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松单臂擒方腊,看似惨烈,实际上不符合人物在书中的武力设定
创始人
2025-07-30 20:32:34
0

武松单臂擒方腊,一直是京剧中的保留曲目,在清末民初的江浙一带,盛行一时,传至今日,亦未见少衰,毕竟有很多老百姓,受制于文化教育的程度,他们是只看戏曲和影视剧,而不看施耐庵原著的。

原著写得很清楚了,方腊就是被鲁智深生擒活捉的,所谓“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是智真长老的十六字偈语,在鲁达身上一语成谶了。

由此可见,原著中“擒方腊”与“武松断臂”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关联。很多人认同武松断臂的情节,全基于民间戏曲和影视剧的影响力。

那么这个根据原著衍生出来的情节,是靠谱的吗?

小编以为并不靠谱,因为这个情节并不符合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原著的武力设定。

首先,武松一出场,作者就以“魔君”、“太岁神”这种非人的称呼来评价武松,给武松的形象和武力做了最高的评价,怎么看,都有造神武松的嫌疑,就像《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刻意造神诸葛亮和关羽一样。

光是口头夸赞,还不足为凭,施公为了强化这种称谓,特意虚构了武松打虎景阳冈等一系列的战斗情节,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武松的武力给神话了,打几个人,杀几个武将,根本就说明不了问题,而且比较俗套,只有徒手博虎,才是最接近神人的武斗表现。

施公考虑到这点,所以每次武松出场,基本都是秒杀敌人,很少出现大战几十回合平手的情况,不是施工不会写,而是他不愿意将武松往凡人处拉,一个能徒手打虎的人,是一定可以打赢所有地球人的,就连拳王泰森也得趴下,何况是普通人呢?

也就是说,按照施公的人物设定,武松可不是凡夫俗子,他是近神入魔的人物,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的,凡夫俗子中武艺最高的卢俊义,也未必是武松的对手,武松有一个外号叫作“灌口二郎神”,二郎神是什么人物?顶级大神之一,可与孙悟空战平,你说强不强?从这些绰号就可以看出来,

武松真不是一般人,不要用凡俗的眼光看他,而将他视作一个普通的高手。如果只是普通的高手,施耐庵没有必要花费心血不惜笔墨去塑造他,而只需要给他一个“万夫不当之勇”的标注就行了。

正因为武松是近神入魔的人物,怎么可能被人类所伤?

张清的飞石可以击落梁山所有的好汉,唯独不能击落武松,花荣的神箭可以射翻任意一个高手,唯独不能射中武松,那是因为花荣张清毕竟都是凡人,暗器再厉害都拿神人无可奈何,很显然,方腊武艺的确很强,但跟武松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怎么可能被方腊逼得砍掉手臂吗?

这不符合武松在水浒的武力定位,这是个神人级别的武将,凡人武将碰到他,都难逃被秒杀的命运,能打败武松的,只有法术。施耐庵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写的。而武松单臂擒方腊,本为水浒原著的衍生情节,压根儿就不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虽然这个衍生出来的内容,非常惨烈,能够极大程度展现武松的英雄气概,古代就有“壮士断腕”的说法,这种改动,是符合时代对英雄的期许的,但不符合武松在原著中的武力设定,虽然很惨烈,精彩绝伦,但不靠谱。

那么您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去世 ... (来源:大河报)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先生于2025年8月5日13时37分在郑州逝世。王善朴是著...
原创 最... 一说起秦国大将白起,很多人脑中就闪现过两个词:"屠夫"亦或是"战神"。毫无疑问,这两种印象都来自于长...
原创 明... 明明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为何被嘲笑为江东鼠辈? 江东鼠辈四个字还是主要归功于三国演义,翻开演义,记载...
原创 彭... 彭老总问毛主席:你从没上过军校,为什么能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1928年冬,井冈山上寒风凛冽。红四、...
原创 曾... 曾获毛主席特批,无职务但享副总理待遇,养病多年生活俭朴如百姓 在1955年那个金秋的日子里,北京中南...
原创 从... 甲午战争,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都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有时候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上...
原创 刘... 鸿门宴,刘邦逃走。 后来,项羽自刎而死,大汉建立。 那么,如果刘邦死于鸿门宴的话,天下是谁的呢? 首...
原创 曹... 曹操死前才知: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刘备周瑜马超,是身边的司马懿 三国风云,豪杰并起。乱世之中,枭雄纷争...
弦歌动天山:新疆民间艺术万里传... 弦歌动天山:新疆民间艺术万里传响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疆内巡演综述 7月10日,在库尔勒...
原创 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