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够入主中原很多人说多尔衮的功劳很大,其实鳌拜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的结局却不太好,其实鳌拜的结局是因为孝庄的一句话,鳌拜之所以能成为四大辅臣之一,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很早就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
清军入关以后,他又积极扫除反清势力,在当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鳌拜还曾联合正黄和镶黄旗反抗多尔衮,拥立豪格即位,应该说鳌拜是清朝的三朝元老,这些都足以证明鳌拜对大清朝是一片忠心,顺治皇帝驾崩以后,鳌拜、索尼、遏必隆及苏克萨哈成为了康熙的四大辅臣,全力辅佐康熙。
而大清朝也想让这4个人存在。一是他们可以继续为大清效辅佐幼主,二又可以让互相牵制,防止一方势力过大,对清朝存在威胁。其实这4个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利益纠葛,而鳌拜就是最有想法的一个,这4个人索尼属于元老级别,但是年龄大了,想退休颐养天年了。
苏克萨哈早年追随多尔衮,多尔衮倒台以后,苏克萨哈倒向了顺治,这才受到顺治的重用。索尼、鳌拜、遏必隆都看不上他,但苏克沙哈还排在第2位,第3位是比较儒雅的遏必隆,遏必隆虽然排行第3,但他跟鳌拜关系好,而鳌拜是不甘心屈居第四的,索尼退休,只要除掉苏克沙哈,鳌拜就可以登上辅臣之首的宝座。
康熙六年,索尼病逝,临走前上书十五岁的康熙亲政,康熙亲政以后,苏克萨哈成为了首辅,但是苏克拉哈觉得康熙既然已经亲政了,辅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时的鳌拜尴尬了,因为他不想就此放权,于是鳌拜就借顺治入关时候的跑马圈地事件,白旗和黄旗之间的矛盾打击苏克萨哈。
鳌拜后来绞杀绞杀了苏克萨哈,这时候孝庄太后急了,眼看鳌拜的势力无法阻挡,孝庄就做主把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了康熙,采取联姻以遏制鳌拜的势力。
索尼已死,苏克萨哈已除,遏必隆软弱,这时的鳌拜已经等于是四大辅臣之首,四大力量的平衡被打破以后,鳌拜不但功高盖主,在朝廷里还很有威信。
因为苏克沙哈的事件,康熙和鳌拜的矛盾也很大,康熙感觉到鳌拜是他成长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但是回头想想,鳌拜对大清朝的贡献,康熙还是下不了决心除鳌拜,鳌拜也并没有反叛之心,但是他又不想规正于康熙,鳌拜就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驶康熙的皇权,却没有人敢对他提出疑义。
此时的鳌拜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年幼的康熙对鳌拜只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康熙毕竟是大清的皇帝,康熙背后的臣子也都想替康熙除掉鳌拜,而这一切孝庄也都看在眼里。
有一回康熙去给孝庄请安,孝庄对康熙说:“如果不除掉鳌拜,你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的皇帝,只能是鳌拜的傀儡。”正是孝庄的这一席话,年幼的康熙才下决心除掉鳌拜,后来鳌拜被秦老死于囚犯中。
不得不说,鳌拜是影响清初局势的重要人物,他到底有没有夺位之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当时鳌拜如果提前把发难,那年幼的康熙还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了。
#以书之名#