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形象到底是《出师表》中抱有恢复中华、兴复汉室的伟人,还是几出祁山只为夺权的小人?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建安十二年,这是刘备最惆怅的一年。刘备在厕所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看着大腿上的肉又长了一圈,感叹自己年近五旬,没有一点建树。也就是这一年,刘备向刘表提出要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偷袭许昌,但是刘表没有恢复中华的志向,一笑而过。
刘备的知遇之恩
然后刘备决定去拜访那个传说中、带有营销号意味的“卧龙”。
这时候,两人的身份已经不对等。此时的刘备,早已经不是那个“贩履织席之徒”,而是那个在各个势力之间辗转、被曹操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的“英雄”,虽然他还没有一个地盘。所以说,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一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大佬来拜访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子,还一连三次,你说诸葛亮能不感动吗?
那诸葛亮有没有别的去处呢?有。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诸葛亮从小父亲就去世了,跟着叔叔诸葛玄,诸葛玄和荆州刘表有交情,就投奔了他;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手下蔡瑁的姐夫,黄承彦还和刘表是连襟,提拔个诸葛亮不成问题。
可以说诸葛亮就在刘表的辖区,刘表不会没有听过诸葛亮,相信刘表也请过诸葛亮,但是绝对没有刘备的真诚。
就算荆州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在孙权手下的诸葛瑾,也可以推荐诸葛亮。
刘备的信任
怎么形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如鱼得水。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诸葛亮传》
刘备对诸葛亮太好了,惹得关、张都不高兴了。
关羽、张飞内心os:大哥,我们才是你的兄弟啊。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诸葛亮传》
刘备三顾之恩,诸葛亮解带写诚,君臣初遇,是这么的亲密无间。
而作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这么说的:
弟亮以失身於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
在刘备病重托孤的时候,他居然要把自己一辈子争夺的这点地盘拱手让于孔明。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最后再看看诸葛亮自己是怎么说的。常听说,
读《出师表》不堕泪者,视为不忠
,以前没有感觉,现在读到的是诸葛亮报国的拳拳之心。
我们如果作为领导,常常感叹为何遇不到孔明这样完美的下属,你要真的做到刘备这样半分?一个有伟大抱负的君主,一个鞠躬尽瘁的臣子,一段君臣之间的浪漫,就写在史书上。像这种君臣感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不用阴谋论来慰藉一下,简直对不起自己。
难怪大地日渐荒芜,星空却依旧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