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太祖朱元璋生有26个皇子、16个公主,一共42个子女。但提到他的子嗣,大家想到的多半是他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或者那个英年早逝的长子朱标等这几个,这些都是男丁,他的女儿们却一直少有人提起。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
2018年5月,在南京雨花台机场路的工地上,工人们施工时挖到了一座古墓,考古人员赶到后,经过初步勘察发现,这是一座明代的墓葬,而且券顶形制还是
三券三伏
。
三券三伏是考古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墓葬的墙壁和顶部共由六层砖砌造而成,三层竖立的叫券砖,三层横铺的叫伏砖,这种三组六道的砌法在明代墓葬中是非常高等级的存在,所代表的一般都是显贵人物。
那么这座高等级的明代显贵墓中所葬的究竟是何人呢?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考古人员先是找到了一面鸾凤纹铜镜,
这面铜镜上还刻有一行内容为“春字一号”的楷书铭文,
而这个“春”字经推测很可能是公主才能拥有的。
随后又出土了一个琉璃构件儿,要知道
在明代,能用青色琉璃的,一般都是亲王或公主,
结合鸾凤纹铜镜上的“春”字,墓主人应该是一位公主无疑了。那么到底是哪位公主呢?
考古人员继续推进,终于找到了揭开墓主人身份的关键线索——墓志,打开志盖和志文之后,证实这座墓葬的主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
临安公主名为朱静镜,她的母亲是孙贵妃,
孙氏18岁就嫁给了朱元璋,一直倍受朱元璋的喜爱,后来被封为贵妃,还曾和马皇后一起协理过六宫。
临安公主作为朱元璋的长女,生母地位又如此尊崇,可以说临安公主小时候一直过得非常幸福。她长大成人后,嫁给了驸马都尉李祺,李祺乃是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之子。
在长女临安公主出嫁之前,朱元璋
为了限制外戚势力和平衡朝堂各方力量,曾专门下过一道诏令,诏令言明公主不能嫁给皇亲国戚,只能嫁给朝廷功臣或一般官员之子,
因为他要利用女儿们的婚姻来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公主的婚嫁对于皇帝来说向来都只是一种手段,而朱元璋将女儿嫁给功臣之子,与高级武官结成婚姻关系,这对明朝初期的政权巩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临安公主朱静镜享年62岁,死后被葬在这座高等级的公主墓中,可考古人员在这座墓葬里,却只发现了公主的棺床,并未发现驸马李祺的棺床。
难道驸马李祺的墓葬挨着公主墓,在这座墓葬的旁边或者外围吗?考古人员于是以临安公主墓为中心,在周边寻找附马李祺的墓葬,可令人意外的是,找来找去找了好几圈,都没有发现丝毫踪迹。
要知道,古人向来讲究“生而同衾死亦同椁”,可为什么临安公主死后,却并没有与驸马合葬在一起呢?
首先,
临安公主出身高贵,乃是贵妃所生,驸马李祺虽是开国功臣李善长之子,但与临安公主相比,在身份上还是要低一等的。
那时候驸马娶公主叫做尚主,公主嫁驸马叫做下嫁,从这一上一下的文字表述中,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这种身份等级上的差距。或许在朱元璋与朱棣看来,驸马的身份等级太低,因此死后根本不配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洪武十三年,另一位开国功臣胡惟庸,被朱元璋以谋逆之罪灭了九族。而胡惟庸与李善长是同乡,洪武六年时正是被李善长所举荐,开始官拜丞相,位列百官之首。
胡惟庸案在当年并未直接牵连到李善长,可谁知10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却旧账新翻,把李善长也判定为胡惟庸同党,龙颜大怒之下将李善长与妻女子侄70多人一并处死。
李祺作为李善长之子,虽因驸马的身份被免于一死,但也受到此案牵连,和临安公主一起被朱元璋发配外地。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的永乐十六年,62岁的临安公主因病去世,朱棣为这位与他同年出生的姐妹辍朝4日,并以高等级的公主墓将其安葬。
可或许在朱元璋和朱棣的眼中,驸马李祺的身份本就不配与高贵的临安公主合葬,加上又是罪臣之子,那就更不配与公主葬在一起了。
至于李祺死后究竟被葬在了哪里,至今无从得知。
古代的皇家公主们,虽然从小锦衣玉食,可长大成人后,多半都成为了皇帝的棋子,被用来巩固皇权平衡利益,后半生大多都在为其从小优渥的生活买单。
自古君王多薄幸,公主不好当,驸马更不好当。
对此各位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朋友也请帮忙点个赞和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