌国二代是真的怂。

即使战事发展到了华北,日本还是在纠结是否“南进”。于是又来了一次投石问路——卢沟桥事变。结果,光头不仅处置了抵抗将领和战区长官,还进一步达成了投降合作,把十九路军调往西部“安内”。

于是日本完全搞懂了:

这个“不割据”的萌国就是纸糊的

。遂进一步增加投资,发动了全面入侵。西进热河的企划也就随之产生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强悍的匈奴为何不在割据的三国攻打中国呢?因为看起来“不割据”的西晋,才更有利于入侵。

就算经历了

明治维新

甲午赔款

,岛国也不具有鲸吞华夏的能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918”

:让日本毫发无损的获得了膏腴之地——东三省,具备了更多试错机会,扶持缓解战争债务。接着是华北和淞沪,掌控了2路出兵的本钱。

其实自1900年以来,列强们都统一了认知——控制华夏的最优解是以“代理人操作”,而不是面对面的击败。

而后面的事情,都是拜某个看起来“不割据”的萌国所赐。

啥叫“免费的午餐”?唯此也。

比北洋更腐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无数个封建王朝当中,如果要排名次的话,那么按照综合实力,唐朝是不容小觑的。唐朝不仅仅有贞观之治...
原创 欧...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在古代有经济难民,自然条件难民,还...
原创 1... 引言:吞噬心灵的阴影 1989年的一天,张学良面临一场心灵的巨浪。他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张闾琪的死亡真...
原创 赤... #三国风云录#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突然对部下说出了一句话。那就是如果郭嘉不死,...
原创 甄... 早期的安陵容与甄嬛的相遇 安陵容出身松阳县县丞之女,虽家境清贫,却拥有温婉秀丽的姿容。在秀女选拔中,...
原创 1...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老将,他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红军将领,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
原创 盗... 盗墓贼挖开战国古墓,却看不上“稀世珍宝”,专家:不幸中的万幸 文/小先生 提起保存完好的尸体,估计各...
原创 鲁... 鲁肃为什么第一次见周瑜,就能那么大方的送他三千斛粮食? 鲁肃是安徽淮泗集团的水军,周瑜是头,派出联又...
原创 韩...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焦达篇幅论述了韩信的一生,前半生,韩信潇洒自如,后半生却落个身败名裂。后半生的失...
原创 顺... 顺治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六岁即位,在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的帮助下措置政务。顺治皇帝23岁时因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