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抽肥补瘦、抽多补少”,毛泽东如何让老百姓能上学、上好学?
创始人
2025-07-31 13:32:23
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立即着手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出

“工农受教育权”

问题。他强调教育要为工农服务,让被剥夺了教育权利的工农大众享受文化和教育的权利。在“公平”基础上求“效率”,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既完成了为国家快速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持,又完成了对广大普通民众的普及教育。不啻为一个奇迹。

1.定方针:“教育要为工农服务”

毛泽东首先确立了

教育要为工农服务

的方针,使“受教育权”成了工农的一项最基本权利。

在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

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创办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培养建设人才。大办工人补习教育。

1950年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京召开了一次工农教育的会议———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专门讨论工农教育问题。

为工农专门召开一次会议,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次会议在毛泽东的审议下通过了有关工农教育的六项草案,掀起了工农教育的高潮。此后国家采取各项措施来大力普及工农文化,实现了工农文化上的大翻身。

毛泽东认为,大众的教育就是要为

“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他确定教育方针,就是要满足原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群众对受教育权的需求。

2.抓扫盲:“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

1949年,中国4.75亿人口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率高达80%,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6年。

毛泽东认为根本原因在于,

工农大众在旧社会长期受到剥削压迫,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他发出

“一定要消灭文盲”

号召,要求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识字运动,推进普及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一般群众获得受教育机会,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政务院1950年6月1日发出《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随后作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的决议。一年后,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要求“对自幼失学的青年和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应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冬学、识字班)。”为开展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扫除文盲运动”是新中国一项文化教育运动创举。

①有明确目标

1954年8月,教育部、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提出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扫除农村2亿多青壮年文盲。

②有专门机构

1952年9月13日,党中央要求从中央到县“均设立扫除文盲委员会”,“各级扫盲委员会的编制列入行政编制”,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正式定编214人。并要求组织各级扫除文盲协会,成立扫盲工作队,担任宣传、组织与教学工作。

③有人才支持

新中国刚成立,要短时期动员大量教师参与到扫盲中来,难度极大。党中央确定“以民教民”的总方针。1952年9月,中央《关于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将“能够和愿意参加实际扫盲工作的人,哪怕每星期只能担任几小时教课的人”作为扫除文盲运动的师资力量吸收进来,并责成人民解放军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多方动员,组织力量投身到扫除文盲运动中来。

④有教材经费

1952年,有关部门集中力量编审教材、教师手册、速成识字的教学工具(如挂图、字片等);出版总署迅速组织各方面人力,分工编印大量通俗书刊。国家还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专职教师和专职干部的工资,兼职教师与群众教师的补贴、师资训练费,教材、读物印刷费及其他必要开支。50年代初开始扫盲时,学习的是繁体字,识读、书写的难度都比较大。1956年,新中国的文字改革工作逐步落地,《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相继公布,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

⑤有科学方法

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借助注音字母的辅助作用,创造了速成识字法。250个小时学习就可以记住1000个汉字。1952年3月,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在全军率先消灭了文盲。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毛泽东称他是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

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推行“做什么、学什么”识字法,毛泽东对《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写下了800多字按语:

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

第一步为了记工需要,学习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语汇,大约两三百字。

第二步,再学进一步的文字和语汇。要编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社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第二种课本……根据一个小范围的地方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和全国性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

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

记工学习班这个名称也很好。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仿办。

从1949年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扫盲教育获联合国大奖。

3.促平等:“抽肥补瘦、抽多补少”

1952年6月,毛泽东致信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再分等级;第二步,

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

。“目的就是消除教育在不同地区和阶段的不公平现象,让每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

为了保证工农受教育的优先权,学校对工农子女在录取、教学指导和提供助学金等多方面给予了优先照顾。如:

①重视农村教育?划分一定录取名额比例?保障农村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共享教育资源与均衡发展。

②倡导“多种形式办学”?大力推进工农教育、专业教育和干部教育。

③时大力发展业余的文化技术学校和半工(农)半读等学校,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大众能共享教育资源。

在毛泽东倡导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历次宪法修正,这一条款始终保留。

到1954年,全国小学中工农成分的学生占82%,普通中学中达60%以上,1958年高校新生中工农成分的学生比例为55%。服务工农的大众教育方针,有力地保障与扩大了工农群众受教育的机会。

毛泽东认识到在贫穷落后的中国办教育,单靠政府有限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才能使老百姓普遍地受到教育。

他坚持

“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

的方法?将政府办学和群众办学结合起来。

政府办学方面,

主要是接收和改造旧教育留下的学校?并尽可能多地创办新的学校;

群众办学方面,

发扬根据地传统,在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创办了形式多样的群众学习文化的教育机构。

毛泽东始终关心农民子女入学。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办戴帽中学还是一种好办法。中学办在农村是先进经验,农民子弟可以就近入学。毕业后可以回家生产。

如果说教师比较差,可以从好的中学抽调一部分来支援,抽肥补瘦、抽多补少。

如果说办学质量差,孔夫子还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呢。

这是要解决农民子女就近读中学的问题,唱戏也还有草台班子嘛。

针对当时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广大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认为在

农村的教育要以普及为主

。他指出:

在农村,教育要强调普及,不要强调提高,不要过分强调质量。课程也可以简单些,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农业生产知识、政治等八九科就可以了,其他的今后还可以自学。

直接抓住了当时农村教育的关键,

重点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毛泽东倡导通过

多方式、多渠道发展农村教育

,拓宽工农子弟就学的途径与机会,增加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如:

改革和缩短学制?下放各级教育的管理权限;

除提出国家办学以外?还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允许私人办学,发展民办教育;

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中,实行保送与考试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在农、林、医、师等类中专学校中进行“社来社去”的试点,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培养技术工人的办法等等。

这些都是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的体现。

4.结语

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公平问题,他对教育的关注超过了教育本身。

毛泽东的教育公平理念包括三方面:一是教育起点公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教育过程公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毛泽东在建国后发表的讲话及要求中很多涉及教育公平问题。如《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工作方法六十条》《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小学四十条》《中学五十条》《高校六十条》等。

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观,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思想理论体系。

建国70多年来,我国教育主要任务已经由突击式扫盲、大众化普及转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形成了稳定的教育机制,但教育公平始终是教育基本伦理,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

用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审视今日之教育,仍能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方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明清后宫,真有#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 2022年6月17日 一、历代后妃虽相近,名...
原创 汉... 全文共176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秦朝之后,世人对“大一统”观念十分看重,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每...
原创 原... 易中天教授的出名,源于2006年他在《百家讲坛》的一档节目,名字叫做《品三国》。 节目中,易中天教授...
原创 秦...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撃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
忻州十四县古城变迁(一) 来源:首善忻府 忻州市14县(市、区)建城有先后,城市有大小,有的县城直到清朝才有,有的县城改易...
《三国志·战棋版》赵云再就业,... 哈喽大家好啊,很多玩家一直很喜欢蜀国的五虎上将,但由于强度问题一直上不了场。其实在经过多个版本的更新...
世纪中大:续写百年新传奇 本报记者陈凯星 马晓澄 邓瑞璇 一百年前,在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的时代浪潮当中,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
原创 美... 我国的建筑主要分为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每一个风格都包含了当地浓郁的文化色彩。在国人的...
原创 谁...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志得意满,觉得应该搞个周边纪念一下。因此他让李斯找了块蓝田玉(不是传说中的和氏璧...
原创 济... 1971年6月,济南军区大院门外来了一位老汉,这位老汉一身破旧打扮,到了大院门口便对着站岗的哨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