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时,15万威风凛凛的锦衣卫,他们去哪了?
创始人
2025-08-01 05:02:18
0

引言寒月化五龙,飞鱼瞻玉京。诏狱丧易牙,绣春照雪明。卿本西城月,是非笔墨生。辽东九万里,饮马二人行。——《绣春刀》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人老是瞒着他,比如杨宪为了升官发财,把他骗得很惨。在这样的基础上,朱元璋成立了锦衣卫,这个组织只为皇帝服务,他们会在朝中打听各种消息,然后汇报给皇帝,如果皇帝有什么指示,一般也会交由锦衣卫去执行,比如洪武后期的四大案,都是由锦衣卫去执行的,这也让天下百姓闻“锦”色变,因为他们的手上沾了太多鲜血。

一、锦衣卫

从朝廷运行的角度来看,锦衣卫的设立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可以加强皇权,另一方面由于掌握过高的权力,锦衣卫的吏治一直有问题,明朝好几个大贪官,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正是由于种种原因,锦衣卫的发展过程一直很坎坷,比如朱元璋晚年时,为了平息愤怒,就撤除了这个部门,但后来的皇帝又面临了和他一样的问题,于是又恢复了锦衣卫。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灭亡时,锦衣卫的数量达到了15万,可是李自成进京的时候,他们什么都没有做,满人入京的时候,也什么都没做,那他们去哪了?

明朝后期,锦衣卫发展到了巅峰,原因也很简单,那时的皇帝根本就管不了下面,朝中官员们个个都在结党营私,所以为了巩固皇权,就不断加强锦衣卫的权力。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锦衣卫由于代表着皇权,所以他们在朝中目中无人,甚至有的时候连皇帝的命令都不听。为了解决此问题,皇帝设立了东厂,此机构由宦官统领,主要的任务就是监察百官和监察锦衣卫。可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锦衣卫不听命令的问题倒是解决了,可东厂又开始不听问题了。

二、太监

所以为了解决东厂的问题,明朝设立了西厂,它可以监督东厂。大家试想一下,有两个实权机构压在锦衣卫的头上,他们根本就掌握不了权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听太监的。所以才会出现历史上的那一幕,明朝灭亡时,根本看不到锦衣卫的身影。想必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心中会有一个疑问,看不到锦衣卫可以理解,毕竟他们那时根本就没有存在感,为什么东厂和西厂也看不到?这就要从太监开始说起。

古代的皇帝有一共同点,认为部下或者百姓造反都是相同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为后代考虑,比如农民造反,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够活下去,士族造反是为了让子孙能有更高的地位。在这样的想法之下,皇帝就无比信任太监,因为他们由于身体上的缺陷,不可能有后代,所以只能尽心尽力的为皇帝做事,不会做出造反的事情来。但现实却并不是这个样子,太监固然没有后代,但并不代表就会忠心于皇室,他们更多的是忠心于自己。

三、能力

用我们如今的话来说,这些太监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在意国家如何,只在于自己过得怎么样。除了这个原因外,能力也非常的重要。不管在任何朝代,太监的地位都不高,除非实在过不下去了,没有谁愿意去当太监,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能够认字的太监,就算是“好太监”了。试想一下,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度,而皇宫又是聚集了人才的地区,结果只要识字就能算得上是人才,可想而知太监的素质。

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一点,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某位男同志,他的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外貌比较好,性格温和,但是他能力不行,养活自己都困难,在这样的基础上,娶妻是一件很难的事。太监群体也是这个样子的,他们总是会兢兢业业地把事情搞砸,比如皇帝派太监下去收税,结果税赋没收上来,反而激起了民变。所以明朝晚期遇到这样的局面就可以理解了,这些太监名声不好,想法还多,最关键的是能力还不行,怎么可能在那个时代有所作为。

结语:

总的来说,明朝是非常可惜的,这个朝代农民的地位空前提高,甚至农民可以做到绑贪官进京。但明朝却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做法变得强大,反而在最初的两位皇帝去世后,实力就急转直下,直到走向灭亡,让无数人为之感慨。不知大家对于明朝的灭亡有什么看法?对锦衣卫又有什么看法?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绣春刀》

《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5月16日开馆... 今天,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凌家...
原创 军... 1952年1月,志愿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皮定均率领部队,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艰难到达上甘岭地区。...
北京丰宝斋:上门收字画,咱实在... 于北京的胡同深处,时常能瞥见丰宝斋那辆印着“文保运输”字样的车。它此番出行,并非去收购画作,而是载着...
楚怀王用死亡换来的教训:当有人... 文|老达子 本文共1768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我...
原创 汉... 根据《汉书·卷一百下·叙传·第七十下》的记载,“ 高祖八子,二帝六王 ”;《史记·卷八·吕太后本纪》...
原创 曹... 曹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用人才,却为何偏偏对诸葛亮不感冒?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一提起三国中的曹操,很...
原创 贝...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对在座的苏联领导人们讲了一个流传于苏联民间的笑话:有一天,斯大林统治心爱的烟...
《武林旧事》里的德寿宫 撰著了有名的《武林旧事》一书的周密,祖籍山东济南华不注山下,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卒于元大...
她不甘做丈夫的附庸,一人带走四... 民国是一个传奇时代,新文化运动兴起,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地位快速提升,因此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女性,像合...
原创 宦... #历史开讲# 王振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早年通经书,中举人后自阉入宫,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