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毛之地,可在中国有一个县人争相往非洲淘金,他们去时是穷光蛋,回来时还在半路上就通过电话订下别墅和豪车,典型的衣锦还乡。
这个县就是中国著名的广西上林县,在2011年5到6月份的时候,上林县曾在半个月内,涌来了10多亿的外来存款,当时整个上林县的财政收入才3亿,因此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这些钱都是来自上林县淘金者的海外汇款,淘金的地方就是遥远的非洲加纳,此国位于非洲西部,是一个穷国,但是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其黄金储备量为17.5亿盎司,够开采五百年。
加纳被称为非洲第二大产金国,在历史上加纳是殖民者嘴中的肥肉,直到近年中国的上林县人才去到加纳淘金,上林人淘金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上林就出现过“万名金农闯关东”。
上林人到加纳多集中在一起,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一起组成一队,方便互相照应,他们主要集中在加纳是库马西市、奥布阿西、敦夸市,这些地方聚集了约5万左右的上林人。
在加纳流行着一句话,“有金子的地方就有上林人。”可见上林人之多,上林人淘金有自己的一套手段,他们以砂金矿为主,由于金矿都控制在一些村子的酋长手中。
于是上林人就和酋长进行合作,当地人淘金技术很落后,还停留在人力淘金阶段,上林人到了加纳后把砂泵技术传入当地,彻底改变了采金的格局,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上林人手中。
根据金矿大小的不同,每天的产量也不同,随着上林人采金产量的提高,非洲的不法份子都盯上了他们,遭遇抢劫是家常便饭,因此每个淘金队都配有枪支和保镖。
除了遭遇武装抢劫,还有非洲的疾病和传染病,由于矿区离城市很远,很多人都因疾病治疗不及时而丧命,因此能活下来的人都是福大命大。
有的中国人来这里已经好几年了,娶了当地的老婆,他们这里有的开餐馆吃鳄鱼肉令当地人惊讶不已,在一些金矿周边的城市,形成了小的中国城,酒店、餐馆、超市等一应俱全。
在几年的淘金生涯中,就连一个普通的上林工人,也积累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财富,许多人回到家乡都出手阔绰,一些金矿的老板回乡后立即就买别墅豪车。
许多人在家乡时还是穷人,去加纳回来后就成了富翁,身价过亿的也有不少,当然也有埋骨他乡的,高回报的同时风险自然也高,因此上林人都说,在国外性命第一,财是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