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请我国出席葬礼。因为中日曾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国,所以两国的关系也一直颇为人注目。
那么我国是否派人出使日本了呢?当时又是怎样的外交局势和情况呢?
一、中日关系背景
裕仁天皇出生在对血统要求特别高的日本王室,世代皇室为了保证血脉纯正延续下去,使得很多皇室成员都因为近亲结婚有着多种疾病。虽然裕仁天皇自小多病,
但他内心却是个十足且狂热的好战分子。
自裕仁继承日本天皇以来,他便开始进一步谋划怎样扩大东亚战场,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而我国正如狼群眼睛里的肥肉,
中华五千年的资源和繁荣让以裕仁为首的主战派垂涎欲滴。
为了在国内获得更多的国民支持,也为了掠夺他人财富,填补自己国内因战争带来的经济危机,实现自己称霸东亚乃至划分世界市场的野心,
这位裕仁天皇即位不久便从我国东北打开缺口,发动了人神共愤的战争。
当时的我国积贫积弱,整个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即使如此,日本依然如狼似虎的步步紧逼,将我国作为主战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侵占和掠夺,甚至企图灭种,让我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这给本就处在水深火热的我国人和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伤。
然而这场战争被我国人民全力抵抗,日本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对抗,在我国历经长达十四年的反侵略战争后,
最终日本战败,裕仁天皇宣布投降。
二、日方发出邀请
众所周知,
二战期间的日本在我国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罪行,
以及其他违反人道主义的一系列滔天大罪。但始作俑者却拒不道歉,甚至一度公开含糊、美化自己国家犯下的恶行,更有甚者,日本教育部还作出修改、删除那段时间的历史教材的行径。
这种无耻行为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南京墓碑上的名字赫然在列,中华大地饱受战争折磨的声音犹在耳畔,
这些不争的事实却被日本人含糊其辞,一直在逃避各界正义人士的谴责。
日本的种种行为无非是对自己形象的维护和对日本天皇所谓的忠诚。在日本,天皇这一名词几乎成了整个国民不可动摇的信仰,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当时天皇宣布投降,日本国内一片哗然,
毕竟日本民众对于天皇还是有很深的感情,他们中有很多人对天皇是无条件拥护的。
裕仁宣布投降的第二年,他向民众宣布自己是“人”而非“神”,如同星月的日本皇室也不再高高在上,普通百姓也可以讨论他们。而且
裕仁本人也在政治上施行自己的仁政,大惠万民,以求民众的拥戴和支持。
但作为侵略战争的发动者,裕仁天皇理应受到国际上的制裁与谴责,
因此日本国民内部也动摇了对天皇的“效忠之心”。那段时间日本国内对于天皇的去留问题也存在争论,国际上也众说纷纭,都在按照利益最大化处理日本的事。
如果按照国际法审判裕仁天皇的罪行,那么他一定会受到正义的严惩,但那时的美国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量和日美以后的利益关系发展,使得
裕仁天皇躲过了一劫,让他免受制裁。
历经二战后的日本,国内经济全线崩溃,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裕仁天皇的威信也大不如前,逐步走下神坛,但他还有不在少数的拥护者,仍然在日本政坛上保有一定的团体势力。
1989年裕仁去世,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他举行了葬礼,并且邀请各国使节参加。
三、中方严正声明
那时的中日关系已经渐渐回暖,两个国家逐渐破冰,
开始了正常的国际交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热情好客的国家,来而不往非礼也,出于国家利益、民族胸怀种种因素的考虑,作为礼仪之邦自然会礼貌应邀出席。
同时,我国的外交部也发出了严正声明,外交使团也本着同一个原则出使日本,毕竟战争的血海深仇不能抛诸脑后,
历史的发展亦不能阻碍人们前进的步伐。
所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遵守国际交往的礼节不代表遗忘了曾经的历史
,更遑论中方已经对发动法西斯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伤害的裕仁给予原谅,这是不变的底线和态度。
由于意见不一致,日本一直在回避错误和否认历史,这让双方激烈博弈,多次交谈都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最终不欢而散。中方外交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我国绝不会在这件事上妥协,并且表示
日方只有正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尊重历史,两国才能继续友好往来。
一向强硬的日本在了解了我国的坚持态度之后,他们一改往日维护天皇的态度,转而对我国示好。当时日本的首相是竹下登,
他正面承认历史也承认了天皇的错误,然后我国方面欣然接受邀请,
郑重地参加了葬礼仪式。
我国代表团不论在各处面对采访的日媒还是各国代表,中方坚持只是用铿锵有力的四个字表明立场:
正视历史!
寥寥几字,刚正严明地表现了对日方含糊其辞的不满和对裕仁罪行的谴责,国际上对此也是表示赞许,日方也有些许羞愧。
四、总结
如今我国在现代化中蒸蒸日上,愈来愈在国际上承担大国责任,
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堂堂正正、从不侵略别国的民族,
然而日本作为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发起国,仍然枉顾战争中死去的亡魂,大举歪曲历史的旗帜,对中方仍有挑衅之意。
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向前推进,人们既不能忘记历史,犯虚无主义的错误,也不能仇视日本人民迈向极端主义但是我国人民绝不会忘记过去。
毕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如果麻木不仁,只会重蹈覆辙让国家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