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是元末时期的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是一个性格十分鲜明,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优点有勇猛、彪悍、坚毅、果敢等等,缺点有骄傲、猜忌、自大贪图享受等。
他的优点铸就其成为一个历史风云人物,其缺点也最终导致其以失败者的身份,狼狈退出历史舞台。
陈友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形象究竟如何?
陈友谅的形象一:他是一个漂亮的人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友谅者,沔阳玉沙县人,世业鱼,姿貌丰伟,尝为县吏,不乐。”
这个“姿貌丰伟”就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颜值颇高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文化水平可能高不到哪里去,但做到略通文义,还是可以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渔民,陈友谅居然能够读书写字,这在当时的环境,是很少见的。同时,他还对于武艺方面,也粗知一二。
如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陈友谅大致是一个体格高大威武,能文能武的人,再配上较为英俊的外貌。就这样不凡的外部条件,对于他日后领导农民起义军,创建霸业,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
陈友谅的形象二:他是一个坚毅果敢的人
在至正十七年九月的时候,倪文俊刺杀徐寿辉失败,只得狼狈逃往黄州,当时陈友谅虽然是倪文俊麾下的部将,但他借着这个机会赶紧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队伍,使得他一下子成为徐寿辉麾下作为强悍的部将。
后来,陈友谅又采取了类似的手段,杀了徐寿辉,也一并吞并其队伍,使得他又一举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起义军领袖。
在杀倪文俊和徐寿辉这两件事情上,陈友谅完全将其坚毅果敢的优点,给展露无疑,直接促使他成就霸业,建立陈汉政权,成为一个风云人物。
陈友谅的形象三:他是一个猜忌心很强,且喜欢弄权术的人
陈友谅是当过小官的,所以他对于官场的那一套权术很是熟悉,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之下,自己也形成了好权术和喜欢猜忌的性格特点。《明史》里直接记载:“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也正因为陈友谅的这种性格特点,才让朱元璋屡屡成功实行反间计,其麾下大将赵普胜被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友谅的形象四:他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陈友谅在吞并了徐寿辉的部队之后,确实已经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农民起义军,但与此同时他本人也开始变得骄傲自大起来,认为自己的实力最强,便盲目轻敌。
尤其是在东征朱元璋的时候,几乎倾国而出,除了军队以外,还带了他们的家属。这种军事行为是十分冒险,且除了气势上给足了,毫无实际意义可言。最终带上全副身家,都打输了那陈汉政权就只能GG了。
综上,陈友谅一生的成败,都被其强烈的个性所制衡,较为完美地体现出了什么叫做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