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朝创立之初,选择沿用前朝废制,却为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
创始人
2025-08-01 07:02:41
0

全文共176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秦朝之后,世人对“大一统”观念十分看重,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每一位君王都把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目标,“皇权天授,四海宇内”的观念深入人心。

秦朝之后,西汉王朝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高祖刘邦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施行何种国家体制,如何才能确保刘氏的江山不易手他人,需要高祖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中做出抉择。

而历史告诉我们,高祖显然并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而且险些亡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以解决。

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王朝刚刚建立起来,还有一些残余势力没有被完全铲除,尤其是那些拥立前朝的人,时刻都在等待这个初创王朝露出破绽。

随时都有大厦将倾的风险,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高祖刘邦是怎样做出抉择的呢?做出选择之后,对于西汉王朝的命运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国家体制的抉择

1、现实境况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登基,标志着维系了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分封制度的瓦解,秦始皇选用了郡县制治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初创的西汉王朝,与秦朝的建立还是有很大不同,如果说秦朝是依靠武力消灭六国,那么西汉则是联络群雄,共同伐秦,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刘邦更多地是靠拉拢盟友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基业的。

2、分封稳住人心

既然是盟友的关系,那么自然要给予好处,刘邦通过分封的方式来拉拢人心,手底下的这些能臣武将,都被刘邦封王,刘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底下人为自己卖命。

不止如此,秦汉两朝之间差距很短,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时间间隔越短,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就越大,施行分封,既能稳住人心,又能显示出自己的大度,因为刘邦很顾及自己的平民出身。

3、两轨并行

高祖自身是不会满足于权力分化的,中央集权与分封自治的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会日益激化。在处心积虑除掉几个“不服管教”的功臣之后,刘邦致力于集权。

首先就是开始分封刘氏族人到地方为王,通过提高自己族人的权势,来巩固汉朝的统治,名义上是郡县制,但是实质上还是保留了分封的成分。

而这种并行的制度显然是相悖的,这也是为什么高祖铲除功臣,分封族人的根本原因,重视血缘关系是自古以来的通行做法,虽然其中也暗藏危机,但确实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二、“新体制”的危害与挽救

1、分封制的弊端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郡县制而废分封,正是看到了周朝分封制的弊端,后期诸侯叛乱,威胁中央统治,是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混战的根源所在,一旦天子无法命令各诸侯做到令行禁止,那么国家离分裂也就不远了。

王室的式微自然会招来祸患,所以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刘邦虽然也看到了分封制的危害,但为了稳住刚刚建立的江山,还是启用了分封制。

2、内忧外患相互勾结

当诸侯国的势力做大,甚至超越中央的实力时,难免会变得桀骜不驯,试图推翻现有政权。在西汉文景时期,这种势头愈演愈烈。

加之中央对于诸侯国缺乏有效的管控,导致内部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外部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相互勾结,严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这一时期爆发了著名了七国之乱。

险些掀翻了西汉王朝的根基,而这一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由此可见,在“新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之深已经不可调和。

3、“新体制”的终结

七国之乱平息之后,汉景帝废除了六个诸侯国,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力量,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但是旧体制依然存在,西汉王朝随时都面临着威胁。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一局面才被打破,为了讨伐匈奴,稳定外部局势,汉武帝首先把目光放到国内,攘外必先安内。汉武帝提出的杀手锏就是“推恩令”。

推恩令顾名思义,就是允许各诸侯王在传位给嫡长子之后,把部分领地分给其他子弟,也就是“私恩”,而推恩令最令人称道的,是要求新分封的侯王要归中央管辖的郡管理。

也就是通过分封的办法,步步蚕食各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藩王实力,同时通过多次分封,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局面,有利于中央进行管控。在汉武帝时期,汉王朝才算找到了适合的道路。

新的王朝建立的时候,难免会面临国家体制的抉择,高祖刘邦选择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办法,虽然稳住了一时,但是弊端还是在日积月累中爆发,直至七国之乱结束,才算把前期积累的阴霾逐渐吹散。

到了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实现了对各诸侯国的削弱及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一统,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借鉴。

这种体制上的探索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不断进行,日趋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一条条法令窥见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历史再现# 公元1619年二月,继抚清之战后,明朝与后金又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战争。面对辽东地区战败的...
原创 李... 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帝王,也是历史上功绩很大但存在感极低的皇帝,因为在他之前,其父李世民的功绩太过耀眼...
吕思勉: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
中新网“答问”太原古建 11月13日至15日,中新网“山西古建筑100问”“问”到太原,分别以《全国仅存的唱经楼何以成为科举...
郑厉公篡位后,不想履约 郑厉公篡位后,不想履约 在宋庄公派遣使臣致书称贺的同时,便向郑厉公索取三城,以及白璧、黄金、岁输...
原创 他... 在五代十国、北宋初年,有这么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都做过官,而且家世...
原创 非... 每每提起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好像和富饶安定、和谐社会沾不上边,反而饥饿、战乱、贫穷、杀戮这些词更加适...
277件文物飞越1728公里,... 近日,济南顺丰接到了一个光荣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为“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族珍宝展”巡展文物提供运...
原创 他... 在国民党的将领中,赵家骧或许不是最有名的一个,但他一定是运气最差的一个。 他出身书香门第,却选择了刀...
原创 宴... 1962年春节,毛主席罕见地会见了末代皇帝溥仪,在宴会上,主席虽十分风趣幽默,却突然就问了一个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