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访闻
编辑丨访闻
忽必烈汗(Qubilai-Qan)是1260年至1294年蒙古帝国的统治者。
他的功绩包括
以元朝(1271-1368年)的名义在中国建立蒙古统治
,从而成为第一个统治中国的蒙古族国家。他在
上都(商都)
建都,并建立
大都(北京)
作为其继承者。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蒙古帝国扩张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从
里海
一直延伸到
朝鲜半岛
。一路上遇到了挫折,包括在东南亚的一系列结果喜忧参半的战役以及1274年和1281年两次入侵日本失败。
忽必烈,最后一位伟大的蒙古统治者,因反复暴饮暴食而病情加重而死和酒精;他的坟墓从未被发现。
忽必烈的早期生活
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
拖雷(约1190-约1232年)的次子
,也是蒙古帝国(1206-1368年)创始人成吉思汗(1206-1227年在位)的孙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1251-1259年在位)是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而
忽必烈则被任命为蒙古控制的中国北方总督(ilkhan)。
忽必烈等待时机,并借此机会
建立了支持网络和才华横溢的顾问团队
,其中最著名的是
刘秉忠(1216-1274年)
。从1253年起,忽必烈还亲自与蒙哥并肩作战,进攻仍由宋朝控制的中国南方(960-1279)。蒙古军队穿过西藏进入云南,于
1257年征服了大理王国
。蒙古人可以从这里进攻宋朝的弱点,因此计划从南方和西方发起四管齐下的进攻。然而,由于蒙哥于1259年8月11日因病意外去世,这场运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停止了。
忽必烈征服了宋朝,四个世纪以来第一次统一了中国。
蒙古帝国内战,忽必烈继承汗位
当蒙哥于1259年去世时,反对宋的运动被放弃,因为蒙古指挥官之间很快就谁可能是他的继任者展开了争夺。一场内战最终在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爆发:
忽必烈
和他的弟弟
阿里不哥(1219-1266年)
,
他们都宣布自己为新可汗
。
两可汗的局面直到1264年才得到解决,即使在1260年蒙古部落首领库鲁尔泰会议正式宣布忽必烈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全能统治者”)。
阿里不哥因其保守主义而受到欢迎(而忽必烈在当今被认为有点过于中国化)
,并且他拥有控制帝国中部及其首都喀喇昆仑的优势。不过,忽必烈最终会获胜,这要归功于
中亚诸侯的支持
、
他对蒙古帝国侍卫的控制
以及
他作为中国总督
所掌握的极其优越的资源。
成为大汗仍然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头衔,但实际上,帝国已经分裂成多个汗国,每个汗国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统治。
忽必烈现在可能统治着曾经是蒙古帝国的最大和最富有的部分,但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个更古老、甚至更有声望的职位:
中国皇帝
,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草原游牧民族的野心。
中国宋代,1268年,忽必烈认真地把目光投向了江南大地和宋朝的大业
这场战役将是漫长而艰巨的,宋军能够部署超过
1,000,000人
的军队,双方都配备了
最先进的火药武器、弹射器和攻城机械
。还会有战争史上最大的船只参与的海战。
蒙古战争在亚洲的成功是建立在快速骑兵的基础上的,但宋朝通过故意采用更静态的战争战略并在关键城市建造强大的防御工事来反击这一点和河流过境点。为此,忽必烈用了漫长的十一年时间,一个一个挑出他的目标,最终击溃宋国。
进攻具有
重要战略意义的要塞襄阳
是这次战役的典型代表。
被围困了五年,由于坚持不懈和先进的弹射器(根据阿富汗的设计制造),它于1273年陷落。
然后,在1275年初,可汗召集了另一个
库鲁勒泰
,这次是为了决定如何在他对宋战役的最后阶段进行。
1275年3月,蒙古人渡过长江,势不可挡,赢得了海陆大战.随着许多宋将叛逃或投降,朝廷被小皇帝的谋士之间的内斗所困扰,以及对整个常州城的无情屠杀,宋朝的末日已近在咫尺。
1276年3月28日,皇太后和她的小儿子恭宗皇帝(1274-5年在位)连同首都临安投降。宋皇室成员被俘虏到北京。
一群忠诚的支持者又战斗了三年,在此过程中又任命了两个年轻的皇帝(端宗和狄兵),但蒙古人在他们面前横扫一切。
宋朝已经足够富有,但由于缺乏政治统一、缺乏军事投资(这是过去中国战争的一个特点)、缺乏机动骑兵以及普遍落后的武器创新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最终,1279年3月19日,在现代澳门附近的
崖山
赢得了一场伟大的海战,这是该国自9世纪以来首次统一。
