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作为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其实力一度达到了足以撼动世界的地步。不过随着1991年到来,强大的苏联已然成为了过去式。
虽说苏联在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那些大人物们,我们却是历历在目,譬如最著名的铁腕领袖斯大林,精神导师列宁等。可要说起谁能够紧随他们之后,想必除了朱可夫外再无他人了。
朱可夫作为苏联的“战神”将领,曾一度带领士兵抵御德国入侵,为苏联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功臣晚年却郁郁而终,而且还留下了三个女儿。
对于朱可夫的女儿,苏联政府在当时也是下达了一条命令,由克格勃亲自执行。那么这条命令究竟是什么呢?
英雄的成长之路
1896年朱可夫出生在了沙皇俄国期间,当时的俄国社会非常混乱黑暗。作为农民家庭的朱可夫,经常会受到剥削。
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朱可夫的父母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凑钱供他上学。不过比较不幸的是,在朱可夫刚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父亲便生了一场大病。因为家中急需用钱,所以无法继续供他上学。
虽然现实原因阻挡住了朱可夫的校园生活,但并未阻挡住他的求学之路。渴望知识的朱可夫一边打着零工,一边四处借书,有时候还会偷偷跑到学校里面听讲。
看到儿子如此坚持不懈的精神,朱可夫的父母也是非常欣慰,最终选择凑了一笔钱,再加上朱可夫打临工所挣来的,为他疏通了关系,让他能够参加中考。
经过艰辛的备考后,朱可夫成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但不出半年便又因为学费的原因而被迫辍学,继续过起了之前的零工生活。
正当朱可夫对前途感到迷惘之际时,他突然看到了沙皇的征兵令。考虑到当兵能混上一口饱饭,而且自己对军事方面也异常痴迷,于是朱可夫便选择从军一展抱负
从军之后的朱可夫也是很快将自身足智多谋,以及果敢的性格展现了出来,因此受到了上级领导人的重视,逐步将他培养成为了一个小军官。
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朱可夫作为农民的儿子,也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列宁领导的红军部队当中。至此他正式开始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同时也一步步走向了苏联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地位。
“战神”朱可夫
相比于一战期间的朱可夫来说,二战才是他真正展示自己的舞台。1939年在德国对苏发动闪电战的时候,朱可夫还在远东战场与日军进行诺门坎战役。
虽然朱可夫是节节胜利,将日军打退了几百里。可是苏联的西边防线并不能乐观,短短几天之内,德军的钢铁洪流便连续突破三道防线直逼莫斯科。
在此国家危亡之际,作为“铁血领袖”的斯大林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与恐惧。为了保住大本营,他连忙将在远东作战的朱可夫调回,与此同时还授予朱可夫调动苏联海陆军的权力让他抵御德国。
刚当上指挥官的朱可夫,便下达了积极防守的策略。他认为苏军在武器和人员上与德军差异过大,为此不宜主动出击,只能利用地形进行积极防御,彻底拖垮德军。
果然苏军在朱可夫的防御战略指挥之下,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而德国也因为补给线过长逐渐出现了疲战的情况。尤其是朱可夫所指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莫斯科保卫战,直接让德军士气挫败了一大截。
朱可夫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便将苏联从绝望当中重新拯救了回来,最终在他的带领之下以及诺曼底登陆的打击,导致德国彻底战败。
英雄郁郁而终
纵观苏联在二战期间对德战争当中,几乎都没有少了朱可夫的身影,甚至就连最后的柏林之战都是朱可夫给予德国最后的致命一击。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可夫都被苏联人民称为“战神”。
可是随着朱可夫地位逐渐升高,却引起了斯大林的疑心。在斯大林眼中只有自己才能被当成万众瞩目的领袖人物,而朱可夫已经挑战到了他的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可夫经常会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降级,以至于最后彻底失去了兵权而去了养老职位上。
面对着接踵而来的打击,晚年时期的朱可夫内心当中也是非常郁闷,毕竟自己曾经为苏联做出了这么多的功绩,为此他还是非常希望能再次遇到自己的伯乐。
可是随着赫鲁晓夫的上台,彻底打破了朱可夫对政治的幻想。赫鲁晓夫不仅没有让他官复原职,而且还将朱可夫身上的所有官职都撤销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家养老。
可朱可夫即便身在家中,也是不得安宁。因为当时赫鲁晓夫派出大量特工,秘密监视朱可夫的日常,试图鸡蛋里挑骨头找出一些朱可夫的毛病。
看到政府这样对自己,朱可夫也是气得住进了医院,最终在1974年的时候,他因病郁郁而终。
在朱可夫去世之后,他剩下的亲人便是那三个女儿了。不过当时苏联政府的高级领导人似乎并没有要放过她们,直接对特工组织克格勃下达了监视的命令,企图从朱可夫三个女儿的身上找到他犯罪的证据。
就这样朱可夫的三个女儿整日活在被监视的阴影当中,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她们才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小结:
在整个人类史当中,朱可夫将军都是名列前茅的军事天才。在苏联最困难的那段时光里,朱可夫挺身而出,带领苏联军民一起抵御住了德国的钢铁洪流,这才让苏联免受亡国之灾。
可是在晚年期间,朱可夫却因为功高震主而屡受排挤,甚至还连累到了家人,简直让人内心一酸惋惜这位曾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