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孝道文化十分浓烈的国家,文人墨士在外工作多日,免不了产生思想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种典型的思乡之诗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故人和现今社会之人。当然了,战争年代里更是避免不了思乡,如果不是局势所迫,谁愿背井离乡奔赴战场,随时可能丢性命吗?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处十分微妙的关系,蒋介石去往台湾后不久便开启了两岸相隔的局势。毕竟家乡在大陆,蒋介石的思想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厚。
所以毛泽东主动写信邀请蒋介石回大陆的时候,蒋介石犹豫了。
他看信半小时,最后只回应六个字,耐人寻味!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蒋介石希望魂归故土
蒋介石拖家带口飞往台湾后,两岸便开始明争暗斗。虽然蒋介石和共产党处于对立面,但不容置疑的是,从始至终他都不承认台湾分裂。
这种分裂理念是在蒋介石离世后,国民党内部新阶级为夺权提出的理念,时隔多年,便造成如今这种趋势了
。本身老蒋离开大陆就不情不愿,年纪大了后,他魂归故土的想法便愈发浓烈,这种想法还延续到儿子蒋经国处。
只可惜,政治局势变化多样,蒋经国掌权时还能控制住蒋家政权,在这之后蒋家在台湾处境可谓举步维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老蒋在位期间必然是蒋家最为巅峰的状态。
他戎马一生,也算站在权力顶端,只可惜年老无法回归家乡,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临去之前,蒋介石着重给人提出要求,一定不要下葬台湾,如果有机会便将他的遗体带回浙江老家。正是这句话,蒋介石的遗体被搁置多年,也不知何时才能落叶归根。
而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是个思想十分固化的人,
他对家乡有种浓烈的情感,有他深爱的母亲和亲戚朋友们。
这种思想也深深影响到了蒋经国,蒋经国也算叱诧风云的人物了,不论他的政治处境还是感情生活,都得到过蒋介石的真传。众所周知,蒋经国迎娶一位日本女子做妻子,这件事在当时产生很大轰动,也直接影响到蒋经国在政坛的地位。蒋介石开始很不喜这个儿媳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女子给蒋家生下一儿一女,这才改变了蒋介石的执念。
蒋经国在外纷扰感情事情不少,很多人想要入主东宫,但都被蒋介石给严厉拒了。骨子里,老蒋认可的从来都是正妻生的孩子,所谓小妾和小三,在他这里就是个笑话。
可惜了,明明已经在政坛拥有如此高的地位
,蒋介石却无法决定自己的魂归之处,甚至害怕自己会影响到家族祖坟。
大陆主动写信蒋介石,态度明确
党中央如何不知道蒋介石的想法呢?长时间以来,上层一直讨论老蒋这个问题。到1956年,毛主席派人将一封书信交送给蒋介石,这封信或将改变大陆和台湾的局势。
中国共产党的诚意十分充足
,光从这些条件来看,蒋介石没有拒绝的理由,尤其邀请他回大陆家乡这点!