设立元朝首度——上都&大都
1263年,蒙古首都从蒙古的喀喇昆仑迁至
中国东北更有利的上都(上都)
。喀喇昆仑对忽必烈有着不愉快的联想,因为在忽必烈于1262年占领喀喇昆仑之前,阿里不哥曾将其用作他的根据地。刘秉忠设计的上都被赋予了土墙和塔楼,为整个城市创造了经典的中国方形平面图。里面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配有狩猎花园。
全城占地2.5万公顷,鼎盛时期人口约20万。
1273年,上都沦为蒙古帝国的唯一夏都,大都(又名汗八里,现在的北京)被选为主要首都。
建于1266-7年的大都成为蒙古人接管中国的有力象征。忽必烈将他的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城市之间,并继续享受传统的蒙古消遣,如狩猎和饮用发酵马奶。
缔造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朝
忽必烈
自立为中国皇帝,自立年号
世祖
,并于1271年将他的新王朝命名为
“元”
,
意思是“起源”或“中心,主要支点”
。可汗,现在的皇帝,与他的蒙古前辈不同,他接受了中国文化——
例如,穿着传统的皇帝长袍,坐轿而不是坐马。
这都是他在中国人面前显示为他们合法统治者的运动的一部分。皇帝周围都是中国大臣和儒家顾问,即使在幕后,国家的所有关键职位都交给了非中国人,尤其是蒙古皇家卫队成员,在金融领域,被认为是穆斯林该领域的专家。
中国和朝鲜北部(1270年吞并)现在被划分为
新创建的12个半自治省份
的主要行政职位也落入了蒙古人手中。
自唐朝(618-907)以来传统的中国六部制一直沿用至今,但
忽必烈废除了有利于中国官员接受儒家教育的科举考试。
最后,蒙古首都喀喇昆仑没有中国朝廷礼仪。
显然,看起来像中国皇帝的套路只是为了中国人的利益。
忽必烈通过正式将蒙古人列为高于中国人的等级,确保蒙古人在中国始终获得优势。还有其他隔离措施,例如禁止中国人使用蒙古人的名字、穿蒙古人的衣服或学习蒙古语。不鼓励通婚,并且根据有罪者的种族对同一罪行给予不同的惩罚。
不过,忽必烈并不是一项纯粹出于种族动机的政策,他最关心的是控制他的臣民,以便更容易识别谁是谁,并确保没有叛乱;例如,中国人被禁止携带武器和在公共场所聚集。
皇帝确实做出了一些认真的尝试,通过鼓励在他的行政管理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容忍不同的宗教,甚至确保在朝廷提供不同的菜肴,将他的帝国的许多民族团结在一起。
忽必烈本人皈依了藏传佛教,
此举可能受到他最重要的
妻子兼顾问察必
(又名Cabui-qatun,卒于1281年)和
西藏僧侣八思巴喇嘛
(1235-1280年)的影响。
后者负责创造一种新的官方语言(基于藏语和梵语),忽必烈希望这可能成为他统治下的许多民族之间的进一步纽带,但这个想法从未在朝廷之外流行起来。
另一项明确的政策是促进国际贸易.工匠是受益于蒙古人接管的一个群体,因为以前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
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可能对精美的瓷器和艺术品有着不同寻常的印象,因此忽必烈给予工匠免税。
商人不是生产者而是“交换者”,他们也曾受到类似的歧视,而这些商人现在也受益于更优惠的税收措施和奢侈管制的终结。鼓励商人使用纸币,更好地规范货币兑换,更多的道路和运河有助于货物运输。这些政策的效果是创造贸易繁荣,尤其是精美瓷器。
忽必烈对
医生
和
天文学家
等其他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职业也是如此。
蒙古帝国偏远地区的巡回大使——马可波罗
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
(1254-1324年)于1271年出发,在
忽必烈
统治时期穿越亚洲到达中国。1275年和1292年马可甚至为可汗服务,似乎是在蒙古帝国偏远地区担任巡回大使/记者。回到欧洲后,马可在他的书《马可波罗游记》中写下了他的经历,该书首次流传于公元前100年。1298.他的描述是我们最好的元朝和皇帝的资料之一。关于忽必烈的外貌,他有以下说法:
忽必烈,号大汗,号君,中等身材,不高也不矮。他的四肢匀称,整个人的比例恰到好处。他的肤色白皙,偶尔泛着红晕,犹如玫瑰一般的鲜红,更添了几分风采。他的眼睛乌黑而英俊,鼻子挺拔而突出。
日本对元朝沿海地区的骚扰、入侵,失去耐心的忽必烈尝试征服日本
倒退到1268年,
尚不清楚为什么忽必烈在与宋朝作战时想要将日本纳入他的帝国
。他可能对其资源(尤其是黄金)感兴趣,声望可能是一个因素,因为征服是蒙古领导人巩固权力地位的传统方法,或者他可能想阻止日本与宋中国之间的贸易,从而削弱了他的头号对手。
征服日本将使他能够获得一支包括训练有素的武士在内的军队,或者入侵甚至可能是对wako(日本海盗)对东亚海岸线和贸易船只造成的破坏的某种报复。
不管忽必烈的理由是什么,方法很明确:
外交第一,战争第二
。
