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六祭朱元璋,三跪九叩,在朱三太子的处置上看出所谓仁德
创始人
2025-07-31 13:02:28
0

导语:

康熙乃第二位入关的清廷之主,而早一位的顺治治理不过十余年,也就是此时还是清廷早期,政治上的环境与康熙六次祭拜朱元璋有着很大缘故。在此期间,康熙曾盛赞朱元璋“治隆唐宋”,事实上朱元璋在历史中的贡献确实不凡,作为一代霸主也当得起康熙如此盛大的“礼待”。

治隆唐宋朱元璋

现如今游玩途经南京明孝陵,可以看见朱元璋墓前有着一块大石碑,赫然刻着的四字为“治隆唐宋”,而所立之人正是康熙。康熙曾六次南巡,每过南京总是不免要到朱元璋墓前祭拜,表现的并非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姿态而是晚辈对于前辈的敬仰。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为了表明对于前明以及朱元璋的敬意,前往祭拜了明孝陵,更是在朱元璋墓前三跪九叩,虽说这有着其他的缘故,然而此番举动并非做做样子就可以办到的,毕竟古代对于等级秩序等等的规矩还是十分看重的,康熙能够如此也就不完全出于笼络人心了。

在当时,文化环境下,有着对于逝者所怀有的敬畏之心,尤其是历史上敢作敢为且一生传奇的朱元璋,康熙向朱元璋的祭拜叩拜便是出于这一点。

笼络民心维护清廷

此外,康熙尚处于清廷早期,这一时期民心尚不稳定,而满汉有着天然上的人口差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应当来说要理解的更加深刻。康熙此番举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的,更是能够为自己树立一个圣明的形象,这一点与后来雍正以《大义觉迷录》为自家解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事实上,三跪九叩如此的大礼也只是发生在第一次祭拜上,此后的几次就有所不如了,这便是明证。

在康熙二十三年的祭拜中,观礼场面宏大,这里头不仅仅是朝堂大员,更有着不少汉观众。此后,对于清廷的正统性以及对于明廷的继承性阐释才是此番举动的重中之重。早在多尔衮时期,就说明了这一点,“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事实上,在康雍时期,为了拉拢,朝堂上对于满汉的区别对待要相对少的,反而乾隆朝又重新拿出了所谓的祖制,将李卫、张廷玉打了下去。

三跪九叩的祭拜方式是最为隆重的,在当时也是最能够反映重视程度的,而贵为清廷之主的康熙如此“低得下头”,自然也就笼络了一片民心,这其中传递了一种满汉一家的态度。

大一统的思想是《春秋公羊传》所提出的,此后成了诸多帝王追求的终极目的,这不仅仅是疆土更是臣民内心认同的统一,这也正是康熙所希冀所渴望的方向。

事实上,康熙的首次祭拜所走的甬道乃百官所行的,这是一番低姿态举动,所传递的是自己在朱元璋面前的小辈姿态以及地位的礼仪上的相对较低。

不过,也要清楚的一点是康熙虽宣传自己对于朱家的“仁德”,甚至希冀寻找后代授予职务以看护明陵,但一旦真的找到又是另一番事了,朱三太子朱慈焕的遭遇便可以很好说明。

当时已然七十五岁的朱慈焕被捕,辩解称自己不在盛年三藩之时反而在清廷稳定衰年谋逆的不可能性,然而康熙却是一口咬定“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

结语:

应当,客观公正地说,康熙还是有着较高的胸怀气魄,即表达了对于朱元璋这位明廷始祖的敬重,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满汉一家的践行,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潜意识上对于朱元璋的一种较量姿态。而对于朱三太子的态度与做法也反映了真实的残酷性,自然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清廷利益所设想的,这便是终极目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近查阅李建成及李世民的历史资料,发现史书上关于李渊儿女的记载是分开记载的,而且...
《三国志·战棋版》PK3赛季魏...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些魏国的热门阵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魏智 1.弓兵程昱版 ...
原创 美...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大体上一个人种,基本上整个素质,长相,以...
原创 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那时...
原创 赵... 赵云是三国名将,先投靠公孙瓒,后跟随刘备交战全国。尽管在刘备期间没有受到太大的重用,未能领兵独当一面...
原创 被...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历史战争中,总是有胜有负,但是毫无例外的是,总是会有战俘被杀的情况,而且还有一个...
原创 苏...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苏联是近现代史最大的国家联盟,苏联高峰时期,拥有加盟共和国15个,国土面积2...
原创 苏... 现在世界上虽然已经没有苏联这个国家了,可在它没有解体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说是和美国不...
原创 他... 标题:他玩艺术把江山都玩没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帝王,他的名字叫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
原创 1... 世人皆知聂荣臻元帅是我国军事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却不知他曾在1952年的一天,不顾身体孱弱,带着一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