当然了,还有很多曾经的国民党将军们也在中间起到了嫁接桥梁的作用,沈醉等人积极配合,效果不错。让他们真正臣服于中共党明显不现实,但这些将军坚持和平的态度,就已足够诚恳了。
在此基础之上,毛主席的书信成功送到蒋介石手上
,他维持了半个小时的犹豫和思考,眼神充满了希望。
这次往来的中间人是章士钊,此人在两党谈判中有过一定经验,双方对他都是比较信任的。早些年,国共谈判的时候,章士钊便是其中重要参与者之一。虽然最后结果并不很好,但章士钊的地位和影响力却是有所上升,加入到这次的谈判,合情合理。
当章士钊把信件送过来的时候,蒋介石一瞬间是惊讶的
,转而情绪收敛,开始读信思考。
这封信讨论到邀请蒋介石回大陆,还给出了很丰厚的条件和要求。大体意思就是,蒋介石还能在台湾继续当“老大”,以后也能正常回家探亲,只要交付在台湾的外交权即可。老蒋脸上充斥着疲惫感,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回家的问题,突然一个解决方案到来,反而让他忧愁起来了。
毕竟涉及政治,两党处于明显的对立面,只怕没那么容易成功。
蒋介石为促进统一做足准备
到这个条件太让人心动了,如今台湾局势并没明面上看的那么好。来台湾前,国民党还拥有较高权力,但随着政局的变动,美国逐渐放弃国民党政府,想要在外交上获取利益难度较大。
对于毛主席提出的要求,蒋介石其实是可以满足的。
至于自己回家的想法,老蒋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回家看一趟自是最好。听闻老家墓地没有受太大破坏,包括曾经居住的地方,大陆也保护的较好,也是很欣慰的事情了。
沉默了长达半个小时,蒋介石终于回归现实,他慢慢吐露出六个字算作出回应:“幸苦了,你走吧!”从明面上看,老蒋并未接受大陆的示好要求,实际上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无法短时间给出回复。接下来,
蒋介石和蒋经国就此问题深入探讨,还需顾及政坛诸多利益和立场,尽量最大化达到目标。
大陆也知蒋介石所面临的处境,他们在送去书信后做出下一步计划,即允许李宗仁回归中国大陆。一看到这里,蒋家父子俩有些着急了,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大陆的真实态度,看李宗仁的回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于是老蒋派出特使出使大陆,得知李宗仁受到高层热情接见,还在蒋介石老家一带游山玩水了几日呢。
照片很快传送至蒋介石手上,看到老家老宅一切如旧,那颗石头算是落下来了。
果不其然,李宗仁这次出行缓解了蒋介石的忧虑,在这之后两党谈判进步提升迅猛,蒋介石也有望在有生之年回家探望了。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位领导人接连出现变故,纷纷离世后,谈判只能宣布暂时告一段落。临走之前蒋介石下达死命令,一定要给他的尸首保存完善,生前无法回归家乡,望未来某天能落叶归根。
台湾政局变动,影响诸多
蒋经国坚持父亲遗志,终其一生保护老蒋遗骨,只可惜政局变化多样,纵使他权力再高也改变不了蒋家落没的事实。
党派纷争不断,给统一制造诸多困扰
。虽然大陆从始至终态度明确,即愿意伸手促进双方关系共进一步,但台湾不稳定的状态,只能让原定计划往后推迟了。
到后来,蒋经国也没能改变政坛局势,他试图将父亲的遗骨送去浙江老家。但台湾政坛反对声音太大,一度让他举步维艰。以至于到蒋经国死去,父子二人遗骨都留在台湾!
而到了蒋经国之弟掌握权力的时候,台湾又有新变化
,蒋家彻底失去大权。不用提把蒋介石送回大陆了,光是说上话的机会都没有。
无奈之下,蒋家只能通过多种关系处理蒋介石灵枢,甚至把线路安排到宋美龄处。宋美龄年事已高,在美国颐养天年这些日子可没少操心蒋家的事情,可惜她一介女流之辈,仅靠着那些威望很难抗衡台湾那群对立面。
就这样耗着时间,蒋介石灵枢摆放至台湾长达几十年,蒋家人为此头疼不已。
可以说,蒋介石在位期间应该是大陆和台湾最易统一的一段时间了。老蒋这一生争议性太大,在政坛功绩突出,却做出很多让人后人无法接受之事。时至今日,老蒋在民间的负面声音都有不少,这是他行为处事带来的恶果。
但也不可否认,蒋介石在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确实做出很多贡献,
从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到最后确定大陆诚心。只可惜生命终有尽头,老蒋如果能在坚持几年,大陆和台湾的形势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吧。
结语
毛主席也是个清明之人,他懂得用各种方式打动老蒋的心,眼看着就要突破对方的防线了。
当初他写信邀请蒋介石回大陆,蒋读信半个小时,只回应了六个字。
这六个字看起来风轻云淡,内里却充斥着诸多想法,蒋介石也用实际行动回应大陆。而这只是大陆的第一步计划,他们不久后迎接李宗仁回归,步步行动都让老蒋看在眼里,效果甚好。
只可惜,最后没能按照原定计划行走,两位领导人相继离世,让两岸统一往后推延。但我们足够相信,统一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