从1268年起,忽必烈派遣大使,但他们的进贡要求完全被置之不理,只是在可能入侵的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戒备。这也是因为忽必烈失去了耐心,聚集了一支由大约800-90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并于1274年11月从韩国派遣了它。这些船只搭载了一支由大约16,600-40,000名蒙古人、中国人和朝鲜人组成的军队。
蒙古人的进攻在外岛遭到顽强抵抗,但入侵舰队继续前往博多湾,于11月19日登陆。
他们可能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日本国防军的总人数仍然只有区区4,000-6,000人。蒙古人凭借其数量上的优势、武器和大规模协调的部队运动赢得了第一场交战,而日本人并不习惯这些,因为他们喜欢允许单个战士在他们的中世纪战争版本中选择自己的单一目标。
但奇怪的是,蒙古军队并没有深入日本领土,
也许这是因为供应问题或蒙古将军刘福祥去世。也有可能整个“入侵”实际上只是一次侦察任务。
无论动机如何,入侵者都在他们的船旁过夜,并于11月20日撤回海湾避险。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决定,因为在某些方面,随后一场可怕的风暴袭来,杀死了多达三分之一的蒙古军队,并严重破坏了舰队。因此,蒙古军队不得不撤回韩国。
1275年,忽必烈重拾外交,又派了两个使节到日本,再次要求进贡。
这一次日本人更加不屑一顾,
将大使斩首
。日本人利用这段插曲建造了更多的防御工事,并为不可避免的第二次入侵做好了准备。
忽必烈1281年6月的入侵舰队比第一次入侵舰队大很多。
这一次,由于他最近打败了宋朝并收购了他们的海军,有4,400艘船和大约100,000名士兵,
同样是
蒙古、中国
和
朝鲜战士
的混合体。博多再次经历了战斗的冲击,但那里的新防御工事经受住了考验。
在遭受重大损失后,蒙古人撤退到壹岐岛,却遭到日本船只的骚扰,日本船只使用小船不断进行袭击。不过,忽必烈能够从中国派遣援军,也许还有40,000人。联合舰队随后向东移动并攻击高岛,一场于8月12日举行的战斗。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周,蒙古军队可能面临补给短缺。然后,又一次,天气干预并造成了破坏。
8月14日,一场台风摧毁了大部分蒙古舰队,破坏了用链条系在一起以抵御日本袭击的安全船只,并摧毁了海岸线上无法控制(而且不是特别精良)的船只。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蒙古军队被杀,还有数千人被冲上岸或滞留在伊万里湾的海滩上,其中大多数人被处决。
那些幸存的船只驶回了中国。使蒙古船只安全驶离日本海岸的风暴风被称为
神风敢死队
或
“神风”
,因为它们被视为对日本呼吁的回应神道教的
战神八幡(Hachiman)
派人帮助保护国家免受数量上优势巨大的敌人的袭击。
忽必烈去世、他的宫廷和帝国权力和财富控制着世界的想象力
与日本一样,东南亚在各种陆海战役中遭到袭击,但它们也证明了难以捉摸的战利品,入侵
越南(1257年、1281年和1286年)
、
缅甸(1277年和1287年)
和
爪哇(1292年)
仅取得有限的成功,而蒙古人军队面临着潮湿的丛林、寄生虫病和战象等陌生经历。
忽必烈从未放弃日本,不断派出外交使团劝说日本加入中国的朝贡制度,但未果。
忽必烈后来的统治有点令人失望,但他成功地在整个亚洲营造了一种相对和平的局面,即所谓的蒙古和平。
不满情绪不断传出,尤其是在提高税收以资助忽必烈耗资巨大的海外功绩时。1290年代初期,西藏发生了一场大叛乱,成吉思汗的其他后裔,尤其是窝阔台家族,继续蚕食中国西部边境。
皇帝的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而且由于超重,忽必烈患有慢性痛风和风湿病。
忽必烈于1294年因自然原因去世,享年79或80岁
——对于通常生活艰难的蒙古统治者来说,这是一个极其高龄的年龄。尸体被带到一个秘密地点,可能是在蒙古,按照传统埋葬,很可能是在一个奢侈的坟墓里,但这从未被发现。在他的首选儿子振金(1243-1285年)过早去世后,
忽必烈由他的孙子铁木尔继任为可汗和中国皇帝(1295-1308年在位)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稳定了近30年,但此后王朝纷争不断,再也没有达到忽必烈统治的鼎盛时期。元朝统治中国直到1368年明朝到来。
多亏了马可波罗和其他人,忽必烈宫廷和帝国的权力和财富一直牢牢地控制着世界的想象力,并使他的避暑之都上都成为富裕和愉快生活的代名词。成吉思汗可能赢得了后人的赞誉,称其为最伟大、最令人畏惧的蒙古军事领袖,但忽必烈作为在中世纪收获蒙古霸权的回报并在西方人眼中永远成为典型的东方君主的人赢得了持久的声誉.
参考资料:
Buell,PD蒙古世界帝国历史词典。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社,2018年。
Dillon,M.中国:文化与历史词典。劳特利奇,1998年。
Ebrey,PB前现代东亚。圣智学习,2013年。
May,T.蒙古帝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18年。
Morgan,D.蒙古人。威利-布莱克威尔,2019年。
Polo,M.马可波罗游记。企鹅经典,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