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许多地方豪杰拥兵反隋,而此时,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和李世民,仍处于广聚天下英才的阶段,因此,在名义上,仍属于隋朝官军。
据隋史记载,隋大业十一年,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杨广登基第十一年,上谷地区(如今河北怀来)的农民难以忍受隋朝的奇葩统治,揭竿而起,推农民领袖魏刀儿为首领,号称历山王。周围多地农民也一起响应,一时间,声势浩大。
大业十二年,历山王麾下首席猛将甄翟儿,率领两万精兵,已经打到了太原地界。要知道,太原,那可是唐国公李渊的老根据地,这一下,李渊和李世民就是想躲,也没地方能躲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当即向父亲说,如今突厥已定,然历山王不破,难以安心养兵,卧榻之侧,岂容猛虎肆意妄为?因此,此战意义重大。
纵观历史,以少胜多的战例并不少见,可是似乎没有哪一家,能够像李世民这样,好像每次都是在以少对多,更奇怪的是,唐军似乎也很擅长以少胜多。这难道就是天选之子的玄学吗?显然不是!
据隋史记载,李渊亲自带着李世民和副将王威,点起本部共计五千人,前去镇压。是的,
李渊只有区区五千人,就敢自称去镇压两万人的大军。
结果,双方好巧不巧,在雀鼠谷这个地方,不期而遇。五千人打两万人,还是遭遇战,这似乎没什么胜算。要想打赢,没有一位大将军,怕是不行的。别说,还真有,那就是,李渊最优秀的儿子,李世民!
雀鼠谷这个鬼地方,长达数十里,悬崖峭壁,怪石林立,是个极为险要的地方,适合打伏击,可惜运气不好,还没来得及埋伏,就在这里撞了个面对面,有点尴尬。
看着对面甄翟儿的两万大军,列阵长达十余里,随时准备冲锋的样子,唐军有点心虚了。
可惜,李世民是什么人,雄才大略,他只有两个字来打这一仗:智慧!他下令五千人立刻列成三个方阵,一些老弱士兵放在最中间,疯狂摇动全军所有的大旗,并且把所有物资和装备都交给他们看管,其余的精兵强将摆在两边,作为护卫。
看着李世民这样的指挥,甄翟儿挠了挠头,这不是在找死吗?中军大帐全是些老兵弱兵,我两万大军一个冲锋,你不就全完了吗?看来李世民果然还是个孩子呀,于是也不多想,直接下令,全军冲锋!
果不其然,两军刚一接触,李世民的中军就兵败如山倒,两侧精兵也只好跟着后撤,所有的辎重和装备一下子全都成了甄翟儿的战利品。
李世民带着人佯装后撤,看着这一个随便冲锋就缴获了这么多宝贝,这些农民军哪里见过这么多钱粮和物资,一哄而上,开始抢物资,连甄翟儿这个大将军也指挥不动他们了。
此时此刻,农民军的眼里,只有数不尽的黄金白银,就连骑兵,都开始下马抢钱!就在他们忙着哄抢战利品的时候,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声势荡天地杀了回来,左右两阵精兵,如入无人之境!仅此一战,两万农民军全军覆没,踩踏死伤者不计其数,更有近万人成了唐军的俘虏。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