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最无耻的汉奸,主动加入日本国籍,还出书抨击中国
中华五千年来,人才济济,叛徒不是没有,但石平这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生在中国是我人生的遗憾”,“我以做日本人为荣”,“中国人就是一种病毒”。这些话是石平的著名言论,他无耻地扭曲了事实,编造了一些流言蜚语来诋毁自己的国家。石平还被网民称为“三十年来中国第一位被公认的叛徒”!大部分日本人都瞧不起石平,认为他是个跳梁小丑。现在的他,过着悲惨的生活,却没有任何的成就,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石平生于四川省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2年。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石平的父母,都是有工作、有收入的。不过这点钱也就勉强能够养活一家人。石平的日子并不算很宽裕,他的父母一直教育他要努力学习,在那个时代,有知识的人总能找到一个收入高、工作容易的岗位上去。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衣食无忧?
石平的双亲深知学问即是财富,知识能改变人生,所以石平自幼便被教导刻苦读书。努力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等他长大了,就可以扬眉吐气了。石平从小就没有让父母失望,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经常熬夜看书。在身边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石平依然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这也是石平小时候被人称为“书呆子”的原因。
一九八零年,国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改革的风潮席卷了整个国家,在这个时候,曾经被废除的高考又重新开始,作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渠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石平以优秀的表现考入北大哲学系。在那个时代,教育水平还不高,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一种光荣,是自己家族的荣誉,更何况,北大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堪称人中之龙。
石平很想去国外念书,但是他的父母年纪大了,家庭条件也不好,没办法让他去国外念书。石平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学习成绩很好。而他的成绩,也让老师和校方对他的印象很好,于是老师和校方知道了他的愿望,觉得他有资格去国外学习,于是就帮他申请了一个公派的学习机会。所谓的公派留学,其实就是政府出钱,让他出国学习。石平接到这个名额后,激动万分,多次含泪表示,自己一定会学成回国,为国家服务。
本以为,这一次的任务,就是要将一个渴望知识和知识灌输给自己的优秀学生,然后,定会迎来一位博学多才、一心报国的人才,谁知道,在日本学成之后,石平不但忘记了国家的教养之数,礼遇之恩,更是忘恩负义,甚至在毕业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国籍,加入了日本。为了成为日本的一员,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最终成为了一个被人唾弃的叛徒。让人愤怒,恨不得将石平碎尸万段,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日本人。
石平到了日本,觉得日本就像是自己的乐园,到处都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比日本更好了。石平在许多媒体上痛斥中国,并赞扬日本的种种优势。一开始,日本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他们对石平的话充满了好奇。尝到了甜头的石平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将辱骂国家视为一种职业。他先后写了《我为什么抛弃中国》、《中国大屠杀史》等著作。
《我为何抛弃中国》一书体现了石平对自己国家的失望,他希望通过鲁迅的话来唤醒中国人。鲁迅固然说过叫醒一个快闷死的人很残忍,但如果把所有的人都叫醒会有人冲上去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石平那时所攻击的中国社会问题,不是凭空而来,但是未夸张了些。文末说:"一国家既然不热爱自己的人民,又有何资格要求自己的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愧为北大哲学系毕业生,叛国的理由也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日本报纸的总编和石平取得了联系,同意他继续对中国进行攻击,并且许诺一定会给他高额的报酬。从那以后,石平就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他开始胡编乱造,指责中国人的错误,甚至还自己撰写了一本书,否认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最后,中国人勃然大怒,齐齐站了出来,破口大骂石平是叛徒,不配做中国人,石平的父母也为自己的儿子感到羞愧,公开宣称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与他划清界限。
由于石平的各种不真实、具有攻击性的评论,中国网民们把他称为“中国30年以来第一位被公认的汉奸”。然而,石平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问题所在,依旧是一意孤行。在这本书和采访中,石平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养育和教育他的中国,并且坦率地说,他很遗憾生在中国。为了讨好日本的媒体和人民,他还试图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的一切都推翻。就此,这个出生于中国的日本人,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本站在日本人的面前捍卫自己的权益了。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石平能够接受这么好的教育,并且被送到了日本,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朋友,对他非常的重视。可自私的他,为了自己,为了所谓的名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恩人伸出了屠刀。这种没有节操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尊敬他,也会被永远地钉在中国的耻辱